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若瑩
摘 要:“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杜甫這膾炙人口的詩句形象地道出了閱讀與寫作的關系。課外閱讀是中年級小學生的良師益友和終身伴侶。不僅可以陶冶情操、培養健康的審美情趣、提高文化素養,還可以開拓視野、鍛煉思維能力。在小學教學工作中,我們可以發現閱讀量大的中年級小學生寫起作文來如行云流水,閱讀量小的學生則抓耳撓腮,無從下筆。課外閱讀不僅對寫作有很大幫助,對學生文學知識的積累也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信息化時代,我們更要認識到閱讀的重要性,致力于中年級小學生閱讀興趣和閱讀能力的提高。
關鍵詞:小學生 ;課外閱讀 ;能力
小學生中年級課外閱讀在語文教學中占有重要地位。蘇霍姆林斯基說過,“讓學生變聰明的方法,不是補課,不是增加作業量,而是閱讀”。而我們長期以來的應試教育,使學生聽說讀寫的語文基本能力發展不平衡,“寫”的地位過于偏重,迫使“聽、說、讀”成為附庸。小學生中年級課外閱讀目的在于讓中年級小學生語文學習得以均衡發展,在老師的指導下運用語言文字獲取信息、認識世界、發展思維、提高自身文學素養。中年級小學生積極開展課外閱讀,將素質教育貫穿于語文學習始終,是符合教育部關于全面地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要求的。
一、當前中年級小學生課外閱讀存在的主要問題
1.小學生中年級課外閱讀缺乏專業人士指導,效果不明顯。 通過對中年級小學生課外閱讀認識的了解,我們可以發現中年級小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習慣、需求以及效果都不容樂觀。小學生課外閱讀的目的主要在于消遣和娛樂,課外閱讀的興趣主要隨個人的喜好和心情所決定,只有極少數小學生能通過家長或老師的幫助制定合理的、令自己滿意的閱讀計劃。
2.小學生中年級課外閱讀缺乏良好的閱讀氛圍。有效地開展課外閱讀活動需要有良好的課外閱讀活動平臺,濃郁的課外閱讀氛圍。目前,由于互聯網的沖擊,特別是智能手機的普及,很多中年級小學生把注意力都放在了網絡游戲、網絡聊天等方面,無法形成以課外閱讀為主題的活動氛圍。
二、提高小學生中年級課外閱讀能力的思路與方法
1.結合實際,激發中年級小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求知的向導,是學生成功的先兆。對閱讀有興趣,就是學生產生主動閱讀的內驅力。小學階段的學生心智仍未成熟,很多時候他們的思考、行動都帶著許多非理性的成分。排除家長和教師的壓力,興趣往往是維系他們持續做某一件事情的重要因素。因此,如何有效培養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是決定學生能否堅持課外閱讀的關鍵。
(1)利用名人的效應,采用成果展示法,激勵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 。名人的效應往往是最大的,我經常給學生講古今中外名人愛讀書的故事。如車胤和孫康的“囊螢映雪”,孫敬和蘇秦的“懸梁刺股”,高爾基的愛書如命,富蘭克林覺得讀書的滋味比面包好,魯迅嚼辣椒驅寒堅持讀書等。這些故事不僅讓學生感受到讀書的魅力,也讓他們認識到古往今來,凡是有作為的人,無不是博覽群書,勤奮學習的結果。這樣,在觸動學生心靈的同時激發他們的閱讀興趣,可謂一舉兩得。
同時,我們要知道中年級小學生課外閱讀,既渴望有所得,又期望收獲明顯,得到老師、家長、同學的認可與贊同,滿足自己的成就感。在課堂上我會讓學生匯報自己的讀書成果,向老師和同學匯報自己最近又讀了哪些書,都知道講了些什么事。學生都很積極踴躍,不甘示弱。每個學生心理上產生了極大的滿足感,從而激勵了他們的課外閱讀興趣。
(2)開展豐富多彩的讀書活動,提高小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比如開展講故事比賽、詩歌朗誦比賽、交流會等,讓學生參與到活動中。參與的學生肯定在課下做足了準備,觀看的學生也能從中受益,從而提高了學生的閱讀興趣,同時也豐富了學生的知識量。另外,我還讓學生輪流值日,在黑板的板報上更新自己所找到的知識,這樣每天都有新知識出現,學生就會以好奇的心理去看,去想,去記,從而提高他們閱讀的積極性。
(3)以賞識的眼光激勵小學生進行課外閱讀。“水不激不躍,人不激不奮。”為了讓學生保持讀書的熱情,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以賞識的眼光關注每一個學生的閱讀過程。發現其閃光點,不失時機對學生進行激勵、表揚,激發學生的內在動力。我們還在班級開展“讀書之星”的活動,通過各種方式的評比激發學生的閱讀愿望,從而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4)因材施教,激發小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現在的名著,很多都拍成了電視劇,比書本形象可感。所以有些學生看名著時就覺得太深奧,沒看電視來得輕松,就不想看下去。我就來個對比閱讀。如有學生覺得電視《西游記》比看原著省事,看完《三打白骨精》那一集,我叫他用自己的語言寫下來,然后跟原文對比,就比出了差距,從而讓學生認識到原著的精髓,是沒有任何形式比得上的。對于不太喜歡閱讀的學生,我則采用鼓勵的方法,鼓勵他們看一些他們感興趣的。
2.積極創造條件,豐富課外閱讀。 課外閱讀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成功的事。有了閱讀的興趣,還需要有豐富的閱讀材料和良好的閱讀條件。
(1)加強老師和家長的指導工作,積極推薦優秀適齡閱讀讀本。現在的圖書,形形色色,良莠不齊。我們應該根據客觀實際,充分考慮小學生的實際年齡段特點來幫助他們選擇適合的閱讀讀本,應該推選那些積極向上的著作,引導中年級小學生閱讀一些積極向上的成語故事、寓言故事、民間故事等,讓小學生在一篇篇美文、一本本好書的閱讀中受到熏陶感染,提高自身的文學素養。
(2)積極創造良好的課外閱讀環境。清靜、良好的環境更容易形成濃厚的讀書氛圍,促進閱讀的欲望。我們平時鼓勵學生多去學校的圖書館或閱覽室,有條件的學生多去新華書店等文化、閱讀氛圍濃厚的地方。同時在學校期間,每周抽出固定時間作為課外閱讀時間,時間不用太長,主要是幫助小學生認識到課外閱讀的重要性,引起重視,以求提高小學生們的課外閱讀能力。
小學生中年級課外閱讀作為課內閱讀的延續和補充,能極大地開拓中年級小學生的視野,豐富學生的學識。書既是益友,更是良師。課外閱讀不僅是學生開闊眼界、儲備知識、訓練能力的有益橋梁,而且更是大語文課堂所必不可缺的一項重要內容。廣大教師和家長要積極組織和鼓勵小學生進行自主、有序、有效的課外閱讀學習,讓課外閱讀為小學生的終身學習打下堅實基礎,為祖國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參考文獻:
[1]徐德淳.提高山區小學生課外閱讀興趣方法初探[J].教育科學論壇.2011(01).
[2]周雁翎,張雅紅,樂兵,金麗莉,周莉,林雁,羅瑞.課外閱讀,引領生命的成長——河南省信陽市第十三小學課外閱讀特色教學專題[J]. 語文建設.2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