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果+陳鈺珊+胡雯琳+潘春蓮
【摘要】梁啟超先生曾說過:少年強則國強,孩子是社會的未來,民族的希望。加之知識經濟時代的來臨使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早期教育作為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越來越受到國內民眾的廣泛關注。但由于早教進入中國時間尚淺,許多家長對早教并不了解,從而心存疑慮,同時目前國內早教機構也存在一定問題,加之國家尚未出臺有關早教政策更加明確的規定等,導致相當多的家長對早教持觀望態度。
【關鍵詞】中國家長 早教 觀望態度 成因
【中圖分類號】G6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11-0023-02
早教是根據孩子的生理、心理的發展特點,把握每個不同的敏感期階段,對其進行有針對性的教養,為孩子發展健康的人格打下良好的基礎,并注重開發孩子的潛能,促使他在感官、認知、人格、社交、語言、音樂、藝術和運動等各方面得到全方位培養。廣義的早教是指自母親懷孕到孩子出生直至上小學前(6歲前)的這段教育,狹義的早教主要是指0-3歲嬰幼兒階段的早期教育訓練。
早教行業在中國起步較晚,家長對早教的認識也不夠深入,早教機構本土化沒有相關經驗只能在摸索中前進,導致早教機構也存在諸多問題。致使家長對早教持觀望態度,筆者在此主要針對家長持觀望態度的成因分析。
一、國家層面原因
國家的宏觀環境對早期教育有著不可估量的影響,任何與早教相關的政策都會影響早教的發展,甚至早教的生存環境。因此從國家層面對早教進行分析是十分必要的。
國家重視教育,大力宣傳普及義務教育,然而兒童早教并沒有列入義務教育的范疇。也就是說科學早教的重要性并未大力得到大力宣傳科普,許多家長表示并不知道早教,或者知道一點并不能完全理解,致使家長沒有意識對兒童進行早期教育。國家對早教的宣傳缺失,使得早教行業處于一個尷尬境地。一方面早教行業存在著巨大的市場前景,另一方面,市場中的另一決定性要素-家長卻沒有活躍在這塊市場里。國家對早教的基礎設施建設不到位,目前并沒有專門適合0—3歲幼兒玩耍的場所。與此同時,國家對早教行業的相關政策有待完善,使得早教市場準入門檻極低,早教機構良莠不齊;沒有相應的監管部門監管,導致早教市場無序化,發展極不規范。另一方面,我國的教師培訓機制不完善,目前我國現有的的師資培養體系中并沒有設置專門針對0—3歲嬰幼兒的早期教育專業,幼師和高校的學前教育專業主要培養面向3—6歲兒童的幼兒教師,0—3歲的早期教育相關內容很少被提及,這也是教師質量難以保證的重要原因。
二、早教機構原因
(一)師資力量薄弱
造成許多中國家長對早教機構持觀望態度的另一個重要因素則是早教機構自身存在很多問題。首先,存在的眾多問題中師資力量薄弱是一個重要的原因。有的家長在選擇一家教育機構時,更多看重的是該機構配備的師資是否專業,更多的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專業性較強的老師帶領之下,使孩子獲得科學的教養方式。然而,目前早教市場的準入門檻非常低,據調查,成為一名早教從業者,國家并沒有統一的從業要求。同時,比起國家對于中小學教師從業者的從業要求,早教從業者基本呈現零門檻,教學質量根本得不到保障。
(二)收費不合理
另一個使眾多家長望而卻步的重要原因則是,早教機構普遍存在收費不合理的問題,許多早教機構變成了赤裸裸的追求利潤的商業運作產物。就拿成都現有的早教機構來說,一般課程設置是一周兩個課時,一個課時45-60分鐘收費在幾十元到兩三百元不等,早教機構所宣稱的一個系統完整的早教課程價格從七八千到近兩萬都有,對于生活在成都這種二線城市的普通市民來說這的確是一筆不小的開支。同時如此巨大的收費差異使許多家長在選擇早教機構時存在巨大的疑惑,不清楚到底應該選擇何種價位的早教機構。另一方面,許多家長也存在這樣的質疑,如此昂貴的學費是否能夠買到與其價值相符的早教課程。很多早教機構為了吸引家長的目光,提高自身在行業內的競爭力,變相夸大宣傳自己的早教品牌,如標榜自己是第一品牌、全球同步、天才教育等。此等夸大宣傳帶來的直接后果就是整個早教行業的收費標準被惡性抬高,家長面對如此千差萬別的收費情況難免會持觀望或者拒絕態度。
(三)課程設置不合理
同時,調查發現課程設置不合理是目前許多早教機構普遍存在的問題。究其原因,無非是目前的早教機構多為民營機構,以盈利為目標,其課程的設置大多照搬其他教育機構,沒有統一的課程標準和實施方案,課程的質量和科學性無從保障。另一方面,許多家長認為自己的孩子比同齡孩子先開始各種知識的學習,就能學得越多,認識越多,也就越聰明,這是非常值得自豪的事情。許多早教機構為了迎合家長的這種虛榮心,而不切實際地給孩子安排一些超出孩子年齡段的課程。這就導致孩子在早教課堂上學不到任何東西,對家長來說也浪費了大筆金錢。大家都知道,萬物生長都有規律性、階段性,孩子的成長也是如此,你不能在孩子還未學會走路的情況下就教孩子跑,教育也是一樣,不能超出孩子的實際認知能力。0—3歲的孩子比起各種具體知識的學習,更適合通過各種游戲各種活動來開發孩子的智力,鍛煉孩子的能力和性格。
