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海安高級中學 顧慶華
實施文學圈和拼圖閱讀策略展現問題探究教學魅力
——以小說Looking For X 賞析課為例*
江蘇省海安高級中學 顧慶華
本文通過對加拿大Terry教師的小說賞析課進行總結反思,探討在英語閱讀教學中實施文學圈和拼圖閱讀策略的必要性。本文提出:問題探究式教學注重學生自主探究和小組合作,有助于發揮學生主體作用,優化英語教學效果。
閱讀教學;文學圈閱讀策略;拼圖閱讀策略;問題探究教學;問題情境
文學圈是 20 世紀 80 年代由凱瑞?梭特教授提出并興起于美國的一種閱讀教學策略。文學圈是由學員自主組織的閱讀小組,小組的成員承擔一定角色和職責任務。共同完成閱讀任務之后,組員開展討論并展示本組的閱讀成果。在討論環節,每位成員展示交流自己的閱讀成果。隨后每小組將本組討論中的核心內容與其他小組交流和共享。最后,各小組進行成員交換,組成新的閱讀小組,開始新一輪閱讀活動(呂旭紅 2013)。拼圖閱讀教學最早由阿倫森等人于1978 年提出。拼圖閱讀教學是指教師把完整的文章分割成幾部分或片段分配給不同的學習小組,學生通過合作學習將文章重新拼接成整體的教學活動,需要學生進行 3~6 人的異質分組,即組成 home group。教師發給 home group 每人同一文章的不同段落,指導學生與其他組學習同一內容的同學組成 expert group 并進行合作學習活動,在掌握閱讀材料的內容后,各自返回 home group 向其他組員講解在expert group 所學習到的知識和信息(韋麗萍 2013)。
2016年暑假,筆者在加拿大參加英語教學培訓學習。教師Terry指導我們賞析加拿大作家Deborah Ellis的小說Looking For X。這部小說共18個章節,描寫家住多倫多白菜鎮11歲女孩Khyber的故事,其具體教學設計如下:
小說Looking For X賞析課積極運用拼圖和文學圈等閱讀教學策略,充分體現問題探究教學、小組合作學習、發現學習等教學設計理念。
小說Looking For X是加拿大作家Deborah Ellis的作品,主要描寫多倫多白菜鎮11歲女孩Khyber的成長故事。作者以自己兒時居住的貧困社區為故事背景,很多情節都是作者本人的親身經歷,真實性強,跌宕起伏,深受青少年讀者喜愛。語言簡潔明快,讀起來較為流暢。
教師Terry的教學對象是一群來自中國的高中英語教師。這些教師基本具備多年英語教學經驗,詞匯和語法功底扎實,偏愛傳統的“講授”教學,注重語言知識的傳授,平時閱讀西方原版小說的機會少,缺乏開展小組合作閱讀教學的實踐。
1.認知目標:通過閱讀,學生掌握小說情節。
2.技能目標:學生掌握拼圖、文學圈等閱讀策略,提高小組合作和問題探究能力。
3.情感目標:通過對多倫多白菜鎮的實地考察,學生對主人公的經歷感同身受,加深對異域文化的理解。
(1)首次分組,創設探究情境
第一節課,教師Terry介紹了小說Looking For X的作者Deborah Ellis的傳奇人生。教師的一番介紹為我們設置了很好的閱讀情境,這很大程度上激發了我們的閱讀興趣。小說一共18章,教師把同學們分成6組并布置閱讀任務:第1組讀1~3章,第2組讀4~6章,第3組讀7~9章,第4組讀10~12章,第5組讀13~15章,第6組讀16~18章。
(2)講解概念,組織小組討論
周一一早,簡單寒暄之后,Terry和我們介紹文學圈(Literature Circles)閱讀策略的相關概念并播放一段視頻。視頻中,6個學生在采用文學圈閱讀策略進行小組討論,各自有著不同的角色分配。Terry給每個小組發了幾張紙,每張紙上都標注了一個角色以及相應的具體任務,小組內每個同學的角色都不同。明確了任務分工后,同學們先認真獨立完成自己的探究任務,然后以小組為單位積極展開閱讀討論。通過討論,大家對共同閱讀的三個章節的語言和情節都有了較為深刻的的理解,同學們一致認為這種深層閱讀策略是非常有效的。
(3)二次分組,整合小說情節
