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振濤
肇源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黑龍江大慶 166500
在人口老齡化背景下,下肢骨科疾病患者逐漸增多,而且,在經濟發展的同時,老年下肢骨科手術的人數也呈現增多的問題,這種現象的出現主要是由于老年群體年齡的逐漸增長、身體機能下降所導致的,而且,老年群體在日常中也會面臨著不同的疾病,所以,怎樣合理選擇手術中的麻醉方法,成為臨床治療關注的焦點問題。此次研究中對老年下肢骨科手術患者所使用的不同麻醉方法進行了比較,現匯報如下。
研究中選擇該院2016年7月—2017年8月收治的86例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43例)和對照組(43例)。觀察組中,男性23例,女性20例,年齡55~63歲,平均年齡(58.32±0.37)歲,對照組中,男性26例,女性17例,年齡56~64歲,平均年齡(58.97±0.38)歲。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中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兩組患者在麻醉之前采取常規禁飲禁食,患者在手術之前的30 min需要使用魯米那鈉 0.1 g進行肌注,并在患者進入手術室之后建立靜脈通道,及時清理患者的呼吸道,并按照常規方法佩戴面罩進行吸氧,整個過程中應該保證患者的通氣滿意,及時監測患者的血壓、心電以及血氧飽和度。
觀察組患者采用椎管內麻醉方法,擇L2-L3椎間隙硬膜外穿刺,并在完成后的頭側留管 2 cm,首先加入1%的利多卡因(5 mL),進行實驗性的麻醉,在確認麻醉效果以及排除全脊麻之后,追加使用0.5%的羅哌卡因(12 mL),控制平面在第10胸椎以下,手術中醫生需要通過對患者情況的分析,進行咪達唑侖、芬太尼的聯合使用,在患者血壓下降到30%的狀態,快速注射氯化鈉糾正,并在患者心率低于50次/min時給予患者阿托品[1]。
對照組患者采用靜吸復合全麻方式麻醉,患者進入手術室后使用吸氧面罩,并采用舒芬太尼(0.2μg/kg)、維庫溴胺 (0.2 mg/kg),靜脈注射中需要對患者進行全麻誘導,誘導完成之后進行氣管插管處理,并在手術中持續注入舒芬太尼 0.1 μg/(kg·h),適當的狀態下需要合理調整患者的生命體征,并在手術中使用麻醉機對患者進行呼吸控制,在手術前的5 min停止吸入異氟醚,并在手術結束的前15 min停止注入舒芬太尼[2]。
根據衛生部醫院感染診斷標準觀察兩組患者感染狀況[3]。
該研究所選數據均采用SPSS 21.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及分析,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的意義。
研究中對兩組患者術前、術后MMSE值變化進行分析,術前1 d,觀察組MMSE值評分為(26.30±1.03)分,對照組評分為(26.29±1.23)分,兩組數據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術后第1天的MMSE值評分為(23.97±1.21)分,對照組MMSE值評分為(20.39±1.08)分, 術后第7 天觀察組的評分為(25.97±1.58)分,對照組為(26.30±1.22)分,觀察組效果顯著,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研究中對兩組患者急性期認知功能障礙進行了比較,觀察組患者術后第1天的急性認知障礙患者9例,所占比例為20.93%,對照組出現急性期認知功能障礙患者16例,所占比例37.21%,對照組認知功能障礙較為明顯,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術后第3天觀察組無認知障礙患者,對照組認知障礙患者2例,對照組認知掌握明顯,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對于老年患者而言,麻醉以及手術之后其不良反應主要表現為精神錯亂、焦慮以及記憶受損等,大部分癥狀的持續時間較短,只有少數嚴重患者,這些患者在手術之后會出現長期甚至嚴重性的認知改變[4]。在老年患者下肢骨科手術中,麻醉對老年群體的影響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①麻醉藥物會對患者的中樞神經 傳遞及受體造成較大影響,嚴重的會影響到老年群體的記憶功能;②長時程增強是影響患者神經元信號傳遞的主要因素,全麻藥物使用綜合功能可以突破長時程抑制,從而增加患者出現認知障礙的可能。③在麻醉藥物使用中,會在某種程度上增加患者神經凋亡的速度,而且會減少大腦血流量,使患者出現大腦缺氧的風險[5]。
研究中可以發現,不同的麻醉方法以及麻醉藥物都會對患者的術后認知造成直接的影響,此次研究中可以發現,患者在術后第1天、第3天的評分均低于手術之前,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而且,觀察組術后第7天評分為(25.97±1.58)分,對照組為(26.30±1.22)分,對照組評分高于觀察組,兩組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同時對兩組患者急性期認知功能障礙進行了比較,觀察組患者術后第1天的急性認知障礙患者9例,所占比例為20.93%,對照組出現急性期認知功能障礙患者16例,所占比例37.21%,對照組認知功能障礙較為明顯,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術后第3天觀察組無認知障礙患者,對照組認知障礙患者2例,對照組認知掌握明顯,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在老年人骨科手術患者麻醉方法選擇中,需要通過對患者基本狀況的分析,選擇全身麻醉或是椎管內麻醉的方法,術后提供有效的鎮痛效果,減少患者術后并發癥的出現,為患者術后的康復提供有效支持。
[1]周紅梅,鄧龍蛟,李水英,等.不同麻醉方法對下肢骨科手術老年患者術后認知功能障礙的影響[J]. 海南醫學,2016,27(8):1324-1326.
[2]付歷,張戰良,黃偉崧,等. 不同麻醉方法對于老年下肢骨科手術效果的比較[J]. 現代醫院,2015,15(2):48-49.
[3]雷學恒,吳涯雯,張雙全,等. 不同麻醉方式對骨科手術患者術后認知功能影響的薈萃分析[J]. 中國醫藥導報,2015,12(16):24-28.
[4]周雪梅. 老年下肢骨科手術患者不同麻醉方法的療效分析[J]. 大家健康:學術版,2015,9(7):81-82.
[5]金勝利. 雙足與人體健康的相關性分析[J]. 雙足與保健,2017,26(2):7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