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玉
摘 要:從教多年的老師都有一個感受:最先認識的、印象最深的往往是最優秀的學生和最惡劣的學生;學生畢業多年后,老師們能記起的也是最好和最壞的學生。那些中間層次的學生,因為成績不好不壞,課內外不吵不鬧,老師根本連學生的名字都叫不出。可是算起來,一個班級最優秀的和最冥頑的學生都只是少數,占多數的是中層生。所以管理好中層生是管理好班級的關鍵。
關鍵詞:中層生;夸獎;交流
中層生在班級中的比例是最大的,只有實現中層生的提升才能實現班級的整體發展。管理好了中層生,他們會是教師的好幫手,是班風的塑造者,是班級的脊梁。我們教師可以使用幾個簡單有效管理中層生的方法,調到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和工作積極性。
一、夸獎是最好用的法寶
首先,教師們要摒棄“他本來就應該這樣做或者他沒有優秀學生那么出色,不值得夸獎”的思想。其次,夸獎學生也不要大而空,就是說表揚也要讓學生知道為什么能得到表揚。2015年我班上有一個學生叫邵X,在開學初的第一次清潔大掃除中,他表現非常好,很多男生都會偷偷懶,但他自始至終都在做事,與同學合作得很好。勞動結束后,我作了一個勞動總結,對他的表揚也不是泛泛幾句夸獎的話,而是把他做事仔細、對同學體貼的細節一一列舉。這既是對他的表揚,也是讓其他學生明白應該怎樣做事。后來,我讓他幫我管理班級清潔,他就非常負責。雖然他成績一直不太好,但他在管理班級衛生這一塊卻做得非常好。
二、讓中層生覺得自己很重要
有的班主任教師覺得自己很能干,什么事都自己來,整天忙得灰頭土臉的,其實并沒有必要這樣。班級是大家的,有很多事自己一人做的效果還不如讓學生和你一起做的效果好。老師輕松,也讓學生感覺到自己不是可有可無的人。比如,讓字寫得好、畫畫得好的學生負責黑板報;讓有唱歌跳舞天賦的學生負責班級的文藝活動;開展班級活動時,讓學生自己出謀劃策;在布置教室時,讓學生自己動手做一些小裝飾品;等等。不過有一點,過后教師一定不要忘記學生的功勞,要感謝學生幫了大忙,讓學生感受到自身存在的價值,體驗到被人需要也是一種幸福。我曾經帶過一個女生很多年,她的字寫得好,畫也畫得好,我就讓她負責出黑板報。每次黑板報出好了,我就把內容拍照保存,告訴她這一期選材好,這一期插圖畫得好,這一期版面設計大氣,等等。她越辦越覺得有意思,覺得學到了不少知識。這時,作為班級管理者的你也會發現中層生身上的優點。
三、不要漠視中層生
美國教師雷夫認為中層生最大的優點是不搗亂。中層生不搗亂說明他們有較好的自制力,有較強的是非觀念,所以在大多數情況下,都是循規蹈矩的。課堂上偶爾有些小違紀行為,教師的一個眼神也能制止,省去了許多口舌。但是如果因為這樣就對中層生不理不問,無視他們的存在,那會讓很多學生覺得自己表現得怎樣都無所謂,反正教師也不會重視他。多年前,曾經有一個學生對她媽媽說:“我不怕老師批評,就怕老師漠視。”她就是一個中層生,她認為漠視是比批評更壞的東西,所以我們教師不要忽視了中層生。與他們多交流,拉近與他們的距離,即使不能成為他們無話不說的朋友,也應成為他們值得信賴的人。
四、放下身段與學生交流
學生為什么會與教師、家長對立呢?因為教師和家長總是用高高在上的口吻教訓他們,認為什么都是他們的錯。而初中生又是最叛逆的時期,如果批評錯了或者是冤枉了他,那就更不得了了,就會形成矛盾無法化解——敵對情緒越來越深——越來越不好管理的惡性循環。有的中層生慢慢成為差生了,就是因為與教師、家長的關系緊張。教師不妨放下身段,遇到問題時多和學生交流,特別是在學生犯錯時,要搞清楚事情的來龍去脈,讓學生自己意識到哪里錯了,并叮囑下次再遇到類似問題,可以怎么處理,這樣比單純批評有效得多。
另外,特別要避免在課堂上與學生對峙,說些很傷學生自尊的話,讓他們覺得自己很沒面子。這只會使事情變得復雜化,使師生矛盾激化。其實中層生性格大多比較好,溝通起來也比較暢通。但有一點教師特別要注意,不要在交流中總是提到成績。中層生其實很在意自己的成績,只是因為從小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所以影響到現在,如果不管說什么的時候,話題總要繞到學習上去,他們也會反感,這是我從一個中層生身上得到的經驗。
五、提出適當的期望值
雖然有的中層生反感教師經常提學習成績的問題,但教師并不能就此不管成績,而是應當根據學生目前的成績,分析他們的問題所在,然后提出適當的期望,這個期望是“跳一跳就可以摘到果子”的高度。比如我教歷史時,對中層生的要求是選擇題的錯誤率不能超過30%,15個選擇題錯誤的不能超過5題(我對優秀學生的要求是不能超過2題),這樣可以保證中層生的成績在有效分以上。2013年中考,我班的歷史成績名列全鎮第一,就是中層生成績穩中有升。所以教師們在教學上要取得成果,就必須多花精力在中層生的身上。
(作者單位:湖北省洪湖市白廟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