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露
摘 要:隨著我國高校教育的進一步發展,共青團思想政治教育的弊端進一步得到體現,促使高校加強共青團建設工作提高團隊思想政治素質。通過對新時期高校共青團思想政治教育的問題及對策進行研究,旨在優化高校共青團內部建設。
關鍵詞:新時期;共青團;問題;對策
一、引言
隨著時代的進一步發展,我國高校共青團團隊思想政治教育的缺失也暴露的更加明顯,其培養的優秀人才已經越來越難以得到社會的認可和承認,體現出了教育的缺失。在新的時代背景下,眾多高校更應該履行自身的責任和義務,應該為社會培養具有更高素質與能力的優秀人才,需要同時加強學生的專業能力和思想政治素質。基于此,本文立足于新的時代背景探究高校共青團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問題以及解決的對策,以求能為相關人士提供新的工作思路。
二、高校共青團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問題
目前,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得到進一步提升,已成為眾多高校工作的重點。梳理當前高校共青團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問題能夠幫助教師制定更有針對性的教育策略,為全面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實效性提供基礎。
1.學生的參與度不高
在國家的大力倡導下,高校更加重視思想政治教育,高校通過設置學科以及計算學分等方式提高學生的參與度。但調查研究顯示,學生對思想政治教育的參與度并不高,學生缺乏參與的熱情和激情,不愿意主動積極的配合教師開展課堂教學,不愿意花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中,甚至逃課、曠課的現象也沒有得到進一步遏制。
究其原因在于,當前的思想政治教育仍然存在教學方法單一、教學內容枯燥、考核機制不完善等問題。多數學生難以在思想政治教育集中精神,難以在課堂教學中獲得足夠的提升。
2.思想政治教育缺乏效力
在當前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學內容沒有得到優化,教材內容長時間得不到更新。同時,由于時代的快速變化和發展,當代學生的個性更加鮮明,學生在意識和思想上的表現更加多元化。這就導致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和方向并不能得到當代學生的認可,甚至在兩者之間存在一定的矛盾。由此可見,學生并不愿意接受相應的教育,教師也無法開展更有效的課堂教學,進而導致高校共青團思想政治教育缺乏實際的效力,僅僅成為一種形式上的課程。
進一步說,眾多教師沒有認識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僅僅是課堂上的政治課,這項課程應該與共青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緊密聯系,進而導致工作成效不明顯,無法為共青團建設與發展提供支撐。
三、如何提高高校共青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力
1.改革與優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方法
在新的時代背景下,教師應認識到傳統教育的弊端,應該吸取其他課程教學改革的經驗,將其運用到思想政治教育中。換言之,教師應立足于新時期,應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突破傳統教學模式,采用多樣的新的教學方法開展思想政治教育。
在當前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多數教師拿著厚厚的教材進行大量的閱讀。在閱讀的教學中,不但學生缺乏興趣,甚至連教師都缺乏教學的動力,致使課堂教學的氛圍變得沉悶,部分學生甚至認為這樣的課程耽誤了自己學習專業課程的時間。
針對于此,高校教師可以改革教學方法,如結合信息技術開展更有針對性和表現力的課堂教學等等。例如,在愛國主義 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現代化設備給學生播放與展示珍貴的歷史資料或影視片段,讓學生在直觀的觀察中了解到舊中國時期我國人民受到的苦難,也認識到革命先烈為解放舊中國所付出的血與汗。
借助于更有效的表現形式,教師將枯燥的文字轉變為更能吸引學生的動畫、影視等,取代了大量的文字性講述,讓學生獲得更多的樂趣。在此基礎上,學生才能對愛國主義有更清晰的認識,才能對當前生活的來之不易有清楚的認知。基于此,教師才能抓住學生的心理更好的滲透思想政治教育,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
2.滲透與融合實踐教育
在新時期背景下,實踐教育已經在課堂教學中占有較大比例,其已經在其他學科中取得明顯的成效。
因此,教師應該認識到新時期教學手段與模式的改變。教師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可以逐步滲透與融合實踐教育,組織學生參與實踐,在實踐中獲得感知并逐步形成正確的精神價值觀,幫助學生明辨是非等等。
例如,教師可以與班長進行配合,組織學生到社會福利院等非營利性的機構中進行實踐,通過社會實踐的方式開展有關社會責任感、公共責任意識以及愛國主義等意識的教育工作。同時,高校可以通過學分設置等方式進行支撐,鼓勵學生主動積極的參與到此類社會實踐中。
3.迎合學生個性開展教育
針對當代學生更加鮮明個性的問題,高校所開展的思想政治教育應該進行適當的調整。
一方面,高校可以加強輔導員師資隊伍的建設。高校輔導員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他們與學生的關系更加緊密,也更能理解學生的心理和思想。因此,高校應發揮輔導員的作用,通過輔導員收集學生存在的共性問題或直接對學生產生正面的影響。另一方面,高校教師應改變自身思想,不再強行對學生進行某種意識的灌輸,即尊重學生的認知和思想,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理念而不再是強行灌輸某種理念與意識。
四、結語
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直接關系到高校共青團的素質與意識,這就值得高校及其教師引起重視,并通過實踐逐步完善與規范,進一步體現高校的職能。新形勢下青年思想教育工作的新途徑和新方法
參考文獻:
[1]邢宜霖, 新時期高校班級思想政治教育問題與對策研究[D].武漢紡織大學:2015.
[2]夏艷.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域下高校共青團思想政治工作研究[D].西南石油大學:2015.
[3]鄭曉. 高校共青團思想政治教育存在問題和對策研究[D].西南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