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建賓
摘 要:高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是貫穿于整個數學教學活動中的,要善于引導學生進行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并能夠總結問題,從而在此基礎上,培養學生的數學創新能力,為終身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要做到這一點,教師首先要從思想入手,更新觀念,及時跟上課改步伐,為學生營造一個輕松愉悅的環境,教學活動的設計也要圍繞如何培養并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點燃學生的學習熱情,保護學生的學習興趣。如果能做到以上幾點,高中生數學創新能力的培養一定可以上一個臺階。
關鍵詞:教學觀念;學習環境 ;教學活動;學習興趣;創新能力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7)12-0099-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12.061
創新能力的培養貫穿每一個學生的整個求學生涯,在高中數學的教學過程中,教師一定要著力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讓學生學會質疑,自主提出問題,小組合作分析問題,并能通過互助和求助解決問題,幫助學生養成善于思考、善于創新的習慣。
一、觀念先變——高中數學教師要及時更新教學觀念
高中數學是一門非常靈活的學科,絕不僅僅是幾個公式和幾條原理的問題,更重要的是高中數學教學中可以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這就要求高中數學教師一定不能把數學講死板了。學生不是只知道聽講的被動接受知識的容器,同時,教師也不是只是灌輸知識的機器,所以教師要從教學的主體位置上轉向教學的引導者,不能只是重點講結論,而是要注重講解教學的過程,教給學生質疑和釋疑的過程,把課堂還給學生。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一定注重激發學生的主動性,讓學生學會提出問題,多方面分析問題,從而解決問題,打開學生的思維,多角度、立體化對同一個問題進行思考,讓學生能夠透過每一道題的表象,看到試題的本質,自己進行規律總結。
除了學生主體性位置確立外,教師一定要樹立師生平等的觀念,要發揮學生的民主意識。教師可以嘗試從在教室中的位置改變開始。傳統的課堂,教師高高在上,站在講臺上,成為學生的中心和仰慕的對象,而在翻轉課堂的創新教室中,也許你找不到哪位是教師,教師只是把學習任務放出來,鼓勵學生進行討論、研究和解決,而教師只是引導者。如果學生把教師問住了,教師不但不會生氣,還會對學生大加表揚,從而讓學生更加自信,主動學習的積極性更強,學習效果更加良好。真正的民主在于教師的內心,要從內心關愛學生,平等地對待每一個學生,教學相長,共同進步。
二、營造環境——高中教師要為學生創設一個輕松愉悅的環境
每個人都渴望生活一個輕松愉悅的環境中,這樣,人的自主性、探索性才會被激發出來,從而體驗生命本體最佳的狀態,產生富于開拓的精神和創造性的進步。所以,在高中數學課堂中,教師要為學生營造一個輕松愉悅的學習環境,只有這樣,學生才會興趣濃厚,情緒高漲,思維處于高度活躍的狀態,從而把發現的問題進行高效分析,最終互相討論探究,得出集智結論,倍增學習效率,提高接受新知識的能力。所以,高中數學教師在進行自己的教學設計時,一定要注重教學活動的多樣性設置,創造一個有序、生動、活潑的教學環境,這樣更有利于學生的發展。同時,在高中數學教材中,有大量的探究式教學活動,活躍了學生思維,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培養了學生的創新能力,從而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質。教師需要給學生營造一個濃厚的學習氛圍,而不是僅僅依靠背誦和記憶。教科書中探究式學習活動培養了學生發現問題、善于思考和勤于動手的習慣,能夠很好地激發學生的探索創新意識。
三、教學活動——滋養學生創新能力的肥沃土壤
整個中學階段是青少年成長的最關鍵、最重要的時期,這個階段,學生的心理發育還不太成熟,生理發育也不盡完善,是可塑性非常大的一個階段,他們的思維非常活躍,求知欲和好奇心都很強,接納的信息量可以無限大,這就為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綜合素養提供了基礎,成為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肥沃土壤。所以,在高中數學的教學中,教師一定要下大力度設計教學活動,讓學生都參與到教學中來,以飽滿的熱情投入學習,通過自主探究,學生小組之間的互助和向教師求助,從而更好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質量。
筆者認為,高中生具備了一定的思辨能力,著重應該先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并且教給學生自學的方法,并給予一定的科學合理的指導,從而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和自學能力,讓學生自主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并解決問題。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運用多角度、立體化的思維,最好進行逆向思考,如果總是運用單一的思維模式,是不足以有效解決問題的,還應該運用逆向思維法來解決當下遇到的問題。教師一定要引導學生打破原本固有的舊的思維誤區,打破傳統的誤區,從不同的角度對問題進行思考、分析和挖掘,以得出最合理、最正確的答案。
四、學習興趣——高中數學教師重點需要保護的學習動力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師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開啟學生的學習動力。創新能力是以興趣先導為基本前提的,沒有興趣做核心動力,創新能力則無以復加。高中數學教師一定要在設計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時兼顧學生的興趣問題,依據學生的接受能力來設計教學,導入激發興趣一定要做到位,提出問題的時候以一個大問題開場,再準備上一些小問題,啟發學生的思考。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從而點燃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望,讓學生進行深入的思考。
如果在教學中,高中教師只是從語言表達和教學環節上入手激發學生的興趣,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充分利用各種方法和手段,比如,實物教具、多媒體課件、模型等等,既形象又可以直觀地讓學生去思考和觀察,從而更細致地分析問題,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進行思考探究,化難為簡地進行教學。
綜上所述,高中數學教師一定要把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貫穿在整個教學活動,先改變觀念,解放思想,為學生營造一個輕松愉悅的環境,課堂上多設計一些激發學生興趣的教學活動,讓學生興致高昂地進行探究學習。一切教學環節的核心都要圍繞激發學生的興趣這一根本主線,保護學生的主動性,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為學生的終身學習打下夯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唐賽娟.試論高中數學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有效策略[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2(6):17.
[2] 何穎.高中數學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策略[J].考試周刊,2014(26):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