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華 郭穎超 房婧 高慧
[摘要] 目的 探討護理干預措施對糖尿病腎病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 方法 將該院2016年1—10月收治的80例糖尿病腎病血液透析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兩組患者均予血液透析治療,對照組予常規護理,觀察組在此基礎上予綜合護理干預,對比分析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情況及生活質量水平。結果 觀察組患者低血壓、高血壓、心力衰竭、感染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生活質量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糖尿病腎病血液透析患者予以綜合護理干預措施,可以降低低血壓、高血壓、心力衰竭、感染等并發癥發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值得在臨床大力推廣。
[關鍵詞] 護理干預;糖尿病腎病;血液透析;并發癥;生活質量
[中圖分類號] R47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6)12(a)-0162-02
據有關資料顯示,全球糖尿病患病人數呈增長趨勢,我國作為一個人口大國,龐大的患病人群日漸引起人們的重視[1]。糖尿病患者除了長期存在的高血糖癥狀外,還會引起自身多器官、多系統的功能損害,包括眼、腎、心臟、血管、神經的慢性損害,該文重點討論糖尿病腎病患病人群[2]。糖尿病腎病是糖尿病患者合并癥之一,該并發癥的發生受多種因素影響,最終導致腎臟代謝紊亂,而且該并發癥如果不予以及時的治療和相應的護理干預,會造成嚴重的后果,該文就護理干預對糖尿病腎病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進行討論[3],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將2016年1—10月收治的80例糖尿病腎病血液透析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兩組患者均予血液透析治療,在此基礎上對照組采取常規護理,觀察組在常規護理基礎上采取綜合護理干預措施。觀察組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齡45~60歲,平均年齡(50±0.6)歲,Ⅰ型糖尿病患者20例,Ⅱ型糖尿病患者18例;對照組男性23例,女性17例,年齡48~63歲,平均年齡(52±0.5)歲,Ⅰ型糖尿病患者19例,Ⅱ型糖尿病患者21例,兩組患者基本情況經統計學分析,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兩組患者均予血液透析治療,所有患者每周血液透析次數為2次,每次透析時間控制在4 h,透析期間血流量為200~250 mL/min,液流量為500 mL/min,在此基礎上,對照組予常規護理方法包括病房環境護理、用藥護理、健康教育等,觀察組予綜合護理干預包括血管通路護理、并發癥護理(低血壓、高血壓、感染、心力衰竭),具體如下。
1.2.1 血管通路護理 糖尿病患者發展到糖尿病腎病階段時,多數患者血管會出現粥樣硬化、動靜脈內瘺、血管堵塞等異常癥狀,上述病變會對患者造成一定影響,因此護理人員要針對上述現象予以相應的血管通路護理。①患者術后回到病房后,護理人員定期來到床邊將患者肢體抬高,并進行難度較低的運動,同時告知患者家屬,這一階段保證患者充足的營養,定期對患者更衣、擦身,監督患者不準對患肢抓撓,通過這樣的方式來達到擴張血管、降低內瘺感染的作用。②護理人員在執行內瘺穿刺前,先對患者予以病情評估,觀察患者內瘺是否已達到成熟階段,內瘺成熟一般需要1~2個月的時間,如果早于成熟時間予以穿刺會造成血腫等不良反應,判斷內瘺成熟后方可執行穿刺。③穿刺方法以階梯法為宜,新穿刺點與舊穿刺點的距離控制在1~2 cm之間,動脈穿刺點和吻合點的距離至少達到五厘米。④護理人言在患者內瘺術后,遵醫囑予抗凝劑注射,同時增加患者術后鍛煉,加快術后康復。⑤當患者動靜脈有血栓形成時,護理人員及時告知醫師,在醫師的指導下予以對癥處理。
