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娟
摘要:在“萬眾創業”的時代背景下,創業教育成了高校教育中的重要內容,其教育效果的優劣直接對學生的未來發展及社會主義經濟的發展有很大影響作用。但是,當前很多高校在創業教育理念、創業教育體系、創業實踐基地建設等方面還存在一些問題,導致大學生創業教育陷入了困境,不利于教育成效的顯著優化。本文就如何突破大學生創業教育困境的策略,進行了詳細的探究。
關鍵詞:大學生;創業教育;困境;突破
中圖分類號:G647.38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6)033-000-02
隨著市場經濟就業壓力的增大,黨和國家倡導人們借助多種形式多渠道創業,以創業為途徑解決就業難問題。高校作為各種人才的聚集地,在創業教育方面占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并且也是解決大學生就業難問題的有效途徑。但是,部分高校因創業教育理念過于陳舊、創業教育體系不健全、創業教育實踐基地缺乏等,使得當前的大學生創業教育陷入了困境,呈現出停滯不前的狀況。那么,大學生創業教育該如何突破現狀困境,是教育者急需思考的問題。
一、當前大學生創業教育的困境
筆者通過大量的調查發現,當前我國很多高校的大學生創業教育中尚且存在一些問題,導致創業教育活動陷入了困境,制約了教育成效的優化與提高。現將這些困境問題總結如下:①教師的創業教育意識過于陳舊。當前,我國很多高校雖然都開設有大學生創業教育課程,但是很多都是流于形式,尚且建立其規范的制度與規劃方案,并且很多課程都是選修課,沒有建立專門的教育管理中心。在這種創業教育不受到重視的情況下,教師也不能與時俱進地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不愿投入過多的精力與時間研究創業教育思想與理念,甚至有些教師人為以就職形式就業更為穩妥,因此沒有積極性了解學生對自主創業的看法與意愿高低。再加上學生畏懼創業中出現過大風險與過大困難,他們也不愿參與創業教育,以及高校在創業教育研究方面沒有給予教師充足的資金與政策扶持,最終導致教師的教育意識也得不到及時更新,始終處于陳舊與落后狀態。②創業教育體系不完善,教師綜合素質不高。當前,我國很多高校的創業教育過于隨意,沒有構建出完善的教育體系,甚至創業教育中選用的教材都是就業指導類型的,這就使得當前的創業教育和學生的專業課程教學活動完全脫節,從而導致專業學習缺乏必要的指導性,進而阻礙了學生尋找優勢創業項目能力的提高。而創業自身具有很強的系統性與復雜性,這就要求創業教育中應涵蓋有創業實踐、創業技能、創業意識等課程,但是當前的創業教育課程體系十分單一,不能為學生創業做好必要準備。另一方面,創業教育教師的綜合素質不高,不能對學生進行專業的指導。③教學內容脫離實踐,學生缺乏創業實踐機會。創業教育的最終目的是幫助學生掌握扎實的創業理論知識及創業技能,這就需要創業教育實踐操作課程占較大比例。但是,當前我國很多高校的創業教育仍舊沿襲以往的理論教學模式,課外實踐及案例教學很少,這就導致學生在課堂上學習的創業理論沒有用武之地,最終不利于學生創業能力的提升與增強。
二、突破大學生創業教育困境的有效策略
基于上文歸納的大學生創業教育面臨的一系列困境問題,筆者在深刻探究出現以上幾種問題根本原因的基礎上,依據自身多年從事大學生創業教育工作的經驗,有針對性地提出了幾點解決措施,供各位讀者參考。
1.創新大學生創業教育理念
理念是行為的指揮棒與導航燈,有什么樣的教育理念,就會有與之相對應的教育方法、教育策略,從某種意義上來講教育理念科學性的高低直接決定了教育效果的優劣。因此,為了突破大學生創業教育的困境,就需要高校創業教育教師大膽創新傳統的創業教育理念,積極將先進的、嶄新的教育理念滲透到教育活動中、課程體系的設計中去,從而逐漸提高高校學生的創業意識、創業素質、創業精神、創業能力、創業知識等。要想真正創新大學生創業教育理念,在實際操作中高校應做好以下幾點:①在思想上升華對創業教育作用與意義的認識,構建完善與科學的創業教育基本制度,專業設置創業教育管理中心。②依據大學生創業教育實際需求,制定一定的扶持政策,加大新的教育理念及教育模式研究力度,確保研究資金足額、及時到位,激勵創業教育教師積極參與創業技能、創業品質、創業動機、創業意愿等理論的研究工作,設計大學生創業教育研究專項基金。③借助問卷調查、走訪、訪談等形式全面了解大學生對創業的認識與看法,從而有針對性地制定教育培訓方案努力增強學生的自主創業意愿,用先進的創業思想替代其傳統的就業理念,用科學的創業理念知識、健全的保障制度、多樣化的教學模式確保創業教育高質量進行,以幫助學生形成科學的創業觀念,并使得他們對創業風險有充分的認識,從而做到心中有數并自愿參與到大學生創業教育活動中來。
