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紹瓊
巧家縣中醫院婦產科,云南昭通 654600
現代護理越來越重視人的主觀感受與心理感受,兼顧滿足患者對臨床護理需求的同時,更加注重提高臨床護理質量,使患者在就診期間獲得高質量的全面護理。圍產期綜合護理干指的是針對待產產婦所提供的包括產前、產中、產后一系列護理干預在內的一種護理模式,旨在促進產婦陰道自然分娩,縮短產程,提高產婦與新生兒生命質量。該院予以2016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62名提供圍產期綜合護理干預,取得滿意護理效果,現報道如下。
將先后就診于該院產科的124名產婦基本臨床資料收集齊全,分別給對照實驗設置的觀察組與對照組隨機各62名。觀察組納入的產婦年齡均在23~36歲,平均年齡(26.4±4.9)歲;39 例初產婦,23 名經產婦;孕周最短的為36周,最長為41周,平均孕周(37.6±3.2)周。對照組分到的產婦中年齡最小的為22歲,最大為34 歲,平均年齡(25.8±4.6)歲;41 名初產婦,21 名經產婦;孕周最短的為 34周,最長為40周,平均孕周(37.4±2.9)周。兩組產婦基本臨床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僅予以對照組產婦提供產科病房環境介紹、心理護理、飲食指導、腰骶部按摩等護理內容在內的常規護理。觀察組在對照組護理的基礎上接受圍產期綜合護理干預,具體護理方法如下。①產前護理:結合產婦文化水平,采取多元化途徑開展健康教育。從醫院日常工作的實際情況與該時間段產科收治的患者數量出發考慮是選擇冊宣傳還是選擇口頭宣教抑或是借助多媒體影像進行宣教。若采用口頭宣教,宣教人員需注意語言的簡潔明了,其次是注意把握宣教時機,切勿占用產婦休息、吃飯時間。將分娩知識、分娩過程、第一、二、三產程中子宮收縮變化情況作為重點宣教內容。告訴產婦自然分娩是最佳分娩方式,雖然可能需要承受巨大的生理痛苦,但對產婦自身與新生兒生命健康均有益,通過讓患者了解剖宮產術分娩的弊端,幫助產婦樹立正確的生育觀。面對陌生的醫院環境,產婦一時很難適應,很多產婦可能在入院第一天甚至連續好幾天出現失眠,睡眠質量差,加上分娩壓力很容易導致產婦出現焦慮、抑郁、緊張、恐懼等不良心理。產前需要對產婦的心理狀態作以全面評估,找出導致產婦負性情緒產生的主要原因并進行開導,教產婦學會用辯證的眼光看待問題,盡管分娩是一個非常痛苦的過程,但分娩過后以準媽媽的身份迎接新生兒卻是一件非常喜悅且幸福的事情,鼓勵產婦調整好心理狀態迎接新生命誕生。②產中護理:指導出現宮縮的產婦作深呼吸,同時予以產婦施以必要的撫觸,增加產婦安全感。對產婦分娩過程中的積極配合行為予以表揚及鼓勵,在宮縮間歇時予以產婦適量進食一些高熱量易消化的食物以補充能量。進入第二產程時取產婦仰臥位,指導產婦放松身心,教產婦正確運用腹壓,護理人員在一旁為產婦打氣、加油。第一時間將新生兒順利娩出的消息告訴產婦并夸贊產婦的偉大,清潔處理后主動把新生兒抱到產婦面前讓母嬰皮膚接觸30 min。③產后護理:護理人員陪同下送產婦回普通病房,臨床護理加強對產后出血分娩并發癥的監測及預防,同時為其提供產后飲食指導,合理搭配飲食,使其營養攝入均衡,幫助產婦盡早恢復體力,確保產后泌乳量充足。
組間比較第一、二、三產程時間,記錄產后出血和自主排尿的患者例數。
實驗數據采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處理,計數資料用百分率(%)表示,用 χ2檢驗;(±s)表示計量資料,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第一、二、三產程時間分別為(348.16±78.88)、(45.98±10.08)、(6.96±2.97)min;對照組第一、二、三產程時間為(487.12±96.05)、(54.21±10.47)、(8.04±3.17)min,觀察組第一、二、三產程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t=15.647、3.378、2.858,P<0.05)。
觀察組產后自主排尿的有36名(58.1%),產后發生出血的有1名(1.6%);對照組產后自主排尿的有23名(37.1%),產后發生出血的有8例(12.9%),觀察組產后自主排尿率明顯高于對照組,產后出血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χ2=5.743、6.706,P<0.05)。
剖宮產率在近年來呈明顯上升趨勢,導致此種現象存在的原因主要與人們生育觀念轉變與社會上分娩方式片面信息的誤導有關。現代人多主張晚婚晚育,造成高齡產婦增多,這類產婦自認為年齡偏大,自身身體狀況可能已不支持經陰道自然分娩,為降低臨床分娩風險而自愿請求行剖宮產術進行分娩。其次是正值育齡階段的年輕產婦受分娩過程恐懼心理與社會上盛行的剖宮分娩能減輕疼痛等片面信息誤導而主動放棄經陰道自然分娩的機會而選擇剖宮分娩。
分娩雖然是一種自然生理過程,但歷經這一過程的產婦生理、心理會出現強烈的應激反應,當然不排除臨床收治的產婦中存在一部分缺乏對分娩過程有著正確認識的產婦,正是這種不正確認知觀念的存在才更易使產婦出現焦慮、緊張、恐懼等心理。這些客觀因素與主觀因素的并存更突出了實施圍產期綜合護理干預的必要性。產前健康教育與心理護理在幫助產婦正確認識分娩過程的同時也很好地緩解了產婦分娩壓力,引導產婦選擇科學合理的分娩方式。產時護理主要以心理支持與技術指導為主,使產婦獲得強大心理支持,正確運用分娩技巧縮短產程,提高自然分娩率。產后護理以促進產婦體力恢復為主,主要從飲食方面著手,護理目標為恢復產婦體力,保證產后泌乳不受影響。該文接受圍產期綜合護理干預的觀察組第一、二、三產程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產后出血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自主排尿率明顯高于對照組。這一研究結果充分證實了圍產期綜合護理干預不僅能顯著縮短產程,而且還能促進產婦康復。
綜上所述,向圍產期產婦提供綜合護理干預能起到縮短產程,促進產婦產后康復的護理效果,建議臨床將該護理干預模式作為待產產婦的常規護理方法。
[1]滿麗英.產婦圍生期綜合護理干預對產程及產后康復影響分析[J].中國實用醫藥,2015,18(1):196-197.
[2]李樹蓉.圍產期綜合護理對縮短產婦產程、促進產后康復的影響效果評價[J].醫藥前沿,2016,6(23):265-266.
[3]蘇靖,歐鳳榮.基于舒適護理的圍產期綜合干預對產婦分娩及恢復影響分析[J].齊魯護理雜志,2016,22(12):68-69.
[4]李水英.探討圍產期綜合護理干預對孕產婦分娩情況的影響[J].中外醫學研究,2016,14(26):60-61.
[5]徐霞,趙玲.圍產期綜合護理干預措施對孕產婦分娩的影響[J].醫藥前沿,2015,5(27):305-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