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麗玲
(沈陽醫學院附屬中心醫院,遼寧 沈陽 110024)
全期細節護理在手術室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及對護理質量的改善研究
崔麗玲
(沈陽醫學院附屬中心醫院,遼寧 沈陽 110024)
目的 研究全期細節護理在手術室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及對護理質量的改善。 方法 選取90例患者需要進行手術的患者,按照隨機數表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5例。觀察組患者在手術前、手術中、手術后全期加強細節護理,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護理,比較兩組患者的護理質量、焦慮和抑郁評分及滿意度。結果 觀察組患者的護理總體質量評分為(9.13±0.77分),對照組患者總體質量評分為(5.07± 0.56分),觀察組明顯高于對照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出院時,采取全期細節護理的觀察組患者在焦慮、抑郁評分明顯優于采取常規護理的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滿意度為88.89%,明顯優于對照組37.78%,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全期細節護理在手術室患者護理中的效果顯著優于常規護理,改善了護理質量,有較高的臨床實用價值。
細節護理;手術室;應用效果;護理質量
手術作為臨床外科治療中的常用治療手段,而護理在手術治療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如何對手術室患者提供高質量的護理,是臨床護理中的一個重要課題[1]。全期細節護理是通過將護理工作做得更加到位、精細來改善護理質量,從而影響治療的效果的一種護理模式[2]。本研究通過探討全期細節護理在手術室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以對護理質量的改善,分析其在臨床上的實用價值。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15年1月~2015年10月沈陽醫學院附屬中心醫院進行手術治療的90例患者隨機分其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5例。觀察組患者中有男24例、女21例,年齡23~69歲,平均(39.8±5.9)歲,其中行普外手術患者15例,骨科手術6例,婦科手術10例,神經外科手術9例,泌尿外科手術5例,平均手術時間(217.00±0.43)h;在對照組患者中有男23例、女22例,年齡21~67歲,平均(38.8±6.9)歲,其中普外手術13例,骨科手術8例,婦科手術7例,神經外科手術10例,泌尿外科手術7例,平均手術時間(222.00± 0.21)h。兩組患者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整個研究均已得到患者知情同意,并通過本院倫理委員會批準進行。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實施常規細節護理,其中包括術前對患者給予指導,手術室清潔消毒,調節手術室溫度和濕度,準備手術所需器械;術中積極協助醫生手術;術后對患者進行清理及送患者入病房協助,囑咐患者注意事項[3]。除常規護理外,觀察組患者全期給予細節護理,包括在術前詳細了解患者的病史等相關資料,與患者及時進行溝通交流,解答患者的疑惑,加強患者對手術的信心,監督患者做好相關體格檢查,提前備好應急藥物及手術器械,做好消毒和檢查工作;手術中給予患者適當鼓勵,嚴密觀察患者瞳孔、神智、面色等情況,消除患者的恐懼,并且各項手術指標進行觀察記錄,配合醫生操作;手術后仔細叮囑患者注意事項以及禁忌事項,監督患者的用藥情況、參加康復鍛煉情況、術后并發癥發生情況,增加查房頻率及時了解患者的康復情況[4]。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對手術室護理質量評分、焦慮和抑郁評分以及護理的滿意度。
1.4 評定標準 評定標準采用本院擬定的護理質量的反饋表及護理滿意度調查表來進行評價;選用調查患者焦慮狀況的自評表(SAS)和抑郁狀況的抑郁自評表(SDS)比較兩組患者護理前的心理狀態。
1.5 統計學方法 本研究數據均用SPSS19.0統計軟件處理,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組間率(%)的比較采用X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護理質量評分比較 觀察組患者在護理人員形象與職業素養、術前護理、術中護理、術后護理等護理質量上的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對比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兩組患者護理質量評分比較(±s)

