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清德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19-096-01
當前學校德育工作存在著重傳道教育輕養成教育、重說服教育輕示范教育、重有意教育輕無意教育、重課堂教育輕活動教育、重理論輕實踐的傾向。加強和改進學校德育,就必須突出時代性、加強針對性、注意可行性和注重主體性。要適應時代要求,不斷更新德育觀念,創新德育途徑。
一、當前中學德育工作中存在的幾種傾向
1、重傳道教育輕養成教育
從目前中小學德育工作的現狀來看,由于對德有的內涵理解不深,或是對黨和國有和國家有關德育工作政策文件領會不透,因此存在一種重傳道教育,輕養成教育的傾向:具體表現為把思想品德課或政治課當作像數學、物理那樣的文件知識課,只注重傳授知識,而忽視引導學生通過道德認識去培養道德行為。忽視了《中學生守則》及《行為規范》的實效性,致使《守則》、《德育大綱》、《行為規范》未能充分發揮其作用。
2、重說服教育輕示范教育
目前最常用最受重視的還是說服教育。它的講解談話、討論等主要方式無疑是行之有效的。但問題在于,有的教師在品德教育中幾乎把講解當做一種惟一的方式,久而久之,在學生心目中,這種講解甚至包括某些談話,一律被看做空洞說教,產生了厭煩甚至反感情緒。正因為如此,榜樣示范教育法也就自然而然地忽視了。其實,率先垂范,身教重于言教,是師品德教育取得事半功倍效果的最值得提倡的重要經驗。
3、重有意教育輕無意教育
目前,德育為首已得到普遍認同,中學對學生的有意教育是抓得緊的,但是如何把德育工作做到社會上去,做到家庭里去,做到生活中去,還顯得薄弱。
4、重課堂教育輕活動教育
當前,種仍舊存在重課堂教育輕活動教育這種傾向。雖說目前我們已開展了一些適時的有益的活動,但總體上看還存在著活動安排的隨意與臨時性,活動目的不明確性,活動組織欠嚴密性,活動結束的總結與強化作用的忽視性,缺乏全盤的科學的考慮,存在為活動而活動的嫌疑。這些不足都使得活動的德育功能大打折扣。
5、重理論輕實踐
從目前中學德育工作的狀況看,不同程度地存在著脫離實際的狀況,既脫離社會實際,也脫離學生的思想實際。其表現為忽略了要把“灌輸”和啟發、引導結合起來,也忽視了社會實踐活動的正常有序地開展。
二、適應時代要求,創新德育觀念
要加強和改進德工作,必須根據時代的特點,德育任務和要求的變化及教育對象的變化特征,用全新的觀念去對待,使學校德育工作更注意突出時代性,加強針對性,根據學生年齡特點、生理特點、心理狀態、生活體驗、知識結構、審美意識等進行開導,適宜地有針對性地開展德育活動。再者,注意可行性。只有對于不同的個體施與不同的方法,才能提高可行度。此外,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只有讓學生主動參與到教育過程和德育活動中,思維牌積極活動的狀態,德育的教學和活動才能與學生的思想實際息息相通,才能提高學生自我教育的能力,收到實際效果。
三、加強德育重新,積極探索德育工作新途徑
如何使中學德育工作適應時代發展與要求,如何創造出一些整體優化中學德育工作的途徑和辦法,這既是一項亟待解決的課題,更是一項具有現實意義的工作。下面結合本校探索和嘗試實際談幾點粗淺的看法。
1、使德育組織網絡化
網絡就是組織系統,能產生巨大力量。我校組建了三個層面的德育工作隊伍。一是校思想品德教育工作專職隊伍——黨、政、團、隊的專職干部隊伍;班主任年級組長隊伍;政治課及各科教師隊伍;二是校團委、學生會干部隊伍及各年段班干部隊伍。三是家長德育工作隊伍。這樣構成了我校德育工作的“三結合”網絡,形成了教育合力,促進著學校的德育工作的發展。
2、使教育內容序列化
我們根據《德育大綱》的要求,根據學生不同年齡、不同年級生理心理特點及政治課教材的內容特點,分階段分層次明確各年級德育內容,使之互相連接、互相配合,形成我校學生德育教育的內容體系。
初一:以紀律教育、集體主義教育為主,著重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和集體主義思想。
初二:以愛國主義、成人教育為主,著重培養愛國熱忱和做社會的有用之人。
初三:以法制教育、勞動教育為主,著重培養法制觀、勞動觀念。
規范了德育內容,就使各年級只學段德育教育有章可循,從而克服了盲目性,隨意性和被動性。
3、使教育管理制度化
一是每天的日常管理工作定人、定時、定職責,要求有檢查、有總結、有評比、有通報、有獎勵,做到件件落實,項項到位。
二是堅持每天的十項綜合評比,每周的流動紅旗評比,文明服務隊的執勤檢查等常規管理措施。
三是制定了全套的管理制度并打印成冊,人手一本,從而規范德育,使有規可循,有章可循。做到規章化、制度化進而達到科學化。
4、使教育渠道立體化
一是堅持抓好學科教學的教育主渠道,從學科特點出了,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道德行為等方面的教育,寓德育于文化課教學之中。二是建立學校、家庭、社會“三結合”的德育網絡與體制。做到學校、家庭聯系制,校外輔導員下班制,社會監控制,三者緊密結合,加強對學生的教育管理。三是營造學校德育軟環境,形成一種良好的育人氛圍,達到環境育人的目的。
5、使德育活動多樣化
活動就是教育,它的作用更直接、效果更明顯,影響更持久。為此,我們應充分注意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適合中學生心理生理特點的活動,使我們在活躍的氛圍里,愉快的心境中自覺自愿地受到影響,受到感染,受到教育。
德育活動要科學規劃,形成序列,絕不能隨心所欲,做到早規劃、早安排、早布置。我校把德育活動按時效性劃分為兩大點,即專題活動和經常性活動。通過開展這些活動,既豐富了學生課余生活,又激活了他們的潛能,更到了德育目的。
總之,搞好學校德育,是國家和民族之福。我們要站在這樣的高度充分認識德育的極端重要性,始終把德育放在學校一切工作的首位,努力培養造就品學兼優、德才兼備的一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