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婧
摘要:本文結合高校《計算機應用基礎》實踐教學中的實際教學經(jīng)驗,研究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下,如何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并指出在實施過程中要解決的關鍵問題,提出“翻轉課堂”教學模式適用的課程特點及實施過程。
Abstract: Based on the practical teaching experience of "Computer Application Foundation", this paper studies how to better organize the teaching activities under the teaching mode of "Inverted Classroom", and points out the key problems to be solved in the course of implementation. This paper puts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process of this curriculum mode.
關鍵詞:計算機應用基礎;翻轉課堂;教學模式
Key words: Computer Application Foundation;Inverted Classroom;teaching mode
中圖分類號:G4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7)09-0222-02
0 引言
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fā)展,計算機的應用越來越廣泛,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高校的非計算機專業(yè)的《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的實踐教學成為本科教學中學生必須掌握的一門技術,因而,高校《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的實踐教學就顯得特別重要。《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的實踐教學設在開學之初的新生,其主要目的是使學生可以在今后的學習和工作中更好地運用這個工具。由于新生在中學所接受的計算機的基礎教育是不同的,所以,計算機的實際動手能力參差不齊。
對于從事十多年高校計算機教學的教師而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基于建立完整的教學體系為目標的基礎上,教師就不能一味地追求學生掌握理論知識,而應當在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中引入一種新的教學模式“翻轉課堂”。在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中還要注重加強學生的實際動手操作能力的鍛煉,以期達到熟練自如。
1 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的實踐教學是一門動手能力非常強的實踐課,現(xiàn)在的授課形式是進行廣播式教學,教學方法是教師利用媒體講課、學生認真聽講,這種教學形式由于講的比較多,動手時間少,所以,很難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的效果明顯不佳。
剛入學學生的計算機水平參差不齊,他們在初高中已學過這些知識,但由于各省市、各個學校所要求的程度不同,再有就是個人的基礎不同,導致出現(xiàn)了“非零基礎且不平衡”的教學現(xiàn)狀,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將無法滿足個體差別,不能與學科專業(yè)有機的相給合。而且,教師們的精力多在技能的傳授上、主要知識點的講解,大多數(shù)學生主要學習知識點,不具備完成大任務的能力,無法進行創(chuàng)新精神的培養(yǎng)。
2 解決的方法
傳統(tǒng)教學過程主要包括知識的內(nèi)化吸收和知識傳授兩個階段,知識內(nèi)化則由學生在課后通過作業(yè)、操作或者實踐來完成的,知識傳授主要是通過教師在課堂中的講解來完成。
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下,這種形式受到了顛覆,知識傳授通過信息技術的輔助之后課后完成,知識內(nèi)化則是在課上通過老師的幫助與同學之間的協(xié)助來完成的,因而形成了翻轉課堂教學模式。
3 “翻轉課堂”的由來及基本概念
美國一位名叫薩爾曼·可罕的年輕人在網(wǎng)上創(chuàng)立了他的罕學院。在罕學院視頻教學片的啟發(fā)下,許多教師改變了以前的課堂教學模式。學生可以在合適的場所看視頻以代替教師的課堂講解;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生們主要把精力集中在練習的完成以及與教師和同學之間的交互上。這種做法顛倒了傳統(tǒng)學校“課堂上教師來講,課下學生來完成作業(yè)”的教學流程。這就是日漸興起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
所謂“翻轉課堂”是指對課上、課下的時間進行重新調整,將學習的決定權從教師轉移給學生,在這種教學模式下,教師無需占用過多的課堂時間來講解信息,信息的掌握則由學生在課后自主學習,教師課前主要對項目與案例進行設計,課上利用探究的方式引導學生完成相關知識點的項目,使學生在實踐課中得到更好的鍛煉,提高動手操作能力,注重創(chuàng)新精神的培養(yǎng)。
4 翻轉課堂實施的必要性
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下,學生可以在課前來完成主要知識點的學習,《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的實踐教學課程不是太難,不然的話學生無法在課前完成。同時,課前學習時教學資源的準備是必需的,學生只看一本教材,之后進行操作,學生完成的效果不是太好。所以,有兩點要注意:一是高校的《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的實踐教學不難,有利于自學;二是課程的相關資源豐富,開發(fā)不難。而《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的實踐教學內(nèi)容不是太難,利用課后學習,學生可自主完成。課程的相關知識點網(wǎng)上資源豐富。這是實施“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必要性。
5 具體實施過程
①系統(tǒng)學習,轉變觀念,課前教師給學生指定的視頻資源和文字資源,并指定主要知識點的相關任務,讓學生獨立完成后,以電子郵件的形式發(fā)給自己的老師。
②制度管理,明確責任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關鍵點是:充分利用了互聯(lián)網(wǎng);開發(fā)了典型的案例;師生之間可以協(xié)作學習,開發(fā)出大的項目。
③以生為本,建設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
6 翻轉課堂案例剖析
將2015級經(jīng)管學院的本科生分成兩組,一組應用了“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另一組還應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我們得到的結果是:應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這組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明顯要比另一組高,操作熟練程度也比另一組好,這組學生的成績普遍高于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學生的成績。所以,高校《計算機應用基礎》實踐教學應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可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和積極性。對于高校《計算機應用基礎》實踐教學應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可行性,針對2015級經(jīng)管學院的學生,我們發(fā)出了258份的調查問卷,收回256份。通過整理的數(shù)據(jù)可發(fā)現(xiàn),一共有75.9%的學生十分期待“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計算機應用基礎》實踐教學中的實施,近20%的人持觀望的態(tài)度,只有不到5%的學生還希望在原有的教學模式下學習。
實踐證明,高校《計算機應用基礎》實踐教學應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得到的最終效果是良好的。但也存在一些問題,需要對學生的課前學習進行監(jiān)控,還有教師的協(xié)作作用有待提升。
參考文獻:
[1]Gregory Mason. Inverting(Flipping) Classrooms-Advantages and Challenges[Z].2013.
[2]張金磊.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研究[J].遠程教育雜志,2012.
[3]馬秀麟.大學信息技術公共課翻轉課堂教學的實證研究[J].遠程教育雜志,2012.
[4]張志宏.微課,一種新型的學習資源[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3(7).
[5]曹育紅.“翻轉課堂”在軟件技術實訓中的創(chuàng)新應用[J].中國電化教育,20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