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洪偉
摘 要:《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寫作是運用語言文字進行表達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認識世界、認識自我,進行創(chuàng)造性表達的過程。寫作能力是語文素養(yǎng)的綜合體現(xiàn)?!奔热粚懽魇沁\用語言文字進行書面表達和交流的重要方式,那么,作文教學自然也就成為了語文教學的重要內(nèi)容。我是一名農(nóng)村小學教師,多年的教學實踐讓我深感農(nóng)村小學作文教學改革之路任重道遠。想讓作文教學真正承擔起培養(yǎng)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任務,教師必須敢于打破傳統(tǒng)作文教學思想的束縛,善于確立新理念,勇于嘗試新思維,做課程改革的大膽實踐者。
關鍵詞:小學;快樂作文;個性飛揚
一、降低作文難度,克服“畏文”心理,讓學生快樂作文
上班伊始,我曾為鄰居家上四年級的孩子輔導過作文。為了不負所托,我每天都收集大量的寫作知識,寫作技巧,從選材立意到而已謀篇,每天都講得口干舌燥??墒堑搅俗屗毩懽鞯臅r候,他還是兩眼直瞪著稿紙,手攥著筆都出汗了,結果還是白紙一張,即使寫出來了也是那么干巴巴的兩三句話,這讓我、孩子、家長都很苦惱。時至今日,再回想起這件事,品味一下,這責任的確不在孩子身上。試想,那么大點兒的孩子,就要求他在作文形式上講究布局謀篇,結構上怎樣,語言上又要怎樣……那么,等他上初中、高中、大學時我們又教給他什么呢?因此,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到,小學階段是寫作的初始階段,在這個階段里情感態(tài)度方面的因素,要重于形式上的因素。所以,小學作文教學,首先要做的就是降低作文難度,讓孩子們樂于表達,自由表達。對習作的內(nèi)容不要過多限制,對習作方法不做過多要求。首先調(diào)動他們寫作的積極性,等到學生愿意寫了,寫得多了,自然就會感悟到怎樣寫會更好些。這時教師再適時、適度地講解一些寫作知識,自然會收到水到渠成的效果。
二、為學生提供廣闊的寫作空間,讓學生在習作中個性飛揚
強調(diào)個性發(fā)展,注重個性教育是當代世界教育改革的共同趨勢。而從語文學科學習的特點看,習作是學生最直接的個性化創(chuàng)造實踐活動,一篇習作就是獨具個性特征的精神產(chǎn)品。因此,在作文教學中,要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發(fā)展健康的個性,就必須采取個性化的習作訓練方式。我在教學中主要在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了嘗試。
1.堅持習作的自主性原則
長期以來,小學的作文教學一直被限制在“師授作文”的狹小空間里。題目由老師指定,“寫什么”不能逾越老師劃定的范圍;“怎么寫”必須遵循教師指定的幾個模式;作文講評也要按教師確定的調(diào)子評定優(yōu)劣。時間久了,其結果自然是學生的習作內(nèi)容相近,寫法相似,小孩說大人的話,失去了應有的兒童生活氣息,抑制了學生個性的發(fā)展,又何談有所創(chuàng)新。
2.堅持寫作的原創(chuàng)性原則
小學生的習作就是練習把自己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內(nèi)容,用恰當?shù)恼Z言表達出來。所以,小學生的習作應該是“怎么想就怎么說,怎么說就怎么寫”,即“我口說我心,我手寫我口”。正如葉圣陶先生所說的,“作文要寫出誠實的,自己的話?!倍鳛榻處煈摫M可能地尊重學生的原始表達。也許那種充滿童趣,成人無法感受到的童真、童心、童樂、童語對于教師來說是那樣淺顯而直接,但我們要認識到:這是學生內(nèi)心世界的真實反映,其間蘊含著學生對生活的獨特感受。記得在一本雜志上讀到一篇學生的習作,題目叫《騎豬》,這是一篇近乎大白話的習作:一個農(nóng)村小丫頭很淘氣,使兩頭大肥豬成了坐騎,就這么一件有趣的小事,小作者體驗了,然后如實地記錄下來了。沒有鄭重其事,用短促、口語化的句式,寫孩子的真實生活,因為感受獨特,所以習作才有特點。我把這篇習作在作文欣賞課上讀給了同學聽。有個同學聽后吃驚地說:“老師,原來作文也可以這樣寫??!”同學的話也引起了我的深思。《騎豬》這篇習作之所以成功,除了小作者充滿童真、童趣的內(nèi)心感受外,還有教師那善于發(fā)現(xiàn)美、捕捉美、欣賞美的眼睛。回顧自己的作文教學經(jīng)歷,所缺乏的不恰恰是這種及時捕捉學生思維火花,鼓勵學生寫出自己獨特感受的意識嗎?