表1兩組患者護理質量評分比較(±s)
項目護理人員形象與職業素養術前護理綜合評分術中護理綜合評分術后護理綜合評分護理總體質量評分觀察組(n=45)9.17±0.81對照組(n=45)5.31±0.45 t值27.9446 P值0.0000 9.22±0.494.86±1.3520.36500.0000 9.12±0.584.79±1.3220.14600.0000 8.79±1.205.25±0.6517.40050.0000 9.13±0.775.07±0.5628.60540.0000
2.2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心理狀態比較 護理前兩組患者焦慮、抑郁評分比較無統計學意義;經護理后,觀察組患者焦慮、抑郁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心理狀態比較(±s)

表2 兩組患者心理狀態比較(±s)
項目焦慮/分抑郁/分觀察組(n=45)護理前52.34±8.34 50.14±8.34護理后32.59±4.81 30.59±4.81對照組(n=45)護理前52.59±8.81 50.89±8.62護理后47.31±6.45 45.32±5.48 X2值12.2725 13.5516 P值0.0000 0.0000
2.3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患者護理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兩組患者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2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
隨著近年來現代醫學技術的不斷發展以及人們健康意識的增長,對醫護水平及質量的要求不斷提高,常規護理工作已無法滿足患者極其家屬的需求,尤其是對手術室患者的護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質量要求[5]。手術作為常用的治療方法,具有繁雜的步驟及細節,易出現各種安全隱患,任何細節的疏忽都可能會直接影響到患者的康復情況,使患者對醫院及醫護人員感到不滿,甚至于帶來惡劣的影響。
細節護理是指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從生理到心理對患者進行針對性的照顧,創造較為舒適的就醫環境,減少患者的緊張、害怕、焦慮等情緒,更好地進行手術治療以及術后恢復。全期細節護理是對手術室患者的生理、心理等多個方面采取護理,是一種以患者為本的護理方式,這不僅表明了護理水平極大提高,也意味著護理的理念的逐步向以患者為本轉變。本研究通過對給予全期細節護理的手術室患者和給予常規護理的手術室患者進行比較,研究全期細節護理在手術室護理中的應用效果及對護理質量的改善。研究結果是全期細節護理組的護理總體質量評分明顯高于常規護理組的護理總體質量評分,由此可見全期細節護理組的護理質量明顯好于常規護理組;從患者經護理后的心理狀態可知,全期細節護理組的焦慮和抑郁程度明顯優于常規護理組,可見全期細節護理對患者能夠有效的改善患者的心理狀態,緩解患者的焦慮、抑郁情緒;從患者滿意度比較來看,全期細節護理組的滿意度為88.89%,而常規護理組的滿意度為37.78%,可見全期細節護理組對護理的滿意度高于常規護理組。由此可見,全期細節護理在手術室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顯著,能夠改善護理質量和患者的心理狀態,有效減少手術疏忽和護理事故引起的糾紛及醫療事故,提高手術患者及其家屬的滿意程度。
綜上所述,全期細節護理在手術室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十分顯著,能是患者從被動接受手術治療到主動接受手術治療,改善手術室患者護理質量。建議醫院提高對護理工作中細節重要性的認知,積極完善細節護理相關的制度,改善常規護理方式,推廣細節護理,以提高護理質量。
[1] 馮緣.手術室全期細節護理對手術室患者護理質量及滿意度的影響[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5,16(9):85-88.
[2] 劉貴琴.細節護理對手術室護理質量及手術患者滿意度的影響[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4,4(12):46-48.
[3] 任秀蘭.細節護理在手術室護理中的應用及效果分析[J].右江民族醫學院學報,2014,2(21):319-320.
[4] 關柏秋,曹曉艷,董淑琴.手術室細節護理在確保手術室護理安全中的應用效果研究[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4(12):57-60.
[5] 曾國衛.細節護理和常規護理在手術室護理中的應用對比[J].中外醫學研究,2014,21(18):85-86.
10.3969/j.issn.1009-4393.2017.03.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