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聰莉
【中圖分類號】G63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08-0075-02
思想品德課是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重要渠道,對初中生的思想品德發展與健康成長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時思想品德課又是一門重要的考試科目。加強對中學思想品德課教學方法的探索和研究,對實施素質教育有著重要的推動作用。因此如何保持學生對思想品德的興趣,又能提高思想品德的課堂效率,保證學生在思想品德這個科目上可以取得較好成績,這是擺在從事思想品德教學老師面前必須認真學習研究和探討的問題。以下是我關于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課有效教學的幾點思考。
一、思想品德課堂的有效教學應該結合學科的特點,注重在備課方面下功夫。
首先教師要精心設計每個環節,尤其是導語,要起到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在課堂導入部分,要巧妙地設置情境,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激活學生的思維,完成教學任務。要設計好這個環節要求教師在教學實踐中對教材進行認真的鉆研,對教學資源進行深度挖掘,拓寬教學素材輔助教學,努力設計出能引起學生學習興趣的“導語”。其次,教師要深入學習新課程標準,按照課標要求正確把握教學目標,提升思想品德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新課程標準要求將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維目標有機結合起來,切實保證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對于事實知識、原理知識等一些常規基礎知識要通過教師的引導和啟發,加上學生地參與,在課堂教學中使學生有效地自主建構知識框架。同時,有關技能、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教學也得落實,但決不能急于求成,要很好的發揮好思想品德課程的情感教育功能。最后,教師備課時要精心設計課堂教學活動,活躍學習氛圍。因此備課的要求是多方面的,要做到全面。既備學情,又要備目標,明確教學目標;同時還要備教材和教法,明確課文的重點、難點內容;根據不同的課程內容和課程類型,確定不同的教學方法。同時是要把握好教材的深度。能否把握好教材的深度是完成教學任務,講好一節課的重要基礎。
二、思想品德課堂的有效教學應該注重改進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調動積極性。
新課程改革要求每一個教育工作者要改變傳統教學中課程結構過于注重知識傳授的傾向,強調培養興趣和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使學生獲得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同時在學的過程中學會學習和形成正確價值觀。要改變課程實施過于滿堂灌,被迫學習的現狀,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培養學生發現、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升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教師在進行教學過程中應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處理好傳授知識與培養能力的關系,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引導學生的質疑,在實踐中學習,在學習中探究。教學應尊重學生的人格、關注個體差異,使每個學生都學有所得。同時要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要,創設能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的教育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掌握和運用知識的態度和能力,使每個學生都能得到充分發展,培養高素質人才,從而達到現代素質教育的目的。
三、思想品德課堂的有效教學,應提高教師的綜合素養,提升教學藝術,綻放教學魅力。
課上的好不好,學生喜歡不喜歡,關鍵還是教師教育教學環節的綜合素養。在課堂上缺少了規則與管理就缺少了對學習活動應有的約束力。在新課改的要求下,雖然需要民主,愉悅的課堂氛圍,但是也要管理好課堂建立好課堂規則,使學生形成良好的課堂行為,這就需要教師以自己的博學與睿智,幽默與威信,靈活的駕御課堂,。教師的素養可以從多個方面體現,第一是當然是教師的基本功,諸如普通話、粉筆字等。從語言表達能力和語言的感染力來說,普通話流暢,有較強的節奏感,同時又能抑揚頓挫,生動形象,那么感染力就深,印象就好。教態是一種形體語言,有親和力的教態,能讓學生自然放松的狀態下對所學內容產生興趣。作為老師講課時的語言、神態,會對學生的聽課產生影響。教師的教學藝術也體現在教學的全過程,它也是教師素樣的體現。具體教學內容的合理歸納,清晰概括,不僅能突出重點,而且有助于突破難點,真正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一節好的思想品德課堂會給人一種藝術美的享受,它能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在歡快愉悅的氣氛中掌握知識。因此提升教學藝術也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關鍵。教學藝術性強給人的感染力就深,相反教學藝術性差,效果就蒼白無力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課堂上靈活的應變能力,熟練的駕馭能力,爐火純青的教育藝術,都有賴于教師在各方面持之以恒的鍛煉。教師應該逐步的在實踐中綻放出屬于個人的教學魅力,使自己的教學生涯達到一個高度。
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要做到思想品德課有效教學,作為思想品德教師應該轉變教學觀念,樹立先進的教學理念,創新教學方法,繼續探討思想品德課堂教學的多樣性,加強教學理論與教學實踐的結合,總結出一些符合實際的教學規律,不斷提升思想品德課堂的有效教學,從而更快更好地提高教育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