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飛平+李雙希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我深信,只有能夠激發學生去進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中職旅游專業學生自尊心強,活潑好動,但學業成績差、自信心不強、自律能力欠佳。因此,培養他們的自我教育能力,更有利于其健康全面發展。
一、量化考評,調控自我
從心理學角度講,個性心理的發展與集體心理的發展是不可分割并互相影響的。集體只有在精神上不斷豐富成長的基礎上,才能對其成員起到良好的教育和規范作用。班集體是促使學生奮發向上,形成良好行為習慣的主要場所之一,要促使學生自覺地進行自我教育,就要通過群體力量調控言行,營造一種從嚴要求、自覺律己的氛圍。
經過全體學生的充分討論,制訂出全體學生必須遵守的詳細的班規班紀,并按制度實施班級管理量化考核。具體操作是:從每組選出一位紀律小組長,負責登記日常德育加減分數,每月按總分評出15~20名最佳表現獎和5名進步顯著獎,獲獎人數一般控制在總人數的40%左右,每兩周利用社團活動課召開評比表彰會。在評比表彰會上,請表現突出的學生談自我教育的體會,然后每人進行自我小結,肯定進步,尋找差距,擬定下一步努力的目標。
通過量化考評,調動了學生自我約束、自我調控的積極性。班級里不斷涌現自我教育積極分子,其他學生也在他們的示范和帶動下,規范自己的行為,逐步由他律向自律轉變。
二、參與活動,鍛煉自我
一是參與班級管理活動。學生參與班級管理,可以使他們在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角色轉化中,提高評價水平,增強識別能力和組織能力。班委干部由學生自薦和民主選舉產生,學生根據自己的愿望認領管理內容,如果對分管的工作不能適應或不能做好,就由班主任進行崗位培訓或崗位調整,盡量找到有利于自身發展的位置。管理過程中實行“值日班長”制,輪流負責管理班級。每學期,對擔任班級管理任務的學生進行兩次評議,兩次都被評為“優”的學生下學期可以連任,其余則采用輪換制。這樣,讓每個學生都有參與班級管理、鍛煉自我的機會,也為那些有能力的學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平臺。
二是積極參與綜合實踐活動。如組織學生辦班級手抄報和教室里的黑板報,讓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和方法,潛心寫作、認真組稿、精心排版、仔細描畫。這樣既有利于訓練和提高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也有利于加強學生的協作能力;而那些口頭、筆答、動手操作等相關學科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各種競賽活動,更為學生搭起了展現自我、發展自我的平臺,有助于增強學生的自信心,激發學生向學的熱情。又如,引導學生深入廠礦、農村、市場進行社會調查、參觀訪問,并要求他們寫出調查報告、參觀訪問記,有助于學生了解社會、認識社會,提高其寫作能力、口頭表達能力及社會交際能力。再如,組織學生旅游、野炊、登山、野外寫生等活動,將學生引向廣闊的大自然,也有助于培養學生熱愛生活和團結互助的合作精神,提高其自理生存能力。
參與活動的過程其實是一個人的能力培養和人格完善的過程。班級管理中,學生獲得了班級主人的積極體驗,在管理他人的同時也學會了自我管理,也學會了走出“小我”,站在“大我”的角度考慮問題。以前,有些學生不喜歡管理嚴格的老師和班干部,參與班級活動后才明白了“嚴師出高徒”的道理;有的學生過去遇事常常斤斤計較,經過鍛煉,思想活躍了,心胸開闊了,責任心增強了。參與活動還給大家提供了學習的機會,很多學生在活動過程中注意向同學學、向老師學、向書本學,不斷充實、提高自己。
三、互助友愛,發展自我
著名教育改革家魏書生題字寫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堅信每位學生的心靈深處都有你的助手,你也是每位學生的助手”。他曾說過,他班上有146位學生,每位學生都是他的助手。倘若學生不是助手,而是對手,不要說146位對付不了,就是一位對手,他都對付不了,因為他害怕人與人之間的對立。所以,作為教育者,我們先得改變自己的思想,要充分信任學生,要堅信:學生不管多么難教育,他們畢竟是青少年,他們的內心深處一定有一個極廣闊的世界,而世界必然是假惡丑與真善美并存的世界。因此,在教育學生的時候,我們力爭不站在學生的對立面,讓學生怎樣,不讓學生怎樣,而力爭站在平等的角度,站在學生真善美的那部分思想的角度,真誠地提出:他們需要怎樣,他們怎樣做才能更好。這樣學生就會感到你不是在訓斥他們,而是在幫助他們。同時教師要注重創設良好的情感環境,積極倡導“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在班上組織學習雷鋒同志先進事跡,建立“好人好事登記簿”, 提倡助人為樂,參與各種愛心活動,同時教師身體力行從日常生活的細微之處關心愛護學生,想學生之所想,急學生之所急,及時了解學生的心理需求,準確把握心理教育契機,以情感來激勵學生、觸動學生,進一步激發學生自我教育的動機。
(作者單位:新寧縣職業技術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