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志永
大同市第四人民醫院骨科,山西大同 03700
在骨科臨床上,踝骨骨折較為常見,具有較高的發病率[1]。為了進一步探討骨科臨床中運用可吸收螺釘內固定治療踝骨骨折患者的臨床療效,該次研究隨機抽取了該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30例踝骨骨折患者進行詳細的分許探究,現報道如下。
將該院接收并行保守治療的15例踝骨骨折患者作為A組,另選同期接收并用可吸收螺釘內固定進行治療的15例同病患者作為B組。A組包括了10例男性與5例女性,年齡范圍是21~75歲,平均是(45.8±5.0)歲;骨折原因:暴力擊打5例、交通事故4例、跌傷4例、其他2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規的保守治療。B組包括了9例男性與6例女性,年齡范圍是19~74歲,平均是(45.5±5.4)歲;骨折原因:暴力擊打 3 例、交通事故4例、意外跌傷3例、扭傷2例、其他3例。A組與B組患者對于此次研究均已經知情并同意,比較其年齡、性別以及致傷原因等資料,結果提示差異無統計意義(P>0.05),可采取進一步比較。
A組15例骨折患者均接受常規的保守治療,B組15例骨折患者均接受可吸收螺釘內固定治療[2]。
詳細記錄并對比A組與B組骨折患者愈合的時間、術后并發癥情況,同時分析可吸收螺釘內固定對踝骨骨折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其中,患者經過治療后骨折部位無任何疼痛、畸形出現,且踝關節功能已經完全恢復正常,與此同時患者的X線結果提示踝骨骨折已經完全愈合、踝穴正常、無任何關節炎出現,視為治療顯效。患者經過治療后踝關節功能較治療前顯著提升,但是伴隨輕微的疼痛,經過X線檢后結果提示患者的骨折已經完全愈合,但是踝穴有細微間隙,視為治療有效。患者經治療關節功能依舊受限,且活動的時候出現疼痛,經過X線檢查后結果提示踝關節存在輕微的畸形,視為治療一般。患者治療后踝關節受限
明顯,且負重就痛、肉眼可見顯著的踝關節畸形,視為治療無效,臨床治療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
A組骨折愈合的時間是(3.4±1.4)個月,顯著長于B組的(2.0±1.5)個月,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A組出現1例關節僵硬、2例骨質疏松,并發癥的發生率是20.0%;B組僅出現1例關節僵硬,發生率是6.7%,顯著低于A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A組15例治療顯效10例、治療有效1例、治療一般4例、治療無效4例,治療有效率是73.3%;B組15例治療顯效12例、治療有效2例、治療一般1例、治療無效0例,治療有效率是93.3%,B組高于A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人體踝骨的骨質十分薄弱,受到損傷后容易出現骨折,使得距骨和踝穴匹配之間的平衡關系受到破壞,進而發生創傷性關節炎的幾率非常高,不僅會影響患者的日常活動,而且也增加其痛苦,使其生活質量顯著降低。以往對于該類骨折患者的治療,常常采取金屬螺釘、克氏針等進行內固定治療,雖然能夠獲得一定療效,但是術后也發生關節疼不疼、斷裂的幾率較高,而對于部分年齡偏大的患者,常常會采取保守治療,但療效并不令人滿意。隨著醫療技術水平的不斷提升,骨科臨床中已經廣泛運用可吸收螺釘,在骨折內固定治療中發揮了重要作用[3]。
保守治療該類骨折患者,主要借助手法復位外固定的方式,能夠避免患者遭受手術創傷,雖有一定療效,但因手法復位在直視下展進行,對于主治醫生的專業性、治療經驗有嚴格要求,一旦缺乏滿意的復位,則往往導致骨折愈合不佳。此次研究中,A組治療有效率是73.3%,低于B組的93.3%,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主要是由于B組患者接受可吸收螺釘內固定治療,可獲得較好的力學強度,進而骨折固定的效果更佳,另外,該類材質彈性模量較好,能夠將患者骨折部位所承受的應力均勻分布,這樣則避免集中應力引起螺釘斷裂、骨質疏松等并發癥。該次研究中,A組并發癥的發生率是20.0%,高于B組的6.7%(P<0.05)。另外,在進行可吸收螺釘置入2 d內即可產生膨脹而提高固定物和骨質間牢固性,與此同時可吸收螺釘具備較好的的生物相容性,因此骨組織生長不會受影響,進而加快可骨折愈合的時間,此次研究的結果提示,A組骨折愈合的時間長于B組(P<0.05)。最后,B組患者術中不需要大面積地剝離骨膜即可進行治療,不會過多損傷軟組織,且初始強度維持的時間最長可達到8個月,不僅滿足骨折固定要求,而且避免二次手術即可保持良好的生物固定性。
綜上所述,可吸收螺釘內固定在踝骨骨折患者臨床治療中的療效顯著,值得推廣。
[1]方力.可吸收螺釘治療踝骨骨折臨床效果評價[J].中國農村衛生,2016(18):17-18.
[2]劉家開.可吸收螺釘內固定與傳統內固定手術治療四肢關節內骨折的效果比較[J].中國當代醫藥,2016,23(36):57-59.
[3]李海富,熊健,吳小川,等.可吸收螺釘內固定治療骨關節骨折患者的效果觀察[J].中國實用醫藥,2017,12(19):9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