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德銘+蔡天健+李華梅
摘要:深圳與佛山作為珠三角城市更新的典型城市,在城市更新政策上呈現差異化特征。文章從政策成熟度、政策創新點、城市更新目標、城市更新原則、城市更新類型、城市更新決議、產業發展指引、成本收益平衡、公眾參與、實施監管10個維度對兩者的城市更新政策進行詳細的對比分析,以期為之后的城市更新政策提供借鑒。
關鍵詞:城市更新;政策對比;深圳;佛山
一、引言
快速城市化下,深圳城市建設以外延方式快速擴張,可開發土地十分短缺,城市更新成為其土地存量挖掘的重要手段。在政策層面上,深圳逐漸形成了以《深圳城市更新辦法》及《深圳市城市更新辦法實施細則》為核心的“1+N”城市更新政策體系。新常態經濟下,佛山也處于城產業轉型的關鍵時期,然而,土地資源緊缺和土地利用結構不合理制約其發展。為獲取土地空間,促進產業轉型升級,城市更新成為佛山發展的關鍵,佛山形成市、區級相輔相成的城市更新政策體系。由此可見,城市更新成為深圳與佛山下一階段重要的發展戰略,而深圳與佛山城市更新政策所呈現出的差異化特征,值得進行對比研究,為之后的城市更新政策制定提供參考。
二、深圳與佛山差異化的城市更新政策對比分析
三、啟示意義
(一)增強城市更新政策的可操作性
進一步明確規定城市更新政策的適用范圍,增強政策的針對操作性,明確城市更新項目操作基本程序、計劃申報指引、項目地價測算指引等,為不同城市更新地區的開發容量建立起不同的標準,細化規定更多的實施操作措施和方法,強化政策的可操作性。此外,對情況復雜的地區,可采取彈性的更新政策,建立更加靈活、富有彈性的更新方式,使其能充分適應市場不斷轉變的需求,從而促使城市更新與市場需求實現“通力”合作,相互促進。
(二)積極推動深圳、佛山政策互補
深圳可借鑒佛山的地方發展聯盟機制,將當前政府、業主、市場三方的參與主體對象擴大到政府、街鎮管理主體、社會資金持有者與土地使用占有者(市民)、市場及其他利益相關者,考慮更多相關主體的利益,構建起多元主體共同參與的實施機制和利益平衡的協商機制,推動深圳城市更新更加科學公正。佛山可借鑒深圳,完善其城市更新規劃體系,出臺更高層級的城市更新政策,實現主干法與指導細則相結合,適當增加片區層面的更新規劃和更新單元規劃;增加相關的技術標準層面和操作層面的政策,對空間系統有重要影響的內容或技術標準(如開發強度、空間布局、配套設施標準等)作出具體明確的規定說明。
(三)指導珠三角乃城市更新政策制定
深圳、佛山作為珠三角的代表城市,它們政策的制定具有典型性,可在此基礎上繼續探索出適用于珠三角城市更新的政策框架體系。深圳以《深圳城市更新辦法》及《深圳市城市更新辦法實施細則》為核心的“1+N”城市更新政策體系,政策內容多元化、系統化、規范化,城市更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標準明確,可為珠三角城市更新政策制定提供很強的借鑒意義。
佛山作為最早明確提出“三舊”改造試點工作的城市,出臺專門的城市更新考核辦法,且佛山城市政策基于產業發展的長遠利益考慮,對城市更新的產業發展給予相當充分的扶持,這些對珠三角城市更新政策制定也具有一定的指導價值。
參考文獻:
[1]繆春勝.深圳三十多年城市更新回顧及其下一階段思考[A].中國城市規劃學會.城鄉治理與規劃改革——2014中國城市規劃年會論文集(03-城市規劃歷史與理論)[C].中國城市規劃學會,2014.
[2]范麗君.深圳城市更新單元規劃實踐探索與思考[A].中國城市規劃學會.城市時代,協同規劃——2013中國城市規劃年會論文集(11-文化遺產保護與城市更新)[C].中國城市規劃學會,2013.
[3]趙若焱.對深圳城市更新“協商機制”的思考[J].城市發展研究,2013(08).
[4]唐婧嫻.城市更新治理模式政策利弊及原因分析——基于廣州、深圳、佛山三地城市更新制度的比較[J].規劃師,2016(05).
[5]王嘉,黃穎.基于多主體利益平衡的深圳市城市更新規劃實施機制研究[A]. 中國城市規劃學會、貴陽市人民政府.新常態:傳承與變革——2015中國城市規劃年會論文集(11規劃實施與管理)[C].中國城市規劃學會、貴陽市人民政府,2015.
[6]佛山“三舊”改造有七大秘訣 改造多方共贏惠及民生[J].資源與人居環境,2010(04).
[7]陳晨,趙民,劉宏.珠三角“三舊”改造中的土地利益格局重構及其運作機制——以佛山市“三舊”改造經驗為例[J]. 中國名城,2013(01).
(作者單位:呂德銘、蔡天健,首都師范大學管理學院;李華梅,廣東國地資源與環境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