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小婭 張雙玲 卓清筠
【摘 要】在高職院校中普遍存在著學生學習不主動,學習氣氛不活躍,對專業課程學習興趣不高等問題。而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是高職院校教師應該關注的話題。本論文以單片機課程為例,來淺談如何進行課程以便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關鍵詞】學習興趣;單片機;課程改革
【Abstract】Generally exist in the vocational colleges students learning is not active, learning atmosphere is not active, to professional course study interest is not high. And interest is the best teacher, how to stimulate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is a professional college teachers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topic. MCU course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to discuss how to conduct courses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Key words】Learning interest; 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 Curriculum reform
眾所周知,中國的高職院校學生的文化水平不及同類本科院校的學生,在高考選拔時,已經從各類學校的錄取分數中得以驗證。這些學生進入高職院校后,往往會存在學習不主動,學習氣氛不活躍,對專業課程學習興趣不高等問題。而在教學的過程中,相當大比例的教師也往往會有學生厭學,難教這樣的體會。怎樣才能激發出學生的學生興趣,進而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實現教學相長,兩者相輔相成,尤其成為專業課教師應該研究的課題。
以下是筆者從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用高職單片機課程中的一節課來說明教師的授課過程:課本任務4-2數碼管動態顯示。
1 課程分析
單片機應用技術課程是電子信息專業非常重要的一門專業課,我使用的教材是電子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單片機應用技術(C語言版第3版)》。我的教學對象是高職電子信息專業大二的學生,他們有很明顯的特點:動手實踐能力強,但是對理論知識的理解能力明顯不足。電路的硬件結構是比較晦澀難懂的,因此,在教學內容上,對硬件理論知識,我的處理方法是夠用為度,把重點放在軟件代碼的講解和在此基礎上的應用系統的擴展上。
要想體現學生的優勢,就要經常動手操作,而這個學期剛剛采購的單片機實驗箱就正好滿足了這一要求,它很小巧,但功能強大,能夠實現單片機對發光二極管,數碼管,點陣,液晶屏,鍵盤等模塊的控制。學生們對這個試驗箱既陌生又熟悉,是因為學生們第一次進入實驗室的時候,我就向他們展示了我們學校的校訓,學生們都很感興趣,學習這門課的所有興趣點可以說完全在這個試驗箱的應用上。
2 舉例課節分析
根據上面的分析,數碼管動態顯示這節課,硬件電路和軟件代碼組成的單片機應用系統,要求學生了解硬件,逐條分析源程序代碼,學生在掌握的基礎上,完成對應用系統的擴展,達到舉一反三的效果。
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應該是相輔相成的。首先,教師發布任務,并向學生呈現能夠實現的方法,這個環節,教師是主體。然后,學生實踐方法,并驗證它的正確性和可行性,而學生在實踐中,也會發現更優化的方法去實現任務,這些環節的主體是學生。最后教師根據學生的實際掌握情況,適當的給以任務的拓展,學生通過任務的拓展,強化理解和記憶。
3 授課過程
下面我就剛才闡述的理論用一節45分鐘的課來具體說明我實施的整個過程。我把它細分為7個部分,1)簡單復習數碼管靜態顯示 ,再引入本節課的內容,先演示8位數碼管動態顯示圖片,這就是本節實驗課要呈現的效果。2)通過教師機向學生機發送源程序代碼,注意這個程序代碼呈現的效果和教師演示的效果不一樣,這是我專門設置的障礙,8個數字是逐位顯示的。3)學生開始實驗,并逐漸發現了問題,同組會開始討論,這時肯定會想我向我求助,我就會引導學生討論問題,并順式會總結,講解段選、位選、延時等,這樣就找到了解決方法。然后學生修改程序,實現了這個實驗效果。在這個基礎上,我再發布一個拓展任務,顯示兩屏數字,上課當天的日期和自己的生日,交替出現。學生修改程序,完成拓展任務。考核貫穿在整個實驗過程當中。最后,我會對這一節實驗中各小組的表現進行評價,再對應該掌握的知識進行總結。表1是授課時間分配,在表格中可以看出各個環節的實施主體。有教師,有學生,也有教師和學生共同完成,這樣就真正實現做中學,學中做,教學做一體化。
4 總結
如果把上好一節課比作是制造一臺電子產品的話,生產電子產品的四個要素:材料,設備,方法,人力也同樣適用于上課。使用的教學素材有教材,網絡視頻,以及精品課程建設中錄制的微課。教學設備有實驗室,電腦,電腦中的各種軟件,實驗板。人力資源包括精品課程建設團隊,教師和學生。教學方法包括教與學,課堂學習,課下互動,群組討論,發揮現有的網絡優勢,建立QQ和微信群,方便師生交流。這些要素都會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發揮了師生的主觀能動性,可以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對于學生的學習效果的評價,改變了以往的單純依靠考試來進行的方式,引入了過程考核給予學生較為準確、快速的學習結果評價,進而引導學生制定行為改進計劃,并鼓勵學生自己提出有深度、開放性的問題,相互討論。鼓勵學生相互回答,加深學生對知識掌握的深度,這樣激發了學生參與課堂,提高了學習興趣,同時也提高了學習效率。
【參考文獻】
[1]朱曉輝.談職業學校學生自主學習興趣的培養[J].中外教育研究,2008(12).
[2]吳曙光,阮太元.《單片機應用技術》課程教學改革[J].信息技術與教育,2013(33).
[責任編輯:朱麗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