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超 劉嬌嬌
【摘 要】 近幾年服務貿易日益成為影響一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并逐漸成為一國產業結構調整升級的戰略性工具。本文對中美服務貿易的發展現狀、結構和貿易伙伴進行比較分析并對中國服務貿易發展提出了幾點建議。
【關鍵詞】 中美服務貿易 貿易現狀 結構
一、中美服務貿易發展水平比較
(一)美國服務貿易發展持續穩定
2015年,美國服務進出口總額12400億美元,同比增長4.4%,美國服務貿易占對外貿易總額(貨物和服務進出口之和)的比重達24.7%,可見美國服務貿易在其對外貿易中的地位據世界貿易組織統計,美國服務出口額與進口額的全球占比分別達到12.77%和11%,服務貿易總額居全球第一,是世界上最大的服務貿易國。
(二)中國服務貿易增速較快
2015年,中國服務進出口總額7130億美元,同比增長14.6%,增速比2014年提高2個百分點,但服務貿易總量僅占美國的57.5%。服務貿易逆差縮減至1366.2億美元。2015年,中國服務貿易占對外貿易總額(貨物和服務進出口之和)的比重達15.3%,比2014年提高3個百分點。據世界貿易組織統計,2015年中國服務出口與進口增長速度均大幅高于全球水平,服務出口額與進口額的全球占比分別達到4.9%和9.6%,服務貿易總額位居全球第二位。
美國是世界上第一大服務貿易國,其服務業發展迅猛。而中國服務貿易發展迅速,出口穩步增長,占全球比例逐步提高,規模不斷擴大,但中國服務貿易無論是在整體服務貿易水平還是在部門結構等方面與美國相比都存在較大差距。下圖為2013年至2015年中美兩國服務貿易進出口額對比圖。
二、中美服務貿易結構比較
(一)美國服務貿易順差持續增加,各部門發展比較平衡
2015年,美國服務貿易順差達到2620億美元,較上一年度2330億美元增長12.4%,其中順差主要來源于旅游、專有權使用費和特許費、金融、其他商業服務。
美國服務貿易出口結構中,占比較大(比重超10%)的部門分別是旅游、其他商業服務、專有權利使用費和特許費、金融服務和運輸服務。同時,通訊計算機和信息、維護與修理、政府服務和保險服務合計占比約13%。從服務貿易進口結構看,比重較大的部門有旅游、其他商業服務和運輸。綜合美國服務行業進出口所占比重,各服務行業發展較均衡,沒有出現比重極大的部門,符合美國經濟特點。同時,以資本、技術密集型為主的新興服務部門出口占出口總額比重凸顯,在美國服務貿易出口結構中處于主體地位。
(二)中國服務貿易仍處于逆差狀態,各部門發展有所失衡
2015年,中國服務貿易逆差1366.2億美元,比上年下降14.6%。中國服務貿易逆差的最大來源仍是旅行貿易,運輸服務排第二大,知識產權使用費逆差額與2014年基本持平,而運輸、保險和金融服務逆差在逐漸下降。從行業來看電信、計算機和信息服務、專業管理和咨詢服務、建筑服務是我國服務貿易順差的主要來源。
2015年,三大傳統行業(旅游、運輸和建筑服務)進出口合計3703.5億美元,占服務貿易總額的51.9%,份額比2014年下降10.7個百分點。三大傳統服務出口合計1534.5億美元,占服務出口總額的53.2%,份額比2014年提高2.8個百分點。三大傳統服務以外的各類新興服務有升有降,電信、計算機和信息服務進出口同比增長22.1%,專業管理和咨詢服務進出口同比增長9.3%。可見,中國一直以傳統服務貿易為主,資本、技術、知識密集型服務貿易發展水平與傳統服務貿易相比差距較大。盡管如此,中國傳統服務貿易所占比重呈現逐年縮減趨勢,而高技術、高附加值的新興服務貿易優勢逐步積累,發展進程加快。
三、中美服物貿易伙伴國比較
美國服務貿易地理方向多元,涵蓋多個經濟體類型。2015年美國前十大出口市場是英國、加拿大、中國、日本、墨西哥、德國、巴西、韓國、法國和印度,占美國出口總額的43.4%。英國、德國、日本、加拿大、印度、墨西哥、法國、中國、韓國和意大利是2015年美國前十大服務進口來源地,占美國服務總進口額的49.7%。事實上,英國、加拿大、日本、中國和德國分別是美國前五大服務貿易伙伴。可見,美國服務貿易市場以發達國家為主,同時也包括墨西哥和中國的發展中國家,呈現出市場多元化特點。
中國服務貿易地理方向集中,側重發達國家和地區。中國香港、歐盟、美國、東盟和日本是中國主要的貿易伙伴國。香港地區由于地理位置、政治、經濟因素等特點,一直是中國服務出口主要目標市場,在旅游、運輸、建筑服務和咨詢服務等方面尤其明顯。
美國服務貿易的強大首先建立在高度發達的服務經濟基礎之上。其次,美國擁有大量具有全球視野、卓越國際運營能力和高生產效率的服務型跨國公司。再次,美國創造了有效的制度體系并通過世界貿易組織及各類協定拓展全球市場,擴大其服務業的市場準入。中國應依據國情,提升中國服務業和服務貿易的整體競爭力。第一,提升微觀主體實力。加強服務業科技創新及自主研發的同時,更要注重對服務業人才培養。第二,積極擴大傳統服務貿易出口,分層次、有重點地開放中國資本、技術、智力密集型服務業,并控制服務業開放速度。第三,健全服務貿易法律法規,完善服務貿易救濟制度。
【參考文獻】
[1] 焦克.中美服務貿易對比分析及對中國的啟示[J].北方經濟,2009(22).
[2] 陳松洲.中國服務貿易發展的現狀、制約因素及對策研究[J].經濟與管理,2010(2)
作者簡介:宋超(1991-),女,漢族,山西財經大學在讀研究生,研究方向:世界市場行情。劉嬌嬌(1992-),女,漢族,山西財經大學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國際經濟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