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志龍
摘 要:德育教育是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內容,特別是在當前教育改革持續深化的形勢下,加強學生德育教育比任何時候都重要,特別是對于農村學校來說,加強德育教育更具有先導性和戰略性。本文對如何提高農村德育工作的有效性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討,首先對當前農村德育工作開展的基本情況特別是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在此基礎上就如何提高農村德育工作實效性,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思路和想法,希望能夠對促進農村德育教育取得更好的成效的提供參考。
關鍵詞:農村學校;德育工作;實效性
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已經成為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標,特別是在“新課標”的大背景下,提高學生的道德素質已經融入到教育教學體系當中,因而必須高度重視德育工作。對于農村學校來說,由于農村學生普遍存在家長外出打工多、管教不嚴多、學生隨意性的多“三多”現象,直接導致農村學生的德育水平相對比較薄弱,如果不加強德育工作,必須無法提高他們的素質,同時也不利于落實“新課標”的要求。在這種情況下,一定要積極探索提高農村學校德育工作有效性的重要舉措,特別是要堅持問題導向,針對解決農村德育工作存在的突出問題,積極探索和創新教育模式,最大限度提高實效性,促進農村學生全面發展。
一、農村學校德育工作現狀分析
德育工作是農村教育教學工作的重要內容之一,在“新課標”下,絕大多數農村學校都對德育工作進行了探索,而且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農村學生的素質提升。但深入分析當前農村德育工作,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最為突出的就是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德育工作重視不夠。德育工作能夠順利開展并取得實效,至關重要的就是學校是否重視德育工作,如果學校重視,就會開展得有聲有色,而且也會提升教師開展教學創新的積極性。但從當前農村學校的整體情況來看,盡管所有農村學校都開展了德育教育,并且還設置了專門的課程,但在教育的過程中普遍存在著“走形式”的問題,沒有將農村學生德育“知行合一”作為重要的目的,更多是進行一些理論的灌輸,必然影響德育工作的實效性。還有一些農村學校盡管在“口頭上”都說重視德育工作,但在落實方面存在著忽視的問題,特別是對于一些高年級學生來說,由于學習任務比較繁重,因而對德育工作的開展不盡如人意,甚至存在著沖擊德育課程的問題。
2.德育教師比較匱乏。教師是開展德育工作的重要主體,德育教師隊伍建設如何,直接關系到德育工作的整體水平。從當前農村學校開展德育工作的實際情況來看,盡管都有一些專門的德育教師開展德育工作,但德育教師的“專業化”水平不高。通過對100的農村中小學的調查情況來看,具有專業水平的德育教師只有24名,占比為24%,從這一點來看,農村學校德育教師的專業化水平還有待提升。而從當前德育教師的素質來看,同樣存在著薄弱環節,一方面是德育教師在開展工作過程中缺乏深入的研究,德育工作的方式方法還不夠完善,灌輸式教育仍然是其主要的模式;另一方面是德育教師存在一定的“職業倦怠”問題,開展工作不投入,作用發揮不到位。
3.德育教育模式落后。德育教育是一項綜合性的教育工作,要想抓好德育教學,必須在教育模式方面下功夫,從當前農村學校德育工作的實際情況來看,普遍存在著教育模式落后的問題。比如一些農村學校在開展德育工作方面沒有將理論教育與實踐教育緊密結合起來,學生在學習和生活過程中沒有及時接受相關方面的教育,導致學生“知行合一”不足;再比如還有一些農村學校德育教學體系比較單一,德育工作只是德育教師的事情,班主任以及其他科任教師根據不參與德育教育,這與“新課標”的要求還有一定的距離,需要引起重視。
二、提升農村學校德育工作有效性的優化策略
要想做好新形勢下特別是“新課標”下的農村德育工作,必須從當前存在的突出問題入手,積極探索有效的德育工作機制,切實發揮方方面面的積極作用,使德育工作能夠形成健全和完善的工作體系。
1.提高德育工作重視程度。對于農村德育工作來說,是農村學校教育教學的重要內容之一,這一點不容質疑。這就需要農村學校要將德育工作放在智育教育同等重要的位置,農村學校的領導要給予高度重視,要將德育工作作為落實“新課標”、培養學生綜合素質、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以及推動教育教學改革的重要戰略性舉措,進一步加大這方面的投入力度,只要學校的領導重視了,才能對德育工作進行“頂層設計”,才能引起方方面面的重視。加強德育工作,還要求學校要將德育納入到教學體系當中,并且要建立教學制度,提高教學制度的執行力,不能將德育作為可有可無的內容。
2.加強德育教師隊伍建設。做好農村德育工作,必須加強德育教師隊伍建設,為更好的開展農村德育工作奠定堅實的人才基礎。要大力加強德育教師教育和培訓工作,提高他們的教育教學水平,對于不是專業化的德育教師,如果從事德育工作,應當進行專業化的培訓,最大限度提高他們的素質;要大力引進一批專業化的德育教師,為農村學校開展德育教育充實力量;要實施農村德育工作“城市互助”機制,可以讓城市學校的德育教師到農村學校開展“幫扶”工作,既可以任課,同時也可以開展業務培訓工作。對于農村德育教師來說,要加強自身的能力建設,提升自身的職業素養,加強德育工作的研究,積極推動教育教學水平的提升。
3.推動德育教育模式創新。農村學校德育工作的開展必須高度重視教育模式創新,這就需要發揮各方面的作用,推動德育工作。要高度重視理論與實踐的結合,著眼于強化學生德育的“知行合一”,帶領學生到廣闊的實踐中進行學習和鍛煉,培養他們的思想道德素質,特別是要通過更多的文體活動,在接受德育教育的基礎上,讓學生之間相互交流、相互合作。除了開展專業化的德育教育之外,要將德育教育融入到整體教育體系當中,通過潛移默化的方式將德育教育向農村學生進行滲透,比如科任教師在開展教學過程中,可以將“生活化”作為重要的教學模式,也可以將愛國主義教育融入到教學當中,切實將德育內容融入到教學當中有利于使學生接受德育教育,解決德育教育過于枯燥的問題。
綜上所述,在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農村教育要想更好的落實“新課標”,最為重要的就是要從農村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除了要加強知識教育之外,最為重要的就是要把德育教育與知育教育緊密結合起來,使積極探索德育工作的有效模式,使德育體系更加完善、內容更加豐富、成效更加顯著。這就需要農村學校在開展德育工作的過程中,一定要針對存在的問題,運用“問題導向”思維,在破解工作難題以及制約性瓶頸方面下功夫,重點要在提高德育教育重視程度、加強德育教師隊伍建設、推動德育教育模式創新等方面下功夫,推動農村學校德育教育步入更加良性軌道。
參考文獻:
[1] 齊愛軍.新時期農村初中德育教育探討[J].中國校外教育,2016(08).
[2] 王建媛,宋春光.初中德育教育的優勢和必要性[J].學周刊,2016(11).
[3] 宋春光,王建媛.初中德育教育的創新教學方法[J].學周刊,2016(11).
注:(本文為甘肅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課題《農村學校德育現狀與對策研究》研究成果,課題批號:GS[2015]GHB07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