江蘇省連云港市海寧小學 徐靜靜
淺談如何培養小學生的英語聽說能力
江蘇省連云港市海寧小學 徐靜靜
語言作為人類交際的一種工具,它的學習是非常重要的。但是作為剛接觸英語的小學生來說,英語的聽說學習非常困難。而英語聽說能力的培養又是學習英語的基礎,所以在小學生的英語學習教學任務里英語聽說能力的培養尤為關鍵。那么教師應該如何有效地培養學生的聽說能力呢?本文主要探討了遵循語言規律培養聽說能力的多種教學方式和多種培養英語聽說能力的策略。
小學生英語;聽說能力;國際音標
長期以來,各名校之間為良好生源而相互競爭,學生因升學壓力倍感焦灼,所以大部分學校都實行應試教育,為適應以各種筆試為主的英語考試,教師基本上都非常注重英語詞匯和語法方面的學習,這種傳授學習的方式無疑是功利的,它導致許多小學生的英語聽說能力不足,只會書面上英語的學習,口頭上的英語能力應用缺乏,這就是所謂的啞巴式英語。這種啞巴式英語的形成是由于單一的英語學習方式造成的。因此要培養小學生的英語聽說能力,必須讓學生在先了解西方文化的基礎上,學好英語國際音標,同時多讀,多聽。
有研究表明, 語言的學習經常分為以下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 單方面交流階段。學生首先學會聽懂, 但是還不會說。在教學過程中, 我們會發現有些學生掌握的知識非常豐富,但是他們還是難以用英語來表達自己的感受和想法。此時,我們應該把它看作是語言學習的一種規律, 因為學生需要有一個適應階段,教師更不應該責罰學生。不管學生是不敢開口說英語,還是一開始就說一口流利的英語,他們都需要有一段時間專門去聽英語。此時,最好不要去強求他們立刻開口說話。有科學家發現, 聽力是學習一門語言的關鍵。教師在教新單詞或新句子時, 先讓學生多聽幾遍錄音磁帶,然后跟讀看教師口形, 之后再進行語音語調的模仿學習, 會收到不一樣的效果。
第二階段: 雙方部分交流階段。當學生學會了聽之后,有了一定基礎,不僅能夠聽懂英語, 還能夠用手勢或母語進行交流。教師可以允許學生用肢體動作去表達自己的觀點,但是這一階段一定要控制時間,不能讓學生長此以往形成習慣,不愿動腦筋去學習英語。所以教師應掌握好這個度。
第三階段: 雙方完全交流。學生既能夠聽懂也能夠用英語進行交流。但是這個階段,他們早期說出的語言可能是一些比較凌亂的語句。當學生自己發現口頭表達能力與他們的實際理解能力不相符時,也就是說學生能夠理解意思,但是他不知道如何表達自己的意思。此時學生就進入了“專門說”的階段。教師切忌過分焦急,可以組織一些與學生當時的英語實際水平相當的活動,激發他們說的欲望。但是不能操之過急,凡事都有一個過程。否則,學生會失去學習的渴求。
(1)培養聽說興趣,比如學唱英文歌、看英語動畫片、做英語游戲等,采用一些新穎的教學方式,提高學生學習欲望,致使學習課堂不再單調乏味。教師可以在上英語課前進行一對一的自由談話,適當地給學生獎勵會促進他們的學習欲望,例如在學生練習對話時,根據學生的表現情況適當分發獎品。
例如當學習到tiger、ear、tail、run等英語單詞時,教師可以在課前準備一首英文兒歌給學生聽聽,讓他們隨著歡快的英文歌曲進入到課堂學習中。聽完之后,教師可以把歌詞抄在黑板上作為教學工具,然后讓學生學習里面的新單詞。又例如學生學到帽子、鋼筆、練習本等單詞,教師可以進行實物教學,讓學生對這些實際物體喊出其英文單詞,這樣既活躍了課堂氛圍,又讓學生加深了對單詞的理解,記憶起單詞來也比較容易。
(2)假定某一語境,讓學生與教師或學生與學生之間用英語進行口語交流。例如: 教師假定學生在圖書館借書、還書的情況,讓學生在已學到的知識基礎上與教師用英語對話。或者讓兩位學生模仿打電話詢問暑假情況的情景,或者牙痛詢問牙醫的情景等等。在這樣設定一個個虛擬的、貼近生活的情景下,學生更容易積極參與到交際中, 這樣不僅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而且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3)教師在教授單詞時,可以先示范讀單詞,學生跟讀,然后教師再放英語單詞錄音磁帶,學生跟讀三遍,在不斷地反復朗讀之后,進行小組評比,表現良好的學生可以得到教師設置的獎品。這樣既能提高學生學習興趣,也能促進他們的課堂積極性。
3.1 給學生提供聽說機會
教師應多讓學生進行一些有實際意義的談話,在此過程中,鼓勵學生多說,而無論他們說得好與壞, 都會在用英語進行交談時受益匪淺。比如教師可以設立“English Corner”,每周都進行一次口語交流,或者在課前十分鐘進行一對一短對話的英語交流,每周之后將表現優異的同學張榜表揚。
3.2 運用交談培養學生的理解能力
語言的學習中,要掌握好一門用語言,最后的交談是檢驗語言學習成果的一種有效手段,所以在英語學習中交談是一個重要環節, 教師應多鼓勵學生用英語進行交流, 從而熟練地掌握英語口語。研究者指出, 學生學會的知識與未知的問題之間有個聯系,交談是學生弄清楚他們聯系的一個重要方法。教師與學生之間應多進行英語交談,或者同學之間多用英語交流。
3.3 正確對待學生交談時的錯誤
教師在教學時不僅要使學生能夠掌握好英語單詞、語法、句型等,還要使學生開口說英語,在實際生活中真正運用到英語。所以教師要不斷鼓勵學生進行聽說練習,然而學生在交談時難免產生錯誤,比如單詞讀錯、語法錯誤等等,在學生出現錯誤的時候,教師要及時指出并且進行糾正。但是也要注意方法,要公正客觀、態度和藹,不要過于嚴厲,令學生難堪,否則,學生會失去學習英語的信心。
掌握國際音標是學習英語的前提,只有掌握了國際音標才能夠很好地將英語單詞讀準確,在英語的語音中,其最小單位是音素。音素又分為元音和輔音。英語中有48個音素,其中元音音素20個,輔音音素28個。要掌握好英語語音,學生必須得學會48個音素的正確發音和基本語調,在學習英語單詞發音前,音標必須學會。因為英語的拼寫與發音之間有很多不一致的地方,國際音標中每一個符號只代表一個音,十分科學,沒有任何重復和漏洞。所以掌握了國際音標對于學習英語發音是一個極大的幫助。
上面講到的各種方法,教師可以根據學生情況采取不同的培養聽說能力的策略,因材施教。但是筆者認為,學習一門語言最終的目的是在實際生活中運用到,所以教師應更加注重小學生的聽說能力的培養,讓學生多聽一些英語兒歌或童謠,讓學生多用英語說出自己的觀點,即便是錯誤百出,但是在此過程中,學生自己是受益匪淺的,小學階段就不要死摳那些復雜的語法知識。其次教師必須樹立正確的教學理念,不要為了適應英語考試而在教學過程中忽視學生的自然學習發展規律。
陳義. 2003. 英語聽說教學的幾點策略 [J]. 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7).
教育部基礎教育司. 2002. 英語課程標準解讀[M]. 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田勤萍. 2003. 培養小學生聽說英語興趣的幾點做法 [J]. 江蘇教育(5B).
章兼中. 1996. 小學英語教育學[M]. 太原:山西高校聯合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