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偉
小學語文新課標對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即口語交際能力,教師應培養學生傾聽、表達和應對的能力,使學生具有文明和諧地進行人際交流的素養,并從三個階段相應達到的目標作了具體的要求。由此可見,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不僅是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之一,也是時代發展的需要。所以,在素質教育不斷深入的今天,作為教師,更要提高認識,摒棄重書面寫作,輕口語表達的觀念,切實加強對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
一、優化課堂結構,充分發揮課堂主陣地的作用
口語交際訓練的課堂教學是規范學生口語表達,激發學生口語交際興趣的重要基地。因此,口語交際課堂教學的前提是教師必須設法優化課堂教學結構,充分發揮課堂教學優勢。而且教師要努力選擇貼近生活的話題,采用靈活的形式組織教學,不必過多傳授口語交際知識。
口語交際課堂教學可以分為以下幾個步驟:
1.出示具體目標
目標的設定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切忌要求過高,避免學生產生畏懼心理,也不能要求太低,以大部分學生通過努力能夠達到目標為宜。
2.展示材料,激發興趣
材料的選擇要盡量貼近學生生活,教師要提前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制作豐富活潑的課件,利用各種媒體,使材料的展示更加生動有趣,從而進一步激發學生口語交際的興趣。
3.學生消化材料,做好口語表達的準備
這一步最好分成小組進行,在學生小組合作的過程中,教師做好課堂指導,特別是對一些膽小、口語表達能力較差的學生要加以關心,做一番鼓勵,激起他們說話的勇氣,對于高年級的學生,這一點尤為重要,教師的引導、鼓勵可以消除他們的畏懼心理。
4.個體表達,逐步完善
在充分準備的基礎上,教師要求學生在創設好的情境中,面對全班同學進行表達(表演)。教師及時引導學生認真傾聽,在聽的過程中,吸收別人的亮點,完善自己的思維,使表達更完美。
5.評議表達效果,做好二次訓練
評議效果,是一個很重要的過程,教師的評議應作為范例,重點是要引起學生間的互相評議和心得交流。這樣既進一步激起了學生的說話興趣,又間接地進行了一次口語訓練,更是學生在新的自然情景下的內心表達,對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尤為重要。值得注意的是,在這一過程中,教師的語言要起到“文明和諧地進行人際交流”的榜樣作用。學生互評時,教師要特別注意引導學生口語交際時的文明和諧。
以上這五個步驟是相互聯系、不可分割的有機整體,教學中既要抓住每個環節的重點,又要注意它們的連貫性與整體性,把口語交際訓練有機結合起來。
二、及時抓住生活材料,把口語交際訓練向課外延伸
課堂教學的主陣地作用毋庸置疑,但由于教材提供材料的局限性以及學生實際生活的差異,或多或少地束縛了對學生的口語交際訓練,所以,為了進一步提高學生口語交際的素養,教師還應積極地把口語交際訓練向課外延伸。這要求教師善于抓住生活中的典型素材,及時引導學生口語表達。
1.在與學生聊天的過程中,培養學生傾聽、表達和應對的能力
與學生聊天是每個教師經常做的事情,作為語文教師,在與學生聊天的時候,更應做到心中有數,要善于從學生生活和他們所熟悉的事物中尋找話題,如抓住學生愛看的動畫片,引導他們講述其中的精彩片段;引導學生對網絡中的新鮮事物談談看法;家庭新添物件,引導他們介紹其用途、使用方法;校內新事、校外新聞等都可作為談資。教師邊聽邊引,學生有說有笑,其樂融融。在這種寬松和諧的氣氛中,教師刻意引導,學生興味盎然,在不知不覺中受到了口語交際的訓練。
2.結合學生生活,為學生創造口語交際訓練的環境
課外活動是學生喜聞樂見的。如各類興趣小組,棋類、球類、科技類……在這些活動中,教師要深入其中,設計指導好活動,還要不失時機地對學生進行口語交際訓練。
在一次營養餐陪餐中,我問學生平時在家有沒有做過菜,有的說做過,有的說沒做過。我提議有能力的學生周末回家可以在家長的指導下做一道菜,記好做法、口感等,我們準備在班上進行一次“廚藝大賽”。幾周后,經過調查發現,還真有部分學生學會了一些簡單的菜肴。我便在一個課外活動時間組織學生進行了一次所謂的廚藝大賽。于順同學拿出了一道“肉炒紅蘑菇”,他不僅介紹了這道菜的做法,還特別從色、香、味進行了精彩的介紹,引起了同學們的陣陣掌聲;申佳慧端上了家鄉特色涼拌土豆絲,她在介紹了做法后,還說道:“涼拌土豆絲是家鄉的一道傳統菜,也是招待游客的一道特色菜,更是爸爸的一道必不可少的下酒菜?!彼慕榻B引來了同學們的開心大笑……聽著同學們有聲有色的介紹,仿佛面前真的擺上了一盤盤色香味俱全的美味??粗榻B了菜肴同學的小驕傲和沒有端上菜肴同學的羨慕之情,我又一次感到了口語交際訓練成功的喜悅。
總之,無論課內還是課外,教師都必須是一位有心人,狠抓口語交際訓練,按新課標要求通觀全局,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切實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良好地完成小學階段口語交際的教學任務。
參考文獻:
王亞亮.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口語交際策略初探[J].文理導航:下旬,2012(2).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