2.建立健全的創業教育體系
在高校的創業教學活動中,創業教育體系的完善性與否直接影響了教育效果的優劣。因此,要想切實增強大學生創業教育質量,就需要教師及高校努力建立健全的創業教育體系,從而為教育工作的順利、有序、高效開展奠定基礎。在構建創業教育體系的過程中,應做好以下幾點:①規范化設置課程。把創業教育當成必修學分內容,增加其學分占有比例,把其當成必選的課外學分類別。在設計教學內容方面,應增加心理健康、綜合應用、經營管理等課程,盡可能使得創業教育知識多元化。②實施分層教學方案。依據學生的年齡、性格、年級等特點,有針對性地制定恰當的教學方案,推行具有鮮明特色的創業教育。針對剛入學的大學生,教育者應將培養學生的創業意愿、創業意識作為主要教育目標;針對高年級的大學生就應該將培養其創業素質、創業能力、創業技能等作為主要教育內容;針對各個不同專業的學生,教育者應恰當調整教學安排與教學計劃,把創業教育和專業理論教學有機結合在一起,促使專業理論教學可在學生的創業中充分發揮作用。③打造專業水平較高的教育團隊。在教師選聘方面,應優先錄用創業素質高的教師充當創業教育的任課教師,這時因為這樣的人才在創業精神與創業意識上占有更多優勢,對創業有全面而深刻的認識,并且積累有豐富的創業教育經驗,在以后的創業教育中更易于激發學生的創業激情及學習興趣。另一方面,高校還應積極為創業教育教師提供培訓教育、外出學習、研討會、學術交流等機會,使得他們能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與專業化程度,從而為優化創業教育實效創造有利條件。
3.建設先進的創業實踐基地
大學生創業實踐能力的高低直接決定了其未來創業能力的高低。因此,高校在開展大學生創業教育活動時,應加大對大學生創業實踐能力的培養力度,努力為他們提供優越的創業實踐機會,使得他們在實踐中提升與錘煉,從而逐漸增強自身的創業能力。這就需要高校加強創業實踐基地的建設工作,在實際操作中應做好以下幾點:①把創業實踐較好地滲透到專業課程的學習中,使得學生有充足的機會到本專業的實訓基地中進行實踐與學習,以精準掌握本專業的發展前景與趨勢,了解與掌握本專業最新的科研成果。②激勵大學生開展創業實踐活動,有創業熱情及能力的學生可借助向學校創業計劃書的形式獲得一定的創業窗門資金幫助,并獲得一定的場地支持,從而較為容易地實施創業實踐。③充分借助校友資源盡可能為學生提供穩定的創業實驗基地,使得學生在參與企業項目的研發與運營,逐漸提高自身學以致用的能力。④孵化大學生創業基本項目,保證創業項目能實現可持續發展。另一方面,高校還應盡自己所能,努力為學生提供參與和創業相關的培訓與高峰論壇,真誠邀請當地及全國成功的企業家到校和學生開展以“創業”為主題的交流會,從而將他們獲得與積累的成功創業經驗分享給學生。
總之,創業教育是先進知識與科學技術發熱發光的轉換器,還是推動國家經濟、提高社會穩定性的有效途徑。因此,高校應全面了解創業教育的重大意義,并積極創新大學生創業教育理念、建立健全的創業教育體系、建設先進的創業實踐基地,最終成功突破當前大學生創業教育困境。
參考文獻:
[1]武巍.多維主體視閾下高校大學生創業教育面臨的困境與機制構建[J].現代教育管理,2015,3:115-118.
[2]張甜甜.淺談大學生創業教育的困境與突破[J].法制與社會,2015,32:231-232.
[3]潘浩.試論當前大學生創業培訓教育發展之困境[J].亞太教育,2016,28:216-217.
[4]高曉敏.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困境與策略探索——以醫學生為例[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6,20:294-295.
[5]鄧明英.地方高校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瓶頸與突破[J].繼續教育研究,2016,1:28-30.
[6]華瑛,芮國星.新時期高校大學生就業教育困境與思路突破[J].技術與創新管理,2010,4:491-4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