三、家長自身原因
家長作為早期教育當中最基礎的環節,不僅僅意味著家長是孩子早期教育過程中最直接的參與者,家長更是孩子未來成長發展中的導航者,家長對早教的態度直接影響著孩子的未來發展。
(一)受教育程度
一些高學歷的家長如碩士,博士將從多方面考慮孩子早教計劃,他們對待孩子有自己的教育方式和教育態度。可能他們自身也是教育家,或身邊的朋友是教育家。因而對自己孩子的教育問題也都有自己的認識。有的家長寒窗苦讀幾十年,覺得自己的童年缺乏快樂,現在成為家長,一定要在孩子身上好好進行補償,反對對孩子進行有意識的系統的早期教育。認為孩子會自己成長,不能抹殺孩子的童年,孩子需要快樂的成長。因此對孩子教育采取放任自流的態度。同時高學歷的家長對自己的能力也十分自信,認為自己能通過言傳身教做好孩子的早期教育。而且對于早教機構的教育成果和教育形式存在著較大疑慮。并且對早教機構的老師保持懷疑,認為其專業能力不夠,無法正確指導孩子的一些行為反而對孩子造成不可估量的影響。
(二)家庭收入
收入水平直接影響一個家庭可用于投資孩子教育的資金分配。工薪階層的家長每天為生計奔波,無暇顧及孩子的早教,縱使有心送孩子去早教機構,但動輒上萬的費用卻使他們望而卻步。而且就目前國家國情而言這一階層的人口基數是相當龐大的。據早教市場知情人透露,早教課程每節課的收費上百,這對工薪階層來說是實在是一個非常沉重的負擔。因此收入也成為家長對早教持觀望態度的一個重要因素。
(三)家長誤解
研究發現,70.5%的家長以為早教就是提前學習英語、識字、繪畫、鋼琴等一系列智力開發活動,家長給予孩子早教都只是為了讓孩子提升智力水平,為了在以后的教育中不會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對早教過于狹隘的理解致使家長誤解了早教的真正內涵,即智能、體能、心理的相關培養。許多家長一哄而上,簡單的認為將孩子送進早教機構就保障了孩子的早教。家長未能深入的認識早教,只是通過道聽途說的方式知曉早教導致家長對早教產生誤解。從而影響家長對早教的態度。
結論及建議
21世紀,人類已經步入一個全新的時代——知識經濟時代。眾所周知,知識經濟,是一種知識密集型和智慧型的經濟。面對高度信息化、知識化的社會,兒童教育必須按照未來社會對人才的需要,去培養適應21世紀的建設者。孩子是未來的棟梁。孩子的成長教育關系到國家的前途命運,其重要性不容置疑。早教作為兒童教育的關鍵環節,其重要性不容忽視。研究表明,幼兒期是發育發展智力的重要時期。早期教育多姿多彩的活動和教育方式,不僅會促進大腦的發育成長,還會刺激加快智力發展速度。
作為家長,應該深入了解早教,積極了解各種育兒知識,采用科學教養方式培養孩子。同時,樹立起對早教的科學的認識,摒棄早期教育就是神童教育的觀念。家長應該明白早期教育其實是盡早地為孩子提供能夠促進大腦神經發展,及成長所需要的豐富的環境,鍛煉孩子的能力和性格,而不是各種具體知識,或是技能的學習。也不是說,參加了早教機構的一些課程,自己的孩子就變成天才兒童了。同時。也不應該盲目跟風,不惜砸鍋賣鐵也要送自己的孩子接受早期課程,一切應當從實際出發,選擇合理的適合自己孩子成長的教養方式,全面培養孩子的綜合素質,為個人的創造力和人生幸福打下堅實基礎。
早教機構在獲得利益的同時應當兼顧教育性。早教機構應該更多關心自身機構的教育質量,而不是不惜一切代價盲目追求盈利。借鑒國內外先進教育理念,不斷創新科學的教育方式,并結合地區特點以及幼兒自身發展特點來制定合理的教學內容。完善教學設備,提高師資質量,提高自身行業競爭力,而不是僅靠虛假宣傳等方式。
國家大力支持教育發展的同時也應當提高對早期教育的關注度。早教機構完全商業化的運作模式使得整個早教行業的發展呈現很多弊端,早日將早期教育納入教育體系中是解決這些弊端的最有效途徑。加強對早教市場的監管,早日出臺相關政策,法律法規文件規范早教市場的發展。同時,宣傳普及早教知識,早日完善教師培訓機制,加大對早教行業的投入。目前來說,整個早教行業存在巨大的發展空間,相關部門加以規范監督以及引導,相信在不久之后必將推動整個早教行業蓬勃發展,最終推動我國市場經濟的大力發展。
參考文獻:
[1]徐小妮.0-3 歲嬰幼兒早期教養指導模式初探——上海市某早期教育指導與服務中心的個案研究.華東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6 年
[2]劉穎.嬰幼兒家長對早教的態度及對購買行為的影響. 華東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