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中健
【摘 要】 近年來我國經濟持續發展。事業單位財務管理中暴露出一些問題。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制度已無法滿足時代發展要求。2012年,財政部頒布《事業單位會計制度》,進一步對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問題做出調整。經過近3年實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一些問題需要解決。本文選取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為視角,通過分析其在新會計制度下存在的問題,總結出事業單位加強財務管理的具體方法,以期為我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做出貢獻。
【關鍵詞】 新會計制度 事業單位 財務管理
前 言
2012年,我國財政部頒布《事業單位會計制度》(以下簡稱新會計制度),并決定于2013年開始在全國范圍內推行。[1]其對于一些重要規定做出了變更,具體表現在:第一、針對事業單位的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新會計制度規定:固定資產與無形資產需按照使用年限進行攤銷與計提折舊;第二、將基建賬納入了事業單位會計賬簿。第三、針對財政資金做出調整,新會計制度規定了:加強對財政投入資金的會計核算,同時規范了非財政補貼的結轉、結余以及分配制度。經過近3年實施,新會計制度取得了良好效果,但部分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制度依然存在與新會計制度不符的情況。因而需針對分析目前事業單位財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總結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具體改進方法,從而促進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制度發展與完善。[2]
一、新會計制度下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問題分析
1.1 財務管理制度不完善
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制度不完善,缺乏有效的管理手段,因而導致對財務管理不善的問題。而這在對固定資產的管理中體現的尤為明顯。在實施了政府統一采購后,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新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制度也對事業單位的固定資產做出了針對性調整。但目前的事業單位財務內部控制仍然存在一定弊端。具體體現在:其一、無法做到新增財政收入及時入賬;其二、入賬方式存在限制。事業單位內部財務管理中不能使用較為方便的“固定資產明細賬”與“實物登記賬目”進行入賬管理;其三、未能建立明確的責任制度;第四、因管理失誤而造成的財產流失情況嚴重。
1.2 財務預算管理制度不完善
事業單位財務預算制度不完善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第一、事業單位對財務預算不夠重視。而這也就直接導致了財務管理人員對財務預算管理不夠重視,具體表現為:財務未能建立科學合理的財務體系、預算制度執行緩慢、預算批復滯后等;第二、事業單位財務預算操作無明確依據。具體表現在事業單位預算相關組織建設不足。這一問題主要體現在基層事業單位的財務預算管理中。基層事業單位財務預算管理中,部分基層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組織沒有設立專門的預算管理部門,也沒有設立專門的預算管理機構,部分基本單位甚至沒有專門的財務預算管理人員。第三、財務預算管理方法缺乏科學方法。目前事業單位進行財務預算編制時,往往在上一年財務預算編制的基礎上進行微調,這種編制方法沒有將單位的整體運行情況考慮其中,因而無法對事業單位的發展運行起到輔助作用。而在編制方法上使用的“增長式”預算編輯模式過于傳統,因而導致了年底突發性支出增多、追加撥付預算情況增多的問題。
1.3 控制費用支出不合理
事業單位控制費用支出能力不強只要體現在缺乏明確的費用控制標準。例如交通費與辦公費用支出費用之間沒有明確區分標準,因而對于交通費、辦公支出費用事業單位往往采用“實報實銷”[3]制度,即只需要單位相關管理人員簽字就能進行報銷。而這種管理制度會造成不合理資金流出,嚴重時可能造成挪用公款的情況。同時由于對發票制度管理松散,使得發票報銷問題上時常出現遲報、多報等情況。從而導致了發票管理的混亂,進而引起了入賬困難以及中飽私囊的問題。
1.4 財務管理人員素質不足
事業單位財務管理人員整體素質不足,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第一是招聘的財務人員專業素質不強。找招聘時過于重視應聘者的其他素質,而忽略了應聘者的專業能力,而有時存在的招聘舞弊情況也加重了這一問題。第二是崗前培訓問題。事業單位針對專業能力不足的財務人員沒有進行專門的培訓,使得財務管理人員素質難以得到有效提升。第三是部分會計人員素質問題。由于部分會計人員素質不高,加之有效的管理制度缺失,使得部分財務管理人員未按照財務流程進行財務管理。導致財務中出現問題。
二、新會計制度下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對策分析
2.1 完善是事業單位財務內部控制
完善事業單位財務內部控制制度,需要從四方面入手:第一、完善關于會計管理相關法律法規。完善《會計法》、《事業單位管理法》。同時制定具有操作性的相關法規與地方性規章。使事業財務的財務管理行為有法可依。同時也能對一些違反會計法律的行為進行懲罰;第二、明確事業單位管理職責。目前關于事業單位追責制度尚不完善。因而在財務管理中發生問題時會產生各部門互相推諉的情況,這不利于問題的解決。因而應當建立明確的責任管理制度。使責任落實到崗位,有效避免責任不清的情況。同時要加強監督與管理,在追責的同時盡量將問題消解于萌芽時期;第三、完善財務預算控制制度。首先應建立科學合理的財務預算體系,采用現今的財務預算方法。提高財務管理人員對財務預算程度的重視。針對單位的實際發展情況與需要解決問題提出針對性財務預算。從而有效促進單位發展。可以采用在促進國家出臺相關標準的情況下,總結出適用于自身發展的標準。第四。完善費用控制制度。建立統一的費用控制標準。在依據國家規定的前提下,制定單位內部的指出標準。以交通費與住宿費為例,部分單位做出了規定,員工出差的住宿費用每日以定額為上限。但這種規定沒有將不同城市的不同物價考慮其中,因而我認為進行有效費用控制,應在建立完善費用控制制度基礎上,這對特殊情況進行特殊管理。例如:航班延誤,導致員工多支出費用也應予以報銷。
2.2 提高財務管理人員素質
提高財務管理人員素質,可以從兩方面入手:第一是完善選拔制度;第二是對員工進行培訓。
從完善選拔制度角度進行分析:首先應當樹立“專業能力為主要,公共能力為輔”的選拔原則。針對崗位需要的專業能力有限進行選拔。而這種理念反應在財務管理人員選拔上,則應以會計業務操作能力為主要依據。財務管理人員對于公共能力的要求不高,但其也需要一定的公共能力用以對單位其他部門溝通財務應用與處理方法。因而在以會計能力為主要考核標準的同時,應以適當考察應聘人員的公共能力。同時單位也應針對性地處理選拔中存在的違法違規情況,給人才選拔營造良好環境。
從員工培訓的角度分析:對員工進行培訓應分為入職前培訓與入職后培訓兩種。入職前培訓集中于員工入職之前,這以階段的培訓以培訓員工的基本操作能力為主,同時使員工熟悉未來工作環境。入職后培訓主要針對新員工在工作中出現的問題進行培訓,可以采用定期的方法,也可以采用不定期的方法進行培訓。同時,有能力的單位還可以采用報銷員工學習書籍的方法鼓勵員工讀書與自主學習,從而進一步提高員工的素質與業務操作能力,進而提高事業單位財務管理能力。
總 結
本文以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為視角,通過分析新會計制度背景下事業單位財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總結出完善新會計制度下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方法。我認為應當從完善內部控制與提高員工素質兩方面入手。而關于這個問題,還有很廣闊的研究空間,理論界應當做出進一步研究。
【參考文獻】
[1] 王穎.新事業單位會計制度下加強和改善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方法[J].會計師,2015,No.215(8):69-70.
[2] 孫成清.新會計制度下我國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和對策分析[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15(12):115-116.
[3] 劉洪茵.試論如何在新會計制度下做好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工作[J].商,2014(16):104-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