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琦
(遼寧奉天中醫院脾胃病科,遼寧 沈陽 110016)
中醫辨證施護在急性胃炎治療中的效果分析
李琦
(遼寧奉天中醫院脾胃病科,遼寧 沈陽 110016)
目的 分析中醫辨證施護在急性胃炎治療中的效果。方法 選取66例急性胃炎患者,并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33例。觀察組患者采用辯證施護方法進行護理,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護理方法進行護理;3個月后,對兩組患者的治療結果進行分析并比較。結果 經過護理后,觀察組患者的有效率為93.9%,對照組患者的有效率為75.8%。經比較,兩組患者的護理有效率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在常規護理方法的基礎上采用中醫辯證施護的方法對患有急性胃炎的患者進行護理,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護理有效率,使患者的病情得以明顯好轉,臨床效果顯著。
中醫辨證施護;急性胃炎;護理效果
急性胃炎是一種臨床上比較常見的疾病,常常是受多種因素影響而使患者的胃黏膜出現急性發炎癥狀[1]。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的生活節奏越來越快,不良的飲食習慣以及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導致患有急性胃炎的患者越來越多。為此,本院在急性胃炎治療的基礎上積極采用中醫辯證施護的方法進行護理,并取得了顯著成效。現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13年12月~2015年12月遼寧奉天中醫院脾胃病科收治的66例急性胃炎患者,并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33例。其中,觀察組男17例,女16例。年齡20~65歲,平均(42.56±2.70)歲。對照組男20例,女13例,年齡23~64歲,平均(43.39±2.30)歲。66例急性胃炎患者均表現為不同程度的惡心、嘔吐、腹部疼痛等癥狀。鑒于兩組患者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對照組患者的護理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護理方法進行護理,具體護理方法如下。(1)環境護理:為患者營造一個良好的住院環境。要注意保持病房內溫度,使患者感覺舒適。要保持患者病房內安靜。(2)飲食護理:鑒于急性胃炎患者伴有惡心、嘔吐等癥狀,因此,在對患者進行飲食護理時,要鼓勵患者經常飲用淡鹽水。對于伴有嚴重腹瀉的患者,要囑咐其多飲用鹽糖水,以補充自身所需元素[2]。同時,醫護人員應指導患者食用流食,盡量避免食用易產生氣體的食物。為了減輕患者的胃腸道負擔,患者的飲食應保證清淡,避免食用煙熏制品以及油炸制品等。同時,要忌辛辣、油膩以及太冷太熱的食物。(3)病情監測:護理人員在對患者進行護理時,要嚴密觀測患者的各項生命體征。如及時為患者測量血壓,對患者的面色以及患者的病因及時觀測。同時也要觀測患者的電解質是否存在紊亂現象。如有,就要及時為患者補充營養,嚴重的則可配合相應的藥物對患者進行治療。為了使患者的體力消耗減少,醫護人員要鼓勵患者經常臥床休息,以免體力不支。
1.2.2 觀察組護理方法 在對照組患者護理方法的基礎上,為觀察組患者采用中醫辯證施護的方法進行護理,具體護理方法如下。(1)胃陰不足證患者的護理方法:在護理時,應指導患者多加休息,減輕工作負擔和工作壓力,避免過度勞累。可以針對患者的具體情況鼓勵其飲用麥門冬湯緩解病情。飲食上宜進食健脾和胃的食物,如蛋類、蓮子、山藥、大棗、枸杞等。食療方法:山藥百合大棗粥。為了使患者有效生津,可以鼓勵患者于飯后食用山楂片、話梅等。(2)飲食傷胃證患者的護理方法:要在開始階段對患者進行禁食處理[3]。之后再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將患者的飲食調整到流食狀態。觀察患者的耐受度和病情發展,再為患者改成半流食服用,待患者完全適應,再予以普食。其中,患者所用食物均要具有較高的蛋白質和維生素,以保證患者的營養均衡。一旦患者出現胃脘脹滿等表現,則可充分利用探吐法幫助患者將胃內的停滯物吐出。如果患者因胃脘脹滿而出現疼痛的,則應為患者進行理氣止痛的處理。(3)肝胃郁熱型患者的護理方法:應當鼓勵患者服用柴胡疏肝湯進行調理[4]。并且幫助患者進行情志的調節,鼓勵患者克服不良情緒,避免患者情緒出現較大波動。同時可以利用針刺的方法幫助患者緩解疼痛癥狀,如針刺內關穴、足三里以及中脘穴等。同時為了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分散患者的注意力等,也可以鼓勵患者多進行慢跑、氣功等體育鍛煉。
1.3 療效評價標準 痊愈、有效、無效是判斷護理方法是否有效的3個標準。痊愈:經過檢查,患者的臨床癥狀消失,病痛消失。有效:經過檢查,患者的臨床癥狀基本消失,病痛基本減輕。無效:經過檢查,患者的臨床癥狀沒有好轉,仍有上腹疼痛現象。總有效率=治愈率+有效率。
1.4 統計學方法 本研究數據軍用SPSS19.0統計軟件處理,計量資料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組間率(%)的比較采用X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經過護理后,觀察組33例患者中,痊愈者23例,有效者8例,無效者2例,總有效率為93.9%。對照組33例患者中,痊愈者18例,有效者7例,無效者8例,總有效率為75.8%。經比較,兩組患者的護理有效率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X2= 4.24,P<0.05)。
急性胃炎的發病嚴重影響著人們的身體健康,通常情況下患有急性胃炎的患者多表現為惡心、嘔吐、上腹疼痛、反酸等,如果不及時進行治療,就很可能導致患者胃黏膜水腫或是胃黏膜出血,嚴重影響患者的正常生活和身體健康。鑒于此,本院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采用中醫辯證施護對患者進行護理,使患者的護理有效率大為提升,93.9%的患者經過治療后病情可以得到明顯改善[5]。
中醫辯證施護的護理方法充分結合了我國的中醫特色,對患者的病情進行針對性護理,有效提高了醫院的護理質量,提高了患者的康復效果,因此,值得在臨床上廣泛推廣。
[1] 張葉華.中醫辨證施護在急性胃炎治療中的效果分析[J].內蒙古中醫藥,2015,6(11):174.
[2] 張宇峰.慢性萎縮性胃炎中醫辨證治療效果分析[J].當代醫學,2014,20(29):158-159.
[3] 阿提看木,蘇拉依曼.急性胃炎患者的護理干預分析[J].大家健康(學術版),2014,8(9):259-260.
[4] 吳建紅,周香鳳.急性胃炎患者循證護理方式的療效觀察[J].當代醫學,2014,20(21):125-126.
[5] 惠燕蕊,馬娟,張蘭芬,等.中醫情志護理和飲食調護在慢性胃炎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大家健康(學術版),2014, 8(20):54-55.
10.3969/j.issn.1009-4393.2017.0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