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素華
(大連市沙河口區婦幼保健院產科病房,遼寧 大連 116021)
B-lynch縫合術用于剖宮產后出血的臨床效果
夏素華
(大連市沙河口區婦幼保健院產科病房,遼寧 大連 116021)
目的 探討B-Lynch縫合術對剖宮產后出血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方法 選取96例剖宮產后出血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48例,均先行保守止血方法而效果不理想,對照組給予髂內動脈或子宮動脈結扎等手術治療,觀察組患者行B-lynch縫合術,比較兩組患者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手術成功率的差異。結果 觀察組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均明顯少于對照組(P<0.05);兩組手術成功率無統計學差異。結論 B-Lynch縫合術用于剖宮產后出血能取得滿意的臨床治療效果,可降低因嚴重產后出血而引起的器官丟失,手術方法簡便易行,效果確切,特別值得基層醫院推廣采用。
B-Lynch縫合術;子宮動脈結扎術;剖宮產后出血;子宮切除
產后出血是剖宮產后的一類主要并發癥,產后出血在孕產婦死亡原因中的比例占到了50%,已經成為威脅產婦生命的首要危險因素,70%產后出血是由于子宮收縮乏力造成,因此,在發生產后出血時進行積極有效的治療對挽救產婦生命具有重要意義[1-2]。本院開展B-Lynch縫合術、子宮動脈上行支結扎術等進行產后止血,經保守藥物治療效果不理想者改用手術止血治療,除1例因剖宮產同時合并多個肌瘤者最終行子宮切除以外,其余均獲成功,臨床效果滿意,降低了因嚴重產后出血引起的器官丟失率。手術止血方法簡便易行,效果確切,是基層醫院值得推廣的救治方法。現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08年1月~2015年12月大連市沙河口區婦幼保健院96例剖宮產后出血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48例。觀察組患者年齡20~35歲,平均(26.3±4.2)歲;孕周33~42周,平均(38.7±1.5)周;其中初產婦38例,經產婦10例。對照組患者年齡22~36歲,平均(26.8±3.7)歲;孕周34~42周,平均(38.4±1.7)周;其中初產婦35例,經產婦13例。所有患者均采取子宮下段剖宮產術,連續硬膜外麻醉或腰硬聯合麻醉,剖宮產指征包括巨大兒、雙胎妊娠、瘢痕子宮、頭位難產等,剖宮產術后因子宮收縮乏力而引起產后出血,出血量(1334.5±318.7)mL,均已給予按摩子宮和欣母沛治療效果不理想后改用手術方法。兩組患者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手術方法 對照組給予髂內動脈結扎、子宮動脈結扎等手術治療[3],觀察組患者行B-lynch縫合術:首先將子宮托出腹腔,清理積血后進行加壓試驗,確定該術式可行,再將膀胱腹膜反折下推使子宮下段暴露,用1號可吸收線從右側子宮切口下2~3 cm、距右側緣3 cm處垂直進針,經宮腔直到離切口上緣2~3 cm、子宮內側4 cm處出針,然后縫線經宮底距宮角3~4 cm處將縫線垂直朝子宮后壁繞行,在與前壁相對位置進針,進入宮腔再橫向到達左側后壁與右側后壁相對位置,將左側子宮切口上下緣縫合,由助手雙手加壓宮體,術者同時將縫線收緊打結,并將子宮下段切口縫合,放回腹腔觀察無滲血后逐層關閉腹腔切口。上述方法無效或特殊情況下可行子宮切除術。
1.3 觀察項目與效果評價 觀察比較兩組患者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手術成功率的差異。手術成功的判斷標準是指未行子宮切除,術后患者生命體征平穩,尿量正常,胃腸功能48 h內恢復,經陰道出血量≤50 mL/h,子宮收縮良好,出血逐漸減少直至停止。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7.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組間率(%)的比較采用X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均顯著低于對照組手術時間和術中出血量,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手術成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手術情況對比(±s)

表1 兩組患者手術情況對比(±s)
P值<0.05 <0.05 >0.05臨床癥狀手術時間(min)術中出血量(mL)手術成功(%)觀察組(n=48)43.3±6.4 281.5±33.2 100對照組(n=48)57.6±7.8 347.1±37.5 97.9 t值9.8194 9.0744 …
