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先東
摘 要:初中階段正是學生身心成長的重要階段,只有讓學生健康地成長,才能為學生學習科學知識打下良好的基礎,因此,在初中體育教學中,就應該重視學生在體育課程的參與程度。初中體育教師在為學生講授體育知識的同時,更應該分析學生特點,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激發學生參與體育的興趣,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采用分層教學的方法,從而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并積極融入體育課堂中。
關鍵詞:初中體育教學;主動參與;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7)12-0066-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12.039
只有實現“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才能使學生成長為對社會有用的人才,基于此在初中教育階段就應該重視體育課程,使學生能夠積極地參與到體育學習中,從而提高初中體育教學的有效性。本文在分析初中體育教學中學生參與現狀的基礎上,提出了幾點提升學生主動參與初中體育教學的策略,希望能夠為初中體育教學做出貢獻。
一、初中體育教學中學生的參與現狀
雖然為了適應社會發展,教學事業也實現了改革,但是在初中體育教學中仍然存在著教師為教學主體,學生參與程度不高的問題,其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一是學生對體育知識不感興趣,當前大部分體育教師并沒有考慮到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特別是男生與女生之間的差異,在講授與足球、籃球有關的體育知識時,出現了班級女生對相關知識不感興趣的情況;二是學生無法在體育課堂中占據主體地位,教師常常采用講授與練習相結合的方式,但是不論是在講授內容上還是讓學生練習的過程中都是教師起決定作用,即教師在課堂中占據主體地位,學生只能夠在教師的引導下進行相關內容的練習,很容易導致學生出現厭惡情緒;三是體育課堂中學生參與程度低,活動效果不佳。由于在教學過程中,體育教師并沒有考慮到班級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的活動忽視了學生興趣愛好,學生無法積極地融入體育活動中,造成了體育教學效果不盡理想的問題。
二、初中體育教學中提升學生主動參與性的策略
通過上文的分析,我們能夠認識到初中體育教學中學生參與程度不高的現狀及其產生的原因,為了解決這一問題,下面提出四點提升學生主動參與性的初中體育教學策略。
(一)開展小組合作學習
小組合作學習就是將班級學生分成幾個小組,小組成員互相監督、互相學習,從而能夠在一個小組內更好地練習體育教師教授的內容。與其他教學模式相比,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具有很多優勢,能夠使學生在互相監督的前提下,更加積極地融入體育課程的學習中,并且通過小組成員之間的配合,更快速、有效地完成教師布置的學習任務,幫助學生樹立學習體育知識的信心,提高體育教學的有效性。但是在使用該種教學模式時,體育教師也應該注重以下幾方面內容:一是在分組時,同一小組中需要具備體育能力強和體育能力相對較差的學生,以便體育能力強的學生能夠帶動體育能力差的學生;二是在布置體育活動內容時,盡量為每一小組成員都布置相同的任務,這樣才能確保學生學習的全面性。
(二)引導學生進行趣味體育
以往學生參與度低的主要原因就是初中體育趣味性低,因此,要想在初中體育教學中提升學生主動參與程度,就要引導學生進行趣味體育,在體育教學中可以合理融入一些競技類比賽,兩個班級舉行聯賽,或者借助多媒體等為學生放映奧運會等能夠吸引學生的體育內容,使學生產生學習體育知識的興趣,這樣在日后進行體育教學時,學生能夠更好地參與到體育教學中,將自身視為課堂的主體,從而提升學習的主動性與參與度。
例如,為了提升學生主動參與程度,教師可以為學生舉辦一些具有趣味性的體育活動,在傳統的“二人三足”游戲模式上增添一些內容,可以讓兩名學生之間夾上一個氣球,從而提高游戲的趣味性,使學生產生想要參與的想法,從而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
(三)合理使用分層教學方法
分層教學方法就是指將某一班級中的學生分成不同層次,在體育教學中根據學生體育學習能力進行分層,一般情況下分為三層:第一層為體育能力十分強的學生,第二層為體育能力一般的學生,第三層為體育能力差的學生。通過分層,為不同層次學生布設不同體育活動,講授難度程度不同的體育知識,同時對于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要求也有著明顯的區別,使每一層次學生接觸到的知識與自身學習能力相當,所參與的活動也在不同層次學生能夠承擔的范圍內,使學生不僅能夠收獲到更多的知識,而且能夠建立起良好的自信心,主動參與到本層次的活動中,并積極向上一層次發展。在使用分層教學方法時,教師應該增加對評價工作的重視,對不同層次的學生,評價的側重點也應該有所不同。
例如,在講授跳遠運動時,教師就可以借助分層教學法,根據學生的跳遠能力,將班級學生分成三層,為每一層次學生布設不同的跳遠長度,從而縮短每一層次學習能力與學習目標之間的差距,在為學生樹立信心的同時,提高學生主動參與程度。
(四)尊重學生個體差異與主體地位
由于在初中階段,學生成長速度存在著差異,因此,要想讓學生能夠更加主動地參與到初中體育教學中,教師就要尊重學生個體差異與主體地位,特別是男生與女生之間的差異,盡可能地為男生與女生設置不同的跑步長度、運動強度,使學生對任務更有完成的信心。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翁,初中體育教師在教授體育知識和指導學生練習的過程中,應該以學生為主體,如果學生能夠掌握該項練習內容,就為學生講授下一練習內容,但是在學生無法掌握某一體育項目時,切不可為了趕教學進度而盲目講授下一教學內容。
例如,教師在為班級學生講授長跑的技巧時,首先應該為學生講授在長跑過程中最實用的呼吸方法,并讓學生進行練習,但是應該分開控制女生的練習長度與男生的練習長度,如果學生如何練習都學不會教師所講授的長跑呼吸方法,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身體素質為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使學生能夠成為主體,在個體存在差異的情況下,仍然能夠積極主動參與到長跑練習與活動中。
三、結語
總而言之,只有讓學生積極參與到初中體育教學活動中,才能強健學生體魄,使學生更加健康地成長。希望通過上文的分析,能夠使初中體育教師更加深入地認識到學生參與體育教學的重要性,并結合班級學生實際情況與本文提出的四點教學策略,能夠使學生更加積極地參與到初中體育學習中。
參考文獻:
[1] 孫慶華.淺談初中體育教學中如何提升學生的主動參與性[J].文體用品與科技,2015(20):115.
[2] 朱志慶.淺析初中體育教學中如何提升學生主動參與性[J].當代體育科技,2015(13):15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