同學們認真完成了文學圈閱讀,大家在熱烈的小組討論聲中不知不覺提升了對所讀章節的認知層次。接下來,教師Terry采用拼圖法(Jigsaw)將同學們二次重新分組,原小組成員編號為1~8,每組的1號組成1號新組,每組的2號組成2號新組,以此類推,共組成8個新組。教師Terry反復核實,確保每個組的組員編號是連續的、無重復的,章節是完整的,這樣將有利于接下來的小組交流,幫助組員理解整個小說的情節。分組結束后,教師向同學們介紹拼圖法閱讀策略。教師Terry根據教學實際對拼圖法做了適當的簡化,沒有要求同學們在Home Group和Expert Group之間來回切換,只是要求同學們組成完整序列,認真進行組內分享,幫助組員盡快熟悉整本小說情節。大家用半小時左右的時間就掌握了通篇小說情節。
(4)布置任務,考察白菜小鎮
教師Terry通過實施拼圖和文學圈閱讀策略幫助同學們輕松掌握了小說Looking For X的情節并對部分章節進行了深入探討。在這基礎之上,Terry又給同學們布置了一個探究任務——去作者成長的白菜鎮現場考察。這部小說中的很多場景都來源于這個小鎮,如教堂、農場、公園、公墓、圖書館、植物園等。Terry要求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參觀考察并給每個同學都發放了詳細了白菜鎮地圖、建議考察路線和具體考察任務清單,一共有七個探究任務:根據所列街道和門牌號找出相應房屋,小組成員在房屋前合影;將不同房屋和建筑風格連線匹配;找出公墓和教堂并拍照合影;探尋Riverdale農場,給動物拍照;找到Regent公共圖書館,組員在圖書館前合影留念;找尋阿蘭植物園并在中間那個長椅上合影留念,這個長椅就是小說主人公Kyber攜帶她患有孤獨癥弟弟一起乞討的“據點”;考察結束時和組員討論如何進行小組閱讀心得和現場考察體會匯報,建議匯報方式如下:制作一份基于閱讀內容的報紙;排演一部啞劇或者現代舞,講述一段精彩情節;給作者本人寫一封信,講述小說的魅力所在;扮演小說中的一個角色,表演其中的一幕;聲情并茂朗讀小說精彩片段;根據小說場景變換制作一個短片;為小說中的主角制作木偶;扮演書商角色,推銷小說;給好朋友寫一封信,推薦閱讀這本小說并給出推薦理由;將小說的主要情節制作成廣播或者電視節目;給圖書管理員寫一封信,建議購買這本小說并附上購買理由;扮演小說中的一個角色,寫一份日記;制作一份連環畫,講述小說的主要情節;通過創作一首歌曲來呈現這個故事等。
(5)小組匯報,展示探究成果
有了豐富、深刻的探究過程,探究成果自然形式多樣,精彩紛呈。小組匯報是整個閱讀賞析課的高潮,給同學們留下了深刻印象:有關于小說的新聞聯播;有幽默風趣的連環畫和情景劇;有制作精良的海報;有感人至深的一封信,模仿母親角色寫給離家出走的女兒;有極具感染力的小說推銷演講;還有對小說角色和情節安排的理性分析。教師Terry對每一個小組的匯報都給予認真點評,不時夸贊,對于一些需要改進的地方也提出中肯的建議。
課后,大家對教師Terry的小說Looking For X賞析課給予高度評價。文學圈和拼圖閱讀策略的引用充分體現學生中心、小組合作、問題探究等教學理念;實地考察等探究活動安排更是展示從做中學、教育即生活等教育思想的無限魅力。
問題探究式教學是以問題為導向,以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為基礎,通過學生自主探究和小組合作探究來解決問題,培養學生思維品質和創新能力的一種教學方式(劉緒菊 2012)。教師Terry的小說賞析課是問題探究式教學的典范之作。同學們紛紛表示要將問題探究式教學理念帶回中國并應用到自己的高中英語教學工作去。
劉緒菊. 2007. 啟迪智慧——問題探究教學研究[M]. 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
呂旭紅. 2013. 英語閱讀教學“文學圈”模式與傳統模式探析[J]. 集美大學學報(3):105-108.
韋麗萍. 2013. Jigsaw活動在高職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J]. 職業教育研究(4):33-34.
?該論文為江蘇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課題《高中英語問題探究協同發展教學模式的研究(B-b/2013/02/356)》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