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紅星
摘 要:高校黨建工作中文化建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實踐證明,緊密結合英雄模范人物的精神本質與時代要求和文化傳統,辯證看待現代媒體與傳統媒體各自的存在價值,高度重視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學習三個方面意義深遠,他們對于做好黨建工作中的文化建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值得重視。
關鍵詞:馬克思主義理論;高校黨建;文化建設;媒體
在高校黨建工作中,文化建設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自然占據著非常重要的位置,它對于全體黨員不忘本來,借鑒外來,面向未來,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更好地指導自身業務工作都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如何在高校黨建工作中加強文化建設,這是一個非常值得探究和思考的問題。在長期黨建工作的文化建設實踐中,通過長期的探索,本課題組認識到從以下方面著手進行文化建設,意義重大,效果顯著。
一、要緊密結合英雄模范人物的精神本質與時代要求和文化傳統
在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上,涌現出了無數的英雄模范人物,他們積極響應時代號召,完美完成時代要求。他們是時代的驕子,也是時代的菁華,是后人學習的楷模。時代雖然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面對時代難題我們所需要的精神,歷史上的那些英雄模范人物能夠為我們提供源源不斷的精神力量,從而使我們能夠戰勝一切艱難險阻。在歷史的發展長河中,中國共產黨歷史上的英雄模范人物為我們積累了寶貴的精神財富。在今天的社會語境中我們來辯證地看,在這些英雄模范人物身上,既體現了時代的先進性,又反映了時代的局限性。后人不能生搬硬套地學習這些歷史上的英雄模范。本課題組以為,在高校黨建活動中,利用諸如清明節、七·一建黨日,八·一建軍節以及其他一些重大的革命歷史紀念日,要緊密結合時代要求宣傳學習黨的歷史上的英雄模范人物,而不能孤立地就其英雄先進事跡來宣傳,從而脫離我們今天的社會語境和宣傳意義。我們應該明白,什么樣寶貴的精神品質是今天的廣大師生身上所缺失的,是我們在解決生活學習工作中的難題挑戰時最迫切需要的,而這些精神品質正是這些英雄模范人物最鮮明的特質,從而需要我們向這些英雄模范人物學習的。我們要讓這些英雄模范人物的精神本質成為激勵我們今天這個時代的廣大師生戰勝各種困難挫折的巨大力量。所以發掘英雄模范人物身上與我們今天的時代要求相符合精神背景所缺失的精神本質、特質和實質是宣傳英雄、學習英雄的關鍵。與此同時,學習宣傳英雄模范人物要和傳統文化結合起來。茲舉一例,在2014年12月29日新疆應用職業技術學院舉行的“百名共產黨人小傳”朗讀大賽活動中,中國共產黨歷史上涌現出的英雄模范人物的先進杰出事跡以文言文的形式撰寫,打破了長期以來公文案牘式刻板的說教模式,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從朗誦的角度來看,文言文這一語言表達形式,朗讀時能夠產生一種鏗鏘有力、莊嚴肅穆之感,比白話文的表達效果要好得多,再一次讓廣大師生感受到了傳統文化的魅力。
二、要辯證看待現代媒體與傳統媒體各自的存在價值
現代媒體的飛速發展,是社會生產力發展的必然要求,它在展現其所提供的信息的快捷性、海量性的同時,也呈現出碎片化,混雜性的不足之處。本課題組認為,在高校黨建工作的文化建設中,現代媒體和傳統媒體要相互結合起來從而取長補短。盡管現代媒體同傳統媒體相比,具有無法比擬的優勢,但沒有一種完美無缺十全十美的媒體。在大學校園中,雖然現在大學生主要依靠網絡和手機獲取信息,但這畢竟是一種快餐式、碎片化的個人瀏覽媒介,而且在瀏覽內容的選擇上,個人的興趣傾向性占有很大的比例,缺少了教育的介入性。在魚龍混雜的信息海洋中,大學生雖然獲得了大量的事實存在,但很難進行正確的價值判斷。基于這一方面的考量,在大學校園,傳統的報欄宣傳依然具有其不可替代的魅力,這其中所體現的黨和國家路線方針政策的權威性、嚴肅性、專題性都成為其鮮明的特征,這些正面宣傳對于高校黨建工作中的文化建設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并且能夠成為大學校園一道靚麗的風景線。所以,傳統媒體可以成為現代媒體的有益補充,二者的自身優勢不可相互取代。
與此同時,要充分發揮微信公眾平臺的作用。微信已大舉進入今天人們的生活,成為人們生活中須臾不可或缺的重要社交媒體。與微信相伴生的微信公眾平臺,已成為個人和企業等進行宣傳的重要方式。本課題組認為,在高校黨建工作的文化建設中,充分利用微信公眾平臺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宣傳黨的歷史,宣傳黨的知識,宣傳黨的英雄模范人物都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方式。這其中微信公眾平臺的表達方式,傳播方式都體現了其自身鮮明的特性,對于接受者來說具有一種陌生化的學習體驗。通過諸如黨的歷史上的今天,黨和國家的重大節日紀念日來對學生進行黨史的普及工作都具有重要的學習和教育意義。一個顯而易見的客觀事實是,現在的大學生對于中共黨史的了解,除非其特別感興趣,相當多的學生的基礎是高中歷史課本中的知識,而事實上黨的歷史遠遠要比教科書中的歷史豐富得多。所以了解學習黨的歷史知識也就具有了非常重要的意義。只有了解了中國共產黨的昨天,才能更好地認識中國共產黨的今天,也才能更好地理解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中國的明天。
三、要高度重視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學習
我們經??梢月牭皆S多學生在宣讀入黨申請書或者預備黨員轉正申請書的時候會說:“我認真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以及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睂τ趯W生這樣的表述,我們要辯證地分析看待。首先,我們不能說學生說的完全華而不實,冠冕堂皇,這不符合客觀事實。因為每個學生從上小學到大學期間接受的都是馬列主義的教育,馬列主義在他們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中必然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其次,我們也要看到學生說的并不完全真實。對于每個入黨的大學生來講,到底是怎么樣學的馬克思主義,學得怎么樣,運用得怎么樣,那就因人而異了。眾所周知,要真正學通學懂馬克思主義,必然要下一番真功夫,苦功夫,而且要花一輩子的努力。平信而論,這一點并不是每一個人都可以輕易做到的。如果像這些同學們上述所說的,本課題組以為那是蜻蜓點水,走馬觀花,大而化之,那樣的學習也太容易了,那不是真正的在學習馬克思主義。
眾所周知,馬克思主義是經過人類社會實踐所檢驗的科學的嚴密的理論體系,有著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是一種開放的與時俱進的理論體系,有著強大的生命力。所以認真學習馬克思主義的重要意義是不言而喻的。在高校黨建工作的文化建設中,如何指導師生學好馬列主義呢?
