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隆輝+陳念媚

【摘要】 目的 探討PDCA循環在基層醫院手衛生管理的應用及效果評價。方法 選取斗門地區基層醫院在職醫護人員400例作為觀察對象, 調查分析其手衛生現況, 應用PDCA循環在基層醫院進行手衛生管理及評價, 并根據調查結果制定干預措施并實施。比較干預前后醫護人員手衛生問卷正確率、手衛生執行率、洗手規范率及手部細菌攜帶率。結果 醫院感染和手衛生狀況調查結果顯示, 干預后醫護人員對手衛生問卷正確率從干預前的47%提高到87%, 手衛生執行率從干預前的37%提高到82% , 洗手規范率從干預前的33%提高到91% , 手部細菌攜帶率從干預前的26%下降到16% , 比較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χ2=144.731、168.067、285.569、12.055, P<0.05)。結論 PDCA循環在基層醫院手衛生管理的應用, 可提高本地區醫務人員手衛生依從性, 提高本地區醫院感染管理水平, 達到最終降低醫院感染率的目標。
【關鍵詞】 PDCA循環;基層醫院;手衛生;效果評價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08.097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application and evaluation of effect by PDCA circulation for hand hygiene management in primary hospital. Methods A total of 400 medical staff in primary hospital of Doumen district as study subjects received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ir current hand hygiene situation. PDCA circulation was applied in hand hygiene management and evaluation in primary hospital, followed by establishment and implement of intervention measures in accordance with investigation outcomes. Comparison was made on hand hygiene questionnaire accuracy in medical staff, hand hygiene implementation rate, hand washing standard rate and had bacterial carrying rate before and after intervention. Results Investigation outcomes of nosocomial infection and hand hygiene showed increased hand hygiene questionnaire accuracy in medical staff from 47% before intervention to 87% after intervention, hand hygiene implementation rate from 37% before intervention to 82% after intervention, hand washing standard rate from 33% before intervention to 91% after intervention, and had bacterial carrying rate from 26% before intervention to 16% after intervention. The differences all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χ2=144.731, 168.067, 285.569, 12.055, P<0.05). Conclusion Implement of PDCA circulation for hand hygiene management in primary hospital can enhance hand hygiene compliance in local medical staff and improve infection management degree in local hospital to achieve goal of reducing nosocomial infection rate.
【Key words】 PDCA circulation; Primary hospital; Hand hygiene; Evaluation of effect
PDCA 循環是美國管理學家戴明提出的一種程序化、標準化、科學化的基本管理方法, 即通過計劃(Plan)、執行(Do)、檢查(Check)、處理(Action) 4個階段, 周而復始進行循環, 使工作質量在不斷循環中得到提高。PDCA 循環法被廣泛用于質量管理, 是質量管理標準化、系統化的循環系統[1-3]。PDCA 循環法在不斷循環和深入的過程中能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強化了每個環節的管理, 調動每個人的積極性, 使每個人、每個環節均能按照“標準操作規程”執行, 消滅管理盲區。為了研究PDCA循環在基層醫院手衛生管理的應用和臨床效果, 本次研究選取斗門地區基層醫院的醫務人員400例進行觀察研究, 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采用橫斷面調查方法調查2016年6~12月井岸、白蕉、乾務、斗門、蓮洲等鎮衛生院及白藤街道辦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在職的400例醫護人員。納入標準:①各臨床科室醫護人員400例(包括實習, 進修人員) ;②既往體健, 無傳染性疾病;③對研究的配合度高。
1. 2 研究方法 調查分析斗門地區基層醫院的手衛生現況:醫生和護士、不同職務、年齡、職稱等醫務人員的手衛生知識的知曉情況、接觸患者前后的手衛生依從性。應用PDCA循環的管理方法, 根據調查結果制定干預措施并實施, 具體如下。
1. 2. 1 調查者培訓 各醫院感染控制專職人員、各科室兼職人員及實習醫學生為本研究調查者, 人員集中培訓, 重點學習掌握衛生部頒布的《消毒技術規范》及《醫院感染管理規范》等有關文件的相關規定及洗手指征和洗手方法, 并由課題組人員進行現場示范、指導及測試。
1. 2. 2 現場觀察方法 采用盲法觀察, 從被觀察者進入病房至其完成每一個洗手機會, 在觀察對象不知曉情況下完成對調查表內容登記, 并不向被調查者提供與其手衛生消毒行為相關的反饋信息。
