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雷
四川省宣漢縣清溪中心衛生院防保所,四川宣漢 636161
依托鄉鎮衛生院開展的基層衛生保健工作可以看做是社會醫學發展的一種全新模式,借由鄉鎮衛生院貼近居民的優勢,是社會醫學發展的堅定基石。在我國城鎮化進程不斷推進以及醫療衛生改革不斷深化的背景下,鄉鎮衛生保健體質也得到了相應的革新和完善,衛生保健的服務范圍不斷擴大,服務能力不斷提升[1]。同時,鄉鎮衛生保健還是我國醫療救助體制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并且對我國適應疾病譜的工作開展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以鄉鎮衛生院為依托的衛生保健工作,不僅為居民提供基礎的醫療衛生服務,同時也是我國改善鄉鎮居民健康狀況的有效途徑。基層衛生保健體質的完善,可以進一步改善我國鄉鎮醫療服務系統,進一步促進我國保證性衛生服務的便利與公平性。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顯著的改善,致使居民的飲食結構和飲食習慣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高脂肪、高鹽、高糖食物的過多攝入,使得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發病率不斷提升。但是鄉鎮衛生院對居民食品營養指導服務不夠重視,鄉鎮居民的飲食習慣和膳食營養結構長期處于不合理的狀態,鄉鎮居民對平衡膳食、營養素的概念理解不清楚,很多人認為膳食既是按照自己的好惡進食,多吃一些肉類和較貴的食物對自己的身體就有好處,講究“大補”。對于日常生活中的基礎營養知識沒有概念,不知道什么樣的食物能夠補充能量,什么樣的食物能夠補充蛋白質。宣教不到位,導致的營養知識匱乏,是導致閑著居民飲食結構失衡的重要原因。
部分地方政府沒有意識到發展基層衛生保健服務的重要性,對衛生保健服務的管理和支持力度不夠,缺乏管理,放任自流的亂象比比皆是,而且部分地區的衛生保健服務開展流于形式,沒有什么實際性的內容,不能為居民提供實質的服務,使得基層衛生保健服務發展知識淪為了一句口號。還有的地區在建設基層衛生保健的過程中其性質發生了扭曲,原本利于居民的公益性衛生保健服務,被地方政府和鄉鎮衛生院負責人員的當做了創造經濟收益的手段,不僅與發展基層衛生保健服務的宗旨相悖,還侵害了居民正常享有衛生保健服務的權益[2-3]。另外,一些鄉鎮衛生院的工作人員沒有服務意識,不能積極主動地為居民進行服務,而又缺乏政府部門的管理與支持,使得基層衛生保健形同虛設,根本不能起到其應有的作用。
為了促進基層衛生保健工作的發展,我國已經出臺了一些相關政策法規,進行必要的管理和支持,但是法規體制不健全,有很多地方丞待完善。法規的具體條例過分重視普遍適用性,與實際工作開展的情況不相適應,很難對實際衛生保健工作起到監督和管理的作用,衛生保健質量一直得不到提升。法規中已有的扶持政策得不到地方政府的重視,政策貫徹落實不到位。在一些相對落后的地區,鄉鎮衛生院基礎設施相對落后,人員配著不齊,醫護人員整體素質普遍較低,工作開展的過程中存在層層困難。對衛生院工作人員的管理不到位,工作紀律渙散,難以為居民日提供高質量的保健服務[4]。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進步,我國越來越重是對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鄉鎮食品營養和衛生保健事業是我國醫療衛生服務體系中的重要環節。通過對鄉鎮食品營養和衛生保健服務發展狀況的分析,明確目前鄉鎮食品營養和衛生保健服務中存在著上述幾個問題,并在此基礎上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希望能夠對鄉鎮食品營養衛生保健服務的發展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鄉鎮衛生院可以自行印制一些膳食營養健康知識手冊,發放給衛生院周邊的軍民,加強食品營養知識和我國軍民膳食平衡知識玄乎殘教育,提高農村居民對日常飲食營養重要性的認識,掌握最基礎的食品營養知識。衛生院提供膳食結構調整指導服務,根據當地的物產情況特點,指導居民調整自己日常的膳食結構,幫助居民定制每日健康食譜,使居民每天的食譜中計量包括谷薯類、果蔬類、魚肉蛋類、奶和豆制品類、油脂類五大類食物。同時鼓勵居民戒煙酒,積極參加體育鍛煉,提高生活質量,保證身體健康。
各鄉鎮衛生院在空間上分布較為分散,而且受到各自發展狀況的影響,提供衛生保健服務的實際情況也各不相同,不適合進行統一的管理。這就需要各地方政府在發展衛生保健事業總綱領的指導下,根據該地鄉鎮衛生院的實際情況,積極提供技術、人才、資金等方面的支持。結合工作實際,制定合理的監督制度和工作好客制度,讓鄉鎮衛生院的醫護人員意識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明確自身責任,積極童聲到工作中去[5]。由地方政府負責,成立專門的衛生保健監督機構,負責政府轄區內各個鄉鎮衛生院衛生保健工作的監督,提高衛生保健服務的質量。
鄉鎮衛生院所開展的衛生保健工作,是針對全體居民的,不因性別、年齡、疾病種類而有所差別,是一種長期性的、普遍性的衛生服務工作。地方政府和相關部門應當重視對鄉鎮衛生院的人員建設工作,從多種渠道優選業務能力強,素質突出、經驗較為豐富的醫護人員充實到鄉鎮衛生院的的人員隊伍中去,從而整體提高鄉鎮衛生院的人員質量,提高鄉鎮衛生院衛生保健服務的整體質量。根據工作人員的業務優勢和工作經驗進行合理分工,通過開展定期培訓,幫助衛生院醫護人員掌握保健和疾病預防的相關知識。逐步提高鄉鎮衛生院提供衛生保健服務的能力,提高居民對衛生保健服務的滿意程度[6]。
鄉鎮食品營養和衛生保健服務的開展對鄉鎮居民健康水平的提升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這是我國社會醫療發展的重要環節,也是促進我國社會和諧的重要舉措。通過對鄉鎮衛生院開展食品營養和衛生保健服務工作的分析,找出了工作中存在的幾點問題,給出了相對應的解決策略,這有助于提高鄉鎮衛生院食品營養和衛生保健服務的質量,能夠讓鄉鎮居民享受到更加人性化、更加優質的食品營養和衛生保健服務。
[1]賈繼榮,高廣穎,段婷,等.收支兩條線管理模式對鄉鎮衛生院的影響研究—以黑龍江省尚志市、延壽縣為例[J].中國初級衛生保健,2015,29(7):15-17.
[2]趙妍.鄉鎮衛生院管理中患者滿意度調查表的應用分析[J].中國初級衛生保健,2015,29(4):31-32.
[3]劉瑞,耿直,趙翠芳,等.鄉村衛生服務一體化對鄉鎮衛生院的影響分析[J].中國初級衛生保健,2015,29(1):1-3.
[4]陳文斌.新醫改條件下鄉鎮(農村)衛生院在存在的問題淺析[J].醫學信息,2015(39):28.
[5]趙國祥.鄉鎮區劃調整對農村衛生工作的影響及對策[J].中國初級衛生保健,2001,15(6):34.
[6]安宏偉.鄉鎮衛生院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現狀與建議[J].中國初級衛生保健,2009,23(11):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