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央
[摘 要]當世界進入互聯網多媒體和人人自媒體的時代,網絡信息源鋪天蓋地,意識領域里的信息源深深影響著受眾群體,作為主流媒體之一的廣播電臺自然要承擔起它與生俱來的社會責任, 作為少數民族地區的重要傳播工具,西藏人民廣播電臺在人民群眾的政治生活、經濟生活、文化生活甚至日常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關鍵詞]廣播;新聞工作者;職業操守;精神追求
人們常說新聞記者是“無冕之王”,這是因為記者從事的是一項神圣而光榮的職業,擔當著傳播信息、溝通人群、引導輿論、灌輸價值等重要社會職能。人民賦予新聞記者很高的社會地位,為他們開展工作提供支持和便利。作為記者,就要時刻牢記自己身上的責任和追求,在遵紀守法下搞好新聞宣傳和輿論監督,做好人民的典范。
一、廣播人要永遠把講政治放在首位
當前,我國正處于全體人民為實現中國夢而奮力拼搏的社會發展的關鍵期,互聯網時代,各種思潮泛濫,信息良莠難辨。黨的十八大以來,現實生活中存在著各種各樣的思想道德問題和法治問題。廣播人如何做好新聞報道,如何把握宣傳導向,這對于做好宣傳、疏導工作、為百姓答疑解惑,提供幫助至關重要。
早在幾年前,我們國家領導人毛澤東就提出了講政治。所謂講政治,也就是輿論導向要準確。有句話是說輿論導向正確,是黨和人民之福,輿論導向錯誤,是黨和人民之禍,可見輿論導向是多么重要。作為廣播人,任何時候,永遠都要把講政治放在首位,就是要做講政治的表率,就是要在全面。正確、積極地貫徹執行黨的基本路線和各項方針政策,切實提高宣傳的工作質量和效果上下功夫;這是由我國的國情和國家體制所決定,作為廣播新聞工作者,要時刻保持社會責任感和政治使命感,樹立大局意識,同時,廣播新聞記者要明確肩上的重擔,用心寫好報道,嚴格恪守新聞工作者的職業精神。
廣播媒體作為黨和人民政府的喉舌,要時刻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提供人民群眾渴求的信息,表達黨和人民群眾的意愿和心聲,使廣播媒體成為連接黨政府和人民群眾的關系的紐帶和橋梁。同時,廣播新聞工作者們則要以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科學發展觀的高度分析社會現實,準確解釋新聞事實,做到立場堅定,旗幟鮮明,弘揚正氣,具有較強的政治敏感性。作為黨和人民的喉舌,廣播媒體工作者們在組織上一定要自覺接受黨的領導,重要情況要進行請示,要有弘揚主旋律的意識,大力倡導和發揚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思想和精神,大力倡導民族團結,社會進步,人民幸福的思想和精神,大力倡導一切用誠實勞動爭取美好生活的思想和精神。
二、社會責任感是廣播人的職業操守
以正確的輿論導向,引導觀眾正確看待社會涌現出的各種思潮和社會現象,提倡良好的社會風氣和科學的思維方式。對廣播媒體工作者來說,就是講政治 ,如果一味地搞教條,不講宣傳藝術,制造深厚的宣傳味,也可削弱思想內涵,使人反感,從而產生負面影響。廣播人的社會責任感就是指從事新聞職業活動的人員對其職業行為所產生的社會作用和社會意義所應承擔的責任。所謂社會責任感,就是記者的報道不單是對哪個領導或者哪個部門或單位負責,而是對整個社會負責,對最廣大的人民群眾負責,對代表人民意志和利益的黨負責,一名合格的廣播媒體人必須具有社會責任感,這是由新聞工作的性質和功能所決定的。我們的新聞事業是黨的整個事業的最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是黨和人民的耳目喉舌,一方面要傳達黨的聲音,一方面也要正確反映人民群眾的愿望和呼聲。新聞工作的黨性原則,決定了記者要成為黨的宣傳員,人民的代言人,對自己所從事的事業懷有強烈的責任感,而絕不是成為哪個領導、部門的御用工具,更不是唯自己名利是圖的自由職業者。
三、核心價值觀引領廣播人的精神追求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念是構建和諧文化的根本和前提。核心價值觀是反映社會主義基本的、長期穩定的社會關系及價值追求的價值觀。當今世界,文化軟實力已越來越成為國家間競爭戰略中的重要因素,廣播媒體作為國家軟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鞏固輿論陣地、傳播重要信息,增強一個城市的綜合實力上更加突出的作用。
廣播新聞宣傳事業,事關黨和人民的關系,事關社會穩定和文化建設。越是深化改革加快發展,越要始終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對于網紅現象,社會上形成的熱點,廣播媒體工作者們不僅僅要透過現象看本質,還要層層順藤摸瓜,找到事物發生發展的來龍去脈,通過通俗易懂又不失深度的語言去報道新聞事實。廣播媒體具有最廣泛的受眾群體,所傳播的內容對社會思潮和主流價值觀具有深遠的意義和影響力,因此,作為廣播新聞宣傳工作者來說,不但在具體的新聞采訪寫作和實踐中掌握好新聞導向,還要在個人形象上堅守職業道德,樹立良好的精神面貌。新聞記者不僅能擔當著傳播信息,溝通人群的社會職能,更能擔當著引導輿論、灌輸價值等重要社會職能,記者承擔著比普通民眾更高的道德水準和法律操守。習總書記多次強調黨員領導干部要以德服人,他說“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植根于中華文化沃土”,“拋棄傳統、丟掉根本,就等于割斷了自己的精神命脈。博大精深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我們在世界文化激蕩中站穩腳跟的根基”。這是黨和國家領導人在文化與價值引領方面所做的重大宣示,標志著執政黨政治文化的重大突破,對中國道路的實踐具有重要的方向性指導意義。為此,習總書記號召,“領導干部多讀優秀傳統文化書籍,經常接受優秀傳統文化熏陶,可以提高人文素養,增強對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關系的認識和把握能力,正確處理義與利、己與他、權與民、物質享樂與精神享受等重要關系”,“吸收前人在修身處事、治國理政等方面的智慧和經驗,養浩然之氣,塑高尚人格,不斷提高人文素養和精神境界”。這一號召,實質上是從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角度,從治國理政實踐需要的高度,揭示了我們國家重視學習優秀傳統文化重視核心價值觀的具體意義所在。也是我們廣播新聞工作者的精神追求。
綜上所述,新聞工作者的政治素養,社會責任感和核心價值觀構成了新聞工作者的方向標和行動指南,廣播新聞工作者作為媒體成員,要在具體工作中不斷提高宣傳藝術和履職水平,對正面的美好的素材,人物和現象進行全力報道,大力弘揚主旋律,宣傳正能量,陶冶人們的情操,提升人們的品格。同時,也要自覺抵制不健康之風,任何時候都要把思想政治素質當作是記者的標尺,把握創作方向,確保節目創作的高品格,高水準和高質量。□(編輯/劉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