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娟
[摘 要]高中地理知識點分散,不易理解和掌握。微課很好地適應了高中地理的學科特點,通過現代數字技術實現傳統教學所不能達到的目標,不僅給學生更多的學習自主權,也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升了師生的教學和學習效率。
[關鍵詞]微課 高中地理 地理教學
[中圖分類號] G633.55[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6746058(2016)310124
微課作為一種新興的教學工具,可以讓高中地理教師通過數字化和信息化的方式,更好地為學生展現教學內容,達到教學目標。微課既能實現教學模式的有效轉變,也是對傳統教學的強有力補充。
一、微課應用于高中地理教學的特點
微課具有教學時間短、涵蓋內容多樣化等特點,可更加有針對性地對學生講解具體的教學內容,彌補了傳統教學的不足。
1.具體化。和傳統教學方式相比,微課可以將教學內容通過圖片、視頻和音頻等方式進行展現。微課教學可以將地理學科難以理解的抽象概念和知識點進行具體化的展現,讓學生通過更加直觀、生動的形式學習到地理知識。
例如,在進行“地球的演化和地表形態的變化”的教學時,教師就可以通過微課讓學生以更加直觀、具象的方式看到地球演化的過程,不僅降低了學生理解和掌握的難度,對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積極性也有著重要作用。
2.生活化。高中生學習地理不應只是為了應付高考,還要能將這些知識應用于自己的日常生活之中。學生在學習地理的過程中,課本是十分重要的工具,但是不能完全依賴課本。這要求師生在依托課本內容的基礎上,將地理知識和生活相結合。而微課就可以很好地將地理和生活進行有機的教學結合。
比如在“城鄉發展與城市化”的教學中,教師就可以將當地十年或二十年以來的城市化發展歷程通過紀錄片的方式進行微課展示,讓學生在生動的視頻和圖片中看到自己所生活的環境在城鄉發展與城市化影響下的改變,從而更加深刻地體會到發展帶來的積極作用。
3.綜合化。作為一門具有很強綜合性的學科,高中地理涉及的知識點十分廣泛,和其他學科的交叉點也很多。教師需要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能力等具體情況進行微課的制作,將自然地理與社會地理進行有機結合,根據教學目標將課程的重難點通過微課進行展示,降低學生學習難度,拉近地理與學生之間的距離。
二、微課應用于高中地理教學的方法
1.提供有效導學。高中地理知識點分散,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關注學生對基礎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微課教學倡導“先學后教”的教學方式,可以引導學生進行教材的閱讀和視頻的觀看,進而讓學生對課程內容獲得感性認識,并激發學習興趣和積極性。
例如筆者在制作“自然災害與人類活動”的導學微課時,便通過視頻和圖片相結合的方式展示了日本大地震、俄克拉荷馬龍卷風等自然災難的內容。當學生看到這些震撼人心的災難片段時,對于自然災害的生成原因、災害對人類的影響和規避方式產生了極大的興趣,這對接下來的相關內容教學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2.輔助解決難點。對于復雜、抽象的地理現象和知識點,僅通過教師的講述和學生的聯想很難讓學生進行理解和掌握。而通過微課,學生可通過形象生動的視頻、動畫或圖片進行理解,不僅可以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對于有效提高教學效率也有著不可或缺的作用。
比如在“地球上的大氣”教學中,冷暖鋒的形成過程由于其抽象性高,一直是教學的難點。而通過微課的動畫演示,學生可以清晰、完整地看到冷暖氣團的運動過程,從而了解冷暖鋒的形成和變化規律。通過這種生動具體的演示,學生很容易對知識點進行理解和記憶,對于以后在相關題目中進行快速判斷和識別也有著重要的幫助。
3.有力擴展知識。在高中階段,學生進行文理分科后,學生在地理科上的學習差異愈加擴大。而微課教學可以滿足不同學生不同程度的學習需求,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水平,自主選擇不同難度和要求的微課進行觀看和學習,這既能鞏固基礎知識,也能做到查漏補缺,滿足學生的學習要求。
另外,由于學生的能力水平高低不同,總會出現有的學生“吃不完”,而有的學生卻“吃不飽”的現象。針對這一點,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和知識特點,制作一些相關內容拓展的微課視頻,讓“吃不飽”的學生可以通過微課拓展相關知識。
綜上所述,微課能夠對高中地理教學起到很好的輔助作用。只要教師能夠有效把握微課的應用方法,將微課與傳統教學方法進行有機結合,一定能夠有效提高教學效率,實現教學質量的顯著提升。
[ 參 考 文 獻 ]
[1]程欣.微課在高中地理課堂教學中的有效應用[J].考試周刊,2014(69).
[2]賀偉民.微課在高中地理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5(27).
(責任編輯 周侯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