3.堅持習作的真實性原則
長期以來,由于受不良文風、學風的影響,學生在習作中“假、大、空”成風,如鸚鵡學舌,千人一腔,無明顯個性可言。在我任教的班級里,這種傾向也曾一度十分明顯,我記得最清楚的就是“雨中送小女孩回家”和“幫老大爺推車”這兩個故事竟被冠以不同的時間、地點,多次出現(xiàn)在多位同學的習作中。每位同學都會有這樣的經(jīng)歷嗎?我看未必!
結合班級的實際情況,我在班級開展了以“誠實守信、培養(yǎng)責任心”為主題的教育活動,教育學生“誠信做人,誠信寫作”。要求學生在習作中講真話、實話、心里話,找回作文中應有的靈氣。隨著教育活動的深入開展,我漸漸地發(fā)現(xiàn),學生并非愿意在作文講“假話”。問題就在于沒有一個能讓同學們暢所欲言、傾吐內(nèi)心真實感受的氛圍。了解這些以后,我悄悄地找到了幾位性格開朗的同學,鼓勵他們在作文中寫自己身邊真實的人,真實的事,寫自己真實的感受。這幾位同學在我的鼓勵下,大膽地寫出了身邊的真實。記得其中一位同學以《我和媽媽》為題寫了一篇作文。在作文中他拋開了以往一貫以媽媽對我的關懷、教育為內(nèi)容的寫作思路。敞開心扉向大家講述了自己的媽媽因為染上了打麻將的不良嗜好,不僅使家庭不再和睦,而且那討厭的打麻將聲音也影響到了他的學習和休息的故事。作文還沒讀完,這位同學早以滿臉淚水,在結尾處他又哭著吐出心愿:“多么希望媽媽能變成原來的媽媽??!”聽了他的習作,同學們都深受感動。我不失時機的說出了我的想法:“作文就應該這樣去寫,寫自己的話,寫心里的話,只有把內(nèi)心的真實想法表達出來,大家才能了解你,只有找到的問題的癥結所在,大家才能去幫助你。”事后,我?guī)е魑膶υ撋M行了家訪,這位同學的母親看到作文后,也很激動。她含著淚水對我說:“想不到,我的這個毛病竟然給孩子帶來這么大的壓力,我保證以后再也不玩了……”從這以后,這位平日作文能力平平的孩子每次習作都會認真選擇真實的材料來完成。漸漸地其他同學也敢寫了、肯寫了,雖然不是每篇都很優(yōu)秀,但卻可以做到每篇都很真實。班級中作文風氣的轉(zhuǎn)變讓我從心底感到高興。
幾年來,在小學作文教學,特別是針對學習有困難孩子的作文教學中,我進行了一些嘗試和探索,也得到了各級業(yè)務領導的指導和幫助,我深信只要教學有法,實施得法,就一定能和孩子一起描繪出習作的美好明天!
(150200 黑龍江省五常市拉林鎮(zhèn)中心學校
黑龍江 五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