隨著現代醫學科學的飛速發展,麻醉及手術技巧的提高,剖宮產手術可將母嬰的危險降到最低,其臨床應用也越來越廣泛,現已有逐漸替代困難的陰道助產術,解決眾多妊娠合并癥難題的主要分娩方式,然而其相應的也帶來了一些不良影響,特別是對產后出血的影響已逐漸引起了人們的重視[4-5]。
剖宮產后并發癥較多,包括腹壁血腫、瘢痕妊娠及引導出血等,產后出血一直被認為是產科剖宮產后致命的并發癥產后出血是我國孕產婦死亡的主要原因,而宮縮乏力是產后出血的常見原因,第三產程后出現陰道多量出血,首先應當考慮子宮收縮乏力,同時須排除軟產道裂傷、胎盤胎膜殘留、凝血功能障礙等出血原因[6],并及時、迅速治療正確處理產后出血,是產科急救的基本要求。臨床對于剖宮產宮縮乏力性產后出血的保守處理方法主要是按摩子宮、藥物治療(欣母沛等)、鹽水紗墊熱敷、宮腔填塞紗條等,手術治療方法包括出血部位“8”字縫扎、子宮動脈上行支結扎、髂內動脈結扎術等等,效果仍不理想者甚至會切除子宮,患者徹底喪失生育功能,而且還會使卵巢血供受影響,引起卵巢早衰等后果[7]。B-Lynch縫合術是近年來由國外醫院最先采用的一種新型外科手術,英國B-Lynch等人在1993年最先報道,是一種新型的用于控制產后出血的縫合技術,簡稱B-Lynch縫合術,此方法在包括胎盤異常、凝血功能異常及子宮收縮乏力等所有產后出血類型[8]。B-Lynch縫合術自發現以來得到廣發應用,不僅對剖宮產產后出血有很好的效果,在陰道分娩產后出血的治療中也同樣適用,經過20多年的臨床應用發現其為一種簡單、有效的方法。用于控制剖宮產后出血效果良好,對一些經保守治療無效的患者采用B-Lynch縫合術可有效避免丟失子宮,保留生育能力,尤其適用于在剖宮產術中的子宮收縮乏力性出血,其作用機理是通過在子宮前后壁進行縫線,使子宮受壓而呈縱向壓縮姿勢,子宮肌纖維間廣泛交織的壁間血管被擠壓而使血竇關閉,使出血迅速被終止[9]。
本院自從2008年開展手術方法(B-Lynch縫合術、子宮動脈上行支結扎術等)進行產后止血以來,經保守藥物治療效果不理想者改用手術止血治療,除1例因剖宮產同時合并多個肌瘤者最終行子宮切除以外,其余全部獲得成功,取得了滿意的臨床效果,降低了因嚴重產后出血引起的器官丟失率。
通過本研究結果看出,與髂內動脈結扎、子宮動脈結扎等傳統手術治療方法相比,采用B-Lynch縫合術治療的患者具有手術時間短及術中出血量少等優點,因此,B-Lynch縫合術對于保守處理無效的產后出血患者的確是行之有效的,且其操作簡便,手術時間較子宮動脈結扎術、髂內動脈結扎術等為短,出血量也更少,是一種較好的控制產后出血的外科手術縫合方法,可降低因嚴重產后出血而引起的器官丟失,手術方法簡便易行,效果確切,特別值得基層醫院推廣采用。
[1] 羅桂芳,楊春芬.改良B-Lynch縫合治療剖宮產后出血療效觀察[J].當代醫學,2012,18(8):60-61.
[2] 鄔華,嚴思萍,廖琪,等.改良B-Lynch縫合術治療剖宮產后宮縮乏力性產后出血的臨床觀察[J].現代生物醫學進展, 2013,13(17):3331-3333,3365.
[3] 應豪,段濤.B-lynch及其他縫合法在產后出血中的應用[J].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09,25(2):102-103.
[4] 胡鵬,李玉偉,李云輝,等.剖宮產后出血原因分析及介入治療的價值[J].介入放射學雜志,2011,8(20):613-616.
[5] Abdel Aziz E,Reid B,B Lynch C.A repeat B Lynch suture for recurrent postpartum haemorrhage in a patient with factor V Leiden mutation[J].Am J Obstet Gynecol,2012,32(6):599-600.
[6] 王海濤,郭藍藍,王樂樂.剖宮產產后出血的危險因素分析[J].生殖醫學雜志,2014,23(5):389-392.
[7] 陳正蓮.改良B-Lynch縫合術治療剖宮產術中宮縮乏力出血10例臨床體會[J].中國民族民間醫藥,2014(19):88-89.
[8] Ei-Hamany E,B-Lynch C.A worldwide review of the uses of uterine compression suture techniques as alternativetohysterectomyinthemanagementofsevere post-partum haemorrhage[J].Obstet Gynaecol, 2005,25(2):143-149.
[9] 王小芹.改良B-Lynch縫合術治療剖宮產宮縮乏力性產后出血的臨床觀察[J].中國醫藥科學,2013(20):205-206,210.
10.3969/j.issn.1009-4393.2017.03.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