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紅薇
摘 要:作為我國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中職教育為社會經濟的發展和創新提供了大量的技術、服務類人才。當下,是職業教育發展的一個重要階段,但是需要我們注意的是中職學生的管理問題,中職生由于各種主客觀原因,在管理方面問題頻出,如果不解決好這些問題,中職教育的發展將會受到很大阻礙。因此,在中職生管理方面,需要轉變觀念,完善管理制度,家校共建,共同提高中職學生的素質。
關鍵詞:中職學生;管理;問題;策略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7)12-0022-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12.010
大力發展職業教育是國家的中長期規劃,是推動我國經濟發展,促進就業,緩解勞動力供求結構矛盾的關鍵環節。近幾年來,我國的中職教育取得了很大的發展,一些中職院校的學生成為了各種行業的領軍人才,但是在發展良好的背景下,在學生管理方面也出現了一些突出的問題,亟待解決。我們要落實黨和政府有關職業教育的方針政策,提高教學管理水平,面向人人、面向社會,著力培養學生的職業道德、職業技能和就業創業能力。促進中職學校科學發展、又好又快發展。
一、中職院校學生管理遇到的問題
(一)中職學生現狀分析
在我國教育體系中,中職教育和普通高中同屬于中等基礎教育。但是從生源素質方面看,中職學生在學習基礎、素質能力,習慣培養、心理素質等方面都和高中學生有著一定的區別。中職學生很大部分都是在初中學習的過程中各方面屬于落后的,是屬于“后進生”,是經歷了中考的失利后選擇中職的。
而且由于傳統觀念的誤導,社會各個方面對職業學校仍存在偏見和歧視,從而使中職學生在心理上承擔過多的壓力,產生了許多不同于一般高中生的特殊心態。因此,要想做好中職生管理工作,就要深入了解中職學生的心理,采取有針對性的策略,才能真正培養出適應現代社會,適應時代要求,符合標準的高素質人才。
(二)學校和社會方面
1.高校擴招,中職院校發展面臨困難。隨著我國高等教育的大眾化發展,各個高校包括高等職業學校逐年擴招,這使得中職學校在生源上遇到了很大問題,為了保持自身的規模,中職學校不得不放寬招生條件,從而使一些綜合素質較低的學生進入中職學校,整體上拉低了中職學生的素質。
另外一方面由于社會企業在選擇人才時更側重于學歷高、能力好的人才,這使得中職畢業學生在就業時遇到挫折,從而更加重了學生的心理問題,使學生管理工作更加困難。
2.學校教育管理方法陳舊。由于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一些中職院校的管理方法比較陳舊,加之中職院校自身的條件比如經費、教學硬件設施、教學場地的有限,在管理模式上存在缺陷。教師并沒有過多精力針對每個學生深入研究,從而沒有充分把握中職學生特殊的心理特點,沒有及時有效地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在創新教育管理方法上與當前中職學校的發展不同步。
另外,學生在校的時間較短,流動性大。在校生的學業任務并不重,學生自身又沒有職業規劃和既定目標。因此,在課外,大多數學生是沉浸在手機或者電腦網絡之中。而且,中職學生多是十六七歲的年紀,青春期的各種問題在中職生中會更加凸顯。學生不愿意與家長或者教師做交流,對家長和教師提出的意見會有很大的逆反情緒。甚至會故意和家長教師對著干。情緒波動較大,有時會拉幫結派,助長校園不良風氣,容易形成錯誤的三觀。面對一些或多或少存在心理問題的學生,學校的學生管理難度相當之大。
二、提升中職院校學生管理水平的應對措施
(一)轉變管理理念是關鍵
作為學生的管理者,首先在意識觀念上要創新,要與時俱進,要樹立以生為本的管理理念,將學生作為學校和學習的主體。學生作為學校的主體,學校管理者應該將有利于學生發展的各種思想貫徹到學校內部管理中,制定科學、高效和人性化的管理制度。作為中職學校管理者要有服務于學生的服務意識,要將學生的學習、身心、德智美體等方面進行和諧統一的因材施教,同時注重學生個性化發展,一切以管理以學生健康發展為中心,做大最大化的人性化教育。真正實現憂學生所憂、想學生所想的科學管理體制。
(二)完善管理制度
中職學校的教育目標是為社會發展提供初級的技術型、服務型人才,學生在學校要服從學校的管理,在社會上,在企業中要尊重各種規章制度。因此,中職學校要完善管理制度,要利用各種時機引導學生學習校紀校規,讓學生對校紀校規了然于心;學校要嚴格執行學校管理制度,盡早有效制止歪風邪氣,防微杜漸,嚴肅處理各種打架斗毆等嚴重違紀事件,為學生成長創造良好的校園環境,把學生培養成德才兼備的合格人才。
(三)建立家校共建制度,實現內外管理
家庭是學生生長的重要環境,家長是管理學生的重要力量,是教師最好的同盟,因此,在管理學生方面,中職學校和教師要和家長進行緊密聯系,默契配合,相互支持和補充,使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相互滲透,教育更為有效。中職學生大多以農村學生為主力軍,多數學生的家長忙于打工,并沒有過多的時間教育孩子。中職生又以寄宿制為主,因此在家庭教育上的缺失,使孩子們不愿意也不會和家長教師交流。要想讓學生能夠形成一個良好的心態和正確的三觀,只有教師和家長之間建立起良好的溝通,才能使學生在學校和家里都能得到認同感。針對社會上有些人對職業教育的歧視和偏見,中職學校可以利用家長接送孩子的契機,組織家長對學校進行參觀,對學校的管理進行切身的體會,從而消除家長的誤解,讓家長樹立起對職教的正確態度,從而正確引導孩子。讓教師利用新媒體與家長保持聯系,定期跟家長溝通學生的在校表現,使家長與孩子有共同語言,能更順暢地溝通,不斷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和自我認知。
綜上所述,在新的歷史時期我國中職院校學生管理工作即將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同時也面臨著嚴峻的挑戰。在往后的發展中,還會遇到更多可能未曾遇到的問題,但是只要充分把握中職院校學生的特點,分析正視制約中職院校學生管理的因素,就會找到提高中職院校學生管理水平的方法,從而全面提升中職學生的能力和素質。
參考文獻:
[1] 李虎. 淺談中職班主任的管理策略[J].才智,2014(8):104.
[2] 彭愛利.淺談中職班主任管理策略與技巧[J].科學咨詢,2014(13):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