1. 2. 3 手衛生指征及調查統計 按衛計委(原衛生部)2009年頒布的《手衛生規范》所規定的手衛生指征, 調查內容包括, 部門名稱、醫務人員職務、有無執行手衛生指征、病房內外洗手設施等。
1. 2. 4 影響醫務人員手衛生執行率因素調查 包括醫用手套的提供與使用、醇類快速手消毒劑的提供與使用, 病房是否有洗手設施、洗手設施是否容易使用、洗手設施中是否提供洗手液或肥皂(干手設施)等。
1. 2. 5 醫院感染管理 專職人員協同各科室兼職人員按《消毒技術規范》的方法于調查同期對不同臨床科室、不同職稱醫護人員洗手前后用棉拭子采集上述人員雙手指屈掌面標本, 投入采樣試管立即送檢, 并由各參加醫院細菌室按《消毒技術規范》規定進行檢測 。
1. 3 觀察指標 記錄并比較干預前后醫護人員手衛生問卷正確率、手衛生執行率、洗手規范率及手部細菌攜帶率。手衛生知識包括對洗手的定義、戴手套是否替代洗手、六步洗手法中洗手時間應不低于多少秒、工作結束下班前是否洗手、引起院感的常見致病菌、肥皂容器是否要清洗消毒等。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醫院感染和手衛生狀況調查結果顯示, 干預后醫護人員對手衛生問卷正確率從干預前的47%提高到87%, 手衛生執行率從干預前的37%提高到82% , 洗手規范率從干預前的33%提高到91% , 手部細菌攜帶率從干預前的26%下降到16% , 比較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χ2=144.731、168.067、285.569、12.055, P<0.05)。見表1。
3 討論
手衛生是減少醫院感染最重要的措施。手的衛生清潔及消毒是降低醫院感染最簡單、最經濟、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措施之一[4-8], 是對患者和醫務人員雙向保護的有效手段。醫務人員的手是傳播病原菌造成醫院感染的重要媒介之一[9]。各項研究均表明手部衛生與醫院感染之間的關系密切, 有統計數字顯示:由醫務人員的手傳播病原體而造成的醫院感染高達30%;加強手衛生可減少醫院感染的發生, 減輕患者的痛苦、保障患者的就醫安全[5]。有調查顯示, 提高醫務人員的手衛生依從性的同時, 醫院感染率顯著下降[9-12]。因此手衛生是預防控制病原體傳播, 降低醫源性感染發生的最簡單、最經濟和最有效的方法。
醫務人員的手衛生依從性和醫院感染發生率關系密切, 手衛生是減少醫院感染的有效措施, 但手衛生的依從性普遍不高, 尤其是基層醫院受經濟條件、學識水平以及管理能力等多方面因素影響, 在提高手衛生執行率上存在較大困難。目前有關基層醫療單位的手衛生研究報道較少, 且缺少對其手衛生依從性影響因素的深入調查和分析總結。要提高手衛生執行率, 需了解和掌握其現況和影響因素, 以制定有針對性的干預措施, 取得滿意的干預效果[13-19]。
本課題采用PDCA循環的管理學方法, 在對斗門地區基層醫院的手衛生現況、影響因素進行調查和監測基礎上, 制定針對性干預措施并實施, 并對干預前后的效果進行比較分析, 醫院感染和手衛生狀況調查結果顯示, 干預后醫護人員對手衛生問卷正確率從干預前的47%提高到87%, 手衛生執行率從干預前的37%提高到82% , 洗手規范率從干預前的33%提高到91% , 手部細菌攜帶率從干預前的26%下降到16% , 比較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χ2=144.731、168.067、285.569、12.055, P<0.05)。
綜上所述, PDCA循環在基層醫院手衛生管理的應用, 可提高本地區醫務人員手衛生依從性, 有效推廣手衛生措施, 達到最終降低醫院感染率的目標。
參考文獻
[1] 曹榮桂. 醫院管理學(中).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 2003: 1805-1841.
[2] 劉振聲. 醫院感染管理學. 北京:軍事醫學科學出版社, 2000:25-27.
[3] 李六億, 賈會學, 朱其鳳, 等. 綜合醫院感染管理科設置現狀的調查分析. 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 2009, 19(11):1386-1387.
[4] 馮喆, 周待春, 孫立英. 醫護人員手衛生的依從率現狀調查與相關影響因素分析. 中國消毒學雜志, 2008, 25(3):278-280.
[5] 韓黎, 朱士俊, 郭燕紅, 等. 中國醫務人員執行手衛生的現狀調查. 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 2006, 16(2):140-142.
[6] 蔡林, 張可, 溫泉, 等. 護理人員手部衛生與干預對策的研究進展. 解放軍護理雜志, 2011, 28(17):45-47.
[7] 王國蘭. 醫護人員手衛生執行現狀調查分析. 江西醫藥, 2010, 45(7):740-741.
[8] 黃金姣, 梁金清, 李春蓮, 等. PDCA循環管理在門診醫務人員手衛生管理中的應用. 護理管理雜志, 2013, 13(4):267-268.
[9] 羅光英, 游燦青, 李凌竹, 等. PDCA循環法在手衛生依從性管理中的應用. 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 2014, 24(11):2839-2841.
[10] 王秀娟. PDCA循環法在傳染科醫務人員手衛生管理中的作用. 中國消毒學雜志, 2013, 30(1):88-89.
[11] 鄧宏華. PDCA循環法在基層醫院手術室醫務人員手衛生管理中的應用. 當代護士, 2016(3):85-87.
[12] 王利芳, 曾瑩. 應用持續質量改進提高基層醫院手衛生依從性. 中國消毒學雜志, 2012, 29(5):451-452.
[13] 趙玉娟. PDCA循環法在護理人員手衛生管理中的應用. 社區醫學雜志, 2015, 13(9):73-75.
[14] 盧孝莉, 何芳, 肖池兵. 淺談PDCA循環管理在ICU醫務人員手衛生管理工作中的應用效果. 當代醫藥論叢, 2014(6):28-29.
[15] 祁兆萍. PDCA循環法在醫務人員手衛生管理中的應用效果. 中國消毒學雜志, 2015, 32(4):384-385.
[16] 趙愛花. 應用PDCA循環管理提高醫院工作人員手衛生依從性. 中國醫學工程, 2016(8):122-123.
[17] 肖琴, 陳贊美, 歐慧慧. PDCA循環在提高ICU醫護人員手衛生依從性中的應用. 臨床醫學工程, 2013, 20(10):1316-1317.
[18] 姜會芳, 吳軍芳, 廖碧春. 應用PDCA循環提高醫務人員手衛生依從性探討. 當代護士, 2015(7):140-141.
[19] 胡燕. PDCA管理在提高醫務人員手衛生依從性中的應用. 現代醫藥衛生, 2014(7):1113-1114.
[收稿日期:201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