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宗仁
摘 要:當下,全國范圍內的馬鈴薯淀粉企業在經營過程中都遇到了相應的困難。本文對馬鈴薯淀粉企業的現狀和發展困境進行簡述。以期提升馬鈴薯淀粉企業的發展前景,讓其能逐漸適應市場需求。
關鍵詞:馬鈴薯 淀粉企業 發展困境
引言
我國是馬鈴薯作物種植大國,但在相關產品的加工領域中卻遠遠落后世界先進水平。國內的馬鈴薯附屬產品種類很少,利潤空間也不大。受到國外相關產品的擠壓,國內企業的生存空間越來越小。
一、企業發展現狀
中央對馬鈴薯主糧化工作的指導思想早已下達,馬鈴薯做為世界性糧食作物,其對我國的重要性早已上升到戰略地位。馬鈴薯主糧化發展戰略研討會于2015年在北京召開。參與單位有中國農業科學院、中國種子協會以及國家食物與營養咨詢委員會。農業部副部長余欣榮指出:馬鈴薯主糧化開發是新形勢下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重要舉措。
我國馬鈴薯淀粉企業的經營不利,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了法律和技術、設備問題的制約。企業與農民間的采購、銷售合同缺乏約束性,出現違約狀況時無法真正的保障雙方利益。因此農民不愿為相關企業專門種植淀粉薯,這樣就迫使相關企業只能選擇使用成本更高的食用薯做為原料開展生產工作。過高的成本,直接壓縮了利潤,導致很多企業飽受資金問題影響,無法及時更新設備,擴大企業規模,引進新技術。而技術的落后,又直接導致了生產環節對利潤的壓縮。最終導致很多企業處于半停產或停產狀態,迫使企業轉型放棄馬鈴薯加工。
二、困境原因的分析
(一)成本過高
馬鈴薯的價格極不穩定,各地區價格變動較大,但普遍成上漲趨勢。且馬鈴薯本身不易存儲,導致生產成本增加。以寧夏西海固地區為例,作為馬鈴薯淀粉原料的鮮薯,受市場波動的影響,最高時達到2000元/噸以上,單位淀粉原材料成本已達到13000元/噸,而淀粉國內市場價格一直在6000-8000元/噸范圍波動,淀粉企業生產處于虧損狀態或者低利潤生產狀態。
(二)淀粉廢水處理困難
我國馬鈴薯淀粉加工企業主要以生產精淀粉為主,缺乏淀粉加工深度,品種單一,企業生產利潤微薄。在以馬鈴薯做為主原料的淀粉生產過程中,廢水產生量大,且廢水中COD含量高,排入當地地表水環境,消耗當地地表水中氧分,造成當地嚴重的水體污染。在淀粉加工季節,以淀粉加工集中區域地表水形成臭水、臭塘、臭坑,帶來環境污染。受污水處理技術、工藝、設備、資金的限制,淀粉加工企業廢水處理使淀粉加工企業舉步唯艱。
(三)進口馬鈴薯產品的沖擊
歐洲的馬鈴薯企業與國內企業相比具有絕對優勢,具體表現在如下幾點:1、歐洲企業可以獲得大量的農產品補貼,使整個經營成本大幅度降低。2、歐洲的淀粉薯產量高,單位重量的淀粉含量也要明顯高于國內作物。3、歐洲企業的科技化較高,生產、加工成本相對較低。由此三點,歐洲產品的價格明顯要低于我國,甚至很多歐洲企業的產品出口價格要低于我國企業的生產成本。歐洲產品的進口嚴重沖擊了我國市場,其價格優勢使我國企業難以生存。(四)經營結構落后
我國企業的產品種類過于單一,且不能保障質量。在馬鈴薯淀粉的深加工上,受到技術能力的限制,無法擴大生產。整體利用率上,我國企業的綜合能力明顯落后。對于市場環境的急速變化,我國很多馬鈴薯淀粉企業無法適應市場的多樣性和個性化的要求。產品質量也相對低下,無法滿足新興企業的質量要求,無法為其提供合格的馬鈴薯淀粉做為生產原料。生產過程中的副產品也無法有效加以利用,大部分都直接拋棄稱為廢料。這種技術上的先天缺陷不但增加了資本浪費,也增加了環境治理的成本。
三、如何走出困境
(一)促進加工產業的發展
馬鈴薯中除了含有大量的淀粉外還有豐富的維生素和氨基酸。能有效的提供人們日常所需的大量營養物質:1、能提供每日所需要的鐵元素的5%。2、每日所需維生素的10%。3、其鉀含量高達每日所需的18%。同時馬鈴薯還是低脂肪食物,同時含有大量的膳食纖維。但馬鈴薯存儲,發芽后便不可食用。
馬鈴薯淀粉企業在生產過程中只提取淀粉進行加工,大量浪費了副產品的開發和市場拓展。歐美國家企業已經開發出2000多種相關副食品,整體價值要高于馬鈴薯淀粉至少兩倍。因此,馬鈴薯淀粉企業要充分利用資源,引進新技術、新設備,拓寬市場。
(二)去產能,開發深加工產品
我國市場上的馬鈴薯淀粉已經供大于求,產能過于龐大。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我國產品在國際市場上有無法同歐美產品展開競爭。出口國也多圍繞周邊國家,無法開拓更廣闊的市場。
截止到2006年我國還每年從國外大量進口精淀粉,2006年我國企業對歐美企業的反傾銷勝訴,2007年以后進口量明顯下降,但即使如此歐美國家在國際市場上仍然對我國保有絕對優勢。我國的馬鈴薯淀粉產品要想在國際市場上與國外產品進行競爭,還需要多年的技術革新和體制改革。因此,我國不應該再繼續擴大產能。企業自身要進行深化改革,放棄老思想,真正的走向市場化競爭。對于那些表里不一,改革中只走形式不動真格的企業,要予以整頓。對于產量小、技術落后、設備陳舊、污染大、耗能高的企業要予以關閉處理。同時也要大力扶持那些技術更新快、資金充足、管理先進的企業。科研部門和企業要加強技術研發工作,增加我們的產品種類。對于無法保證產品質量的企業要深化整改,仍然達不到標準的企業必須關停,為確保我國產品在國際中的形象要大力出擊。開展多種經營,對生產中間環節的副產品要加以利用,進一步提高效益。
四、結束語
我國馬鈴薯淀粉企業的困境是由多方面因素引起的,但自身原因也是不容忽視的。國家的整體戰略要求相關企業能夠有效適應市場,改變思想,及時整改。不能固守原有的市場資源,要以新思想去轉變企業經營戰略,加大市場的開拓。
參考文獻:
[1] 鄒泓榮.中國馬鈴薯加工及產業現狀[J].質量病院,2013,(06):14-15
[2]高昌平,朱昌盛,馮濤,張柳新.中國馬鈴薯淀粉生產現狀及前景分析[J].工程科技,2013,(07):12-13
[3]肖石:劉剛;趙鑫;周添紅;田世龍;李守強;.我國馬鈴薯加工產業結構分析與發展思考[J].海外防水,2012,(01):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