1.2.2 并發癥護理 ①低血壓護理。患者予以血液透析治療期間,護理人員嚴格按照醫師指示,把握好動脈動脈血液的引速,并密切記錄患者血壓數值,靈活的依據患者血壓變化進行血流量的調整。護理人員每隔60 min測量患者血壓,發現患者出現面色蒼白、出冷汗等低血壓反應時,立即告知醫師,及時予以減慢血流量、降低透析溫度、補液等措施。如果患者低血壓發生次數較多,則要重新評估患者病情、調整血液透析方式、調整口服降壓藥等措施,避免低血壓的發生。②高血壓護理。護理人員持續測量患者血壓,并予以紙質或電子記錄,對于部分血壓數值較高患者,及時告知醫師,醫師根據患者血壓動態變化予以相應措施,護理人員依據相關醫囑予以執行。護理人員監督患者鈉鹽、水量攝入情況,保證患者合理攝入。③心力衰竭護理。心力衰竭的發生受多方面因素影響,包括貧血、動脈粥樣硬化、高血壓等,其中高血壓是最重要因素。高血壓患者經檢查多數伴有左心室肥大,加之患者不合理的鈉鹽攝入,增加心力衰竭發生的概率,嚴重影響血液透析的療效。護理人員指導患者合理鈉鹽攝入,控制血管緊張素藥物的使用量,有條件患者可以調整使用酶抑制劑。如果患者在透析過程中血壓升高,護理人員及時予以降壓藥口服或低鈉透析方法。④感染護理。糖尿病腎病患者由于其特殊性,容易并發感染,尤其體現在穿刺部位皮膚感染方面。護理人員執行護理操作時,手法要熟練,穿刺部位要防水,叮囑患者勤洗手,勿用雙手抓撓穿刺部位等,對已出現穿刺部位感染患者則要予以抗感染處理,防止進一步加重。
1.3 觀察指標
并發癥發生率:護理人員分別記錄兩組患者發生低血壓、高血壓、感染、心力衰竭人數,最后予以統計總人數,發生并發癥人數越少,并發癥發生率越低,說明護理方法更有效,反之說明護理方法效果療效更差。生活質量評分:包括4個方面項目評比,分別是健康指數、一般情感指數、情感得分、生活功能指數,各項目分值越高,說明生活質量越高,反之說明患者生活質量越差。
1.4 統計方法
采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x±s)表示,行t檢驗,計數資料以(%)表示,行χ2檢驗,檢驗標準以P<0.05為數據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并發癥對比
對照組患者中發生低血壓人數為5例,比例為12.5%;發生高血壓人數為5例,比例為12.5%;發生心力衰竭人數為2例,比例為5.0%;發生感染人數為3例,比例為7.5%;并發癥發生總人數為15例,發生率為37.5%。觀察組患者中發生低血壓人數為3例,比例為7.5%;發生高血壓人數為3例,比例為7.5%;發生心力衰竭人數為1例,比例為2.5%;發生感染人數為2例,比例為5.0%;并發癥發生總人數為9例,發生率為22.5%,兩組患者對比,觀察組患者低血壓、高血壓、心力衰竭、感染等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生活質量比較
觀察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見表1。
3 討論
隨著我國經濟水平不斷提高,人們對于生活質量的要求也不斷提高[4]。糖尿病作為我國慢性病之一,患病人群隊伍龐大,這類患者受糖尿病并發癥影響,生活質量受到嚴重影響,該文重點討論護理干預對糖尿病腎病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5-6]。該文將該院收治的80例糖尿病腎病血液透析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兩組患者均予血液透析治療,對照組予常規護理包括病房環境護理、用藥護理、健康教育等,觀察組予綜合護理干預包括血管通路護理、并發癥護理(低血壓、高血壓、感染、心力衰竭),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低血壓、高血壓、心力衰竭、感染并發癥發生總人數為9例,并發癥發生率為22.5%,對照組患者低血壓、高血壓、心力衰竭、感染并發癥發生總人數為15例,并發癥發生率為37.5%,觀察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對糖尿病腎病血液透析患者予以綜合護理干預措施,可以降低低血壓、高血壓、心力衰竭、感染等并發癥發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值得在臨床大力推廣。
[參考文獻]
[1] 李淑艷,黃堅.終末期糖尿病腎病血液透析的臨床特點及護理[J].實用醫學雜志,2011,27(21):3973-3975.
[2] 曹家月,王永興,郭梅,等.優質護理對老年糖尿病腎病血液透析病人的影響[J].安徽醫藥,2013,17(6):1067-1069.
[3] 王饒萍,謝丹妮,陳桂芳,等.糖尿病腎病患者血液透析過程中血壓變化特點及護理[J].護士進修雜志,2002,17(12):921-922.
[4] 陳潔,孔國美,陳萍,等.舒適護理模式在糖尿病腎病血液透析患者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中國現代醫生,2013,51(24):102-105.
[5] 李智婷,鮑群梅,馬潔茹,等.糖尿病腎病患者血液透析的護理[J].中國醫藥導報,2010,7(21):95-96.
[6] 張艷,黃金.糖尿病腎病血液透析患者低血糖及其護理的研究進展[J].護理學雜志,2011,26(11):94-96.
(收稿日期:2016-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