本課題組認為,學習馬克思主義,首先要相信馬克思主義。關于這一點,正如李瑞環同志所說:“學哲學首先要信哲學。我認為這是一個立場問題、感情問題、信仰問題,也就是為什么學的問題。共產黨人信仰馬克思主義,是理性的選擇。信仰不是迷信,迷信是不好的,包括對馬克思主義和馬克思主義哲學我們都不要迷信,但是卻可以信可以迷。對于馬克思主義的哲學,只有信了才能迷,只有迷了才能鉆,只有鉆了才能懂,只有懂了才能用,只有用了,在用中嘗到了甜頭,才會更加信、更加迷、更加鉆。”[1]相信代表一種虔誠的精神,一種認真的態度,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地去接觸去學習馬克思主義。
從學生對于馬克思主義學習的表現來看,每位學生雖然在平時已經學習了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但許多人因為其抽象難以理解而敬而遠之。許多學生對于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之所以不熟悉,興趣不濃厚,在眾多的原因之中,一個重要的原因是他們在學習的過程中,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和具體的社會生活實踐,具體的個人生活經歷相脫節,就理論學理論,這樣勢必變得枯燥無味。須知理論來源于實踐,理論反過來指導實踐。所以要學活學懂學透理論,就必須將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起來。如果黨員在平時的學習過程中,能夠通過大量社會及校園生活的實際現象來例證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真理性,那么必然會感到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無處不在,無時不在。社會生活雖然千變萬化,但不離馬克思主義之“魂”,從而才會感受到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無窮魅力和無盡威力,進而才會對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保持一種應有的親切感和敬畏感。
在此需要提及的一點是,在高校每年寒暑假開學前后所組織的各類政治學習活動中,都要學習許多與民族、宗教和教育相關的政治文件以及各級領導的講話內容。從實際學習過程看,許多師生對其持一種被動消極的態度。究其原因,一是大家覺得學習形式死板,缺乏創意;二是大家認為學習內容抽象枯燥,不易理解。本課題組認為,對于這一類政治學習,不能就材料學習材料,變成形式主義的走過場。就這些材料本身來說,其與大學校園的學習生活工作并非都有直接的聯系,而更多的是從整個國家或者本行政區域的層面,宏觀全局的層面談論問題,指導工作。但是應該明白的一點是,這些黨和國家的重要文件,各級領導的重要講話,除了其直接的重要的工作指導意義以外,還體現和貫穿著馬克思主義基本的認識論和方法論,這才是最本質最重要的東西。在組織學習的過程中,組織學習者除了領導大家學習具體的政策法規外,還要就這些文件和講話等材料中所體現出的馬克思主義認識論和方法論講通講透。正是它們,才是文件和講話精神的筋骨和精髓之所在。通過學習,要讓全體師生將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真正學到手,學到家,拿來為己所用,這也是政治學習的應有之要義。為實現這一目標,在黨建工作的文化建設中,就要充分發揮思政課教師的作用。思政課教師是馬列主義的重要力量,是黨和國家路線方針政策的重要宣傳者,解讀者,釋疑者。他們本人不僅要深入鉆研馬列主義基本原理和現階段黨和國家的路線方針政策,而且要將其準確完整及時地傳達給廣大師生。所以,思政課老師要首先真信真懂馬列主義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他們要在高校黨建文化建設方面起引領作用,要成為學馬列懂馬列的楷模。
綜上所述,在高校黨建工作中,就文化建設而言,要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努力營造組織上以上率下,結合文化傳統,體現時代要求,學習氛圍良好的總體要求,從而為實現高校黨建工作的各項目標任務打好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李瑞環.學哲學 用哲學[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17.
基金項目:新疆應用職業技術學院黨建課題:高校黨建工作中文化建設對策研究(項目編號02)。
(新疆應用職業技術學院 師范教育系
新疆 奎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