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文杰



摘要 進行了綠福牌基質育秧機插秧早稻應用效果試驗。結果表明:基質育秧出苗整齊,成秧率高,根系活力強,秧苗素質較好,適宜機插;基質育秧機插秧到大田后表現成穗率高、有效穗數多、抽穗整齊、穗大等優勢,產量較營養土育秧明顯提高。
關鍵詞 綠福牌基質;早稻;育秧;機插秧;應用效果
中圖分類號 S511.3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6)24-0016-02
近年來,桐城市耕地快速流轉,規模化種植、機械化程度越來越高,水稻機插秧面積迅速擴大,傳統營養土育秧取土難、成本高的問題日益突出[1-2]。
綠福牌育秧基質以水稻秸稈和稻殼為主要原料,經相關工藝生產,持水性和透氣性好,早稻育秧秧苗素質較高,各項指標符合機插秧要求,水稻大田生長健壯,產量比營養土育秧高。現對其在早稻上的應用效果進行研究。
1 材料與方法
1.1 供試材料
試驗、示范作物為早稻,品種為早秈788;綠福牌育秧基質和普通營養土,由安徽省綠福農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供。
1.2 試驗設計
試驗設基質育秧和營養土育秧2個處理,不設重復。育秧秧盤為長60 cm、寬25 cm的塑料硬盤,播種前用咪鮮胺浸種催芽,3月27日機械播種,每盤播175 g種子,集中堆放在育秧大棚內暗化3 d后擺放到秧田綠化育苗。
1.3 試驗實施
試驗田位于安徽省綠福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楊安分場,面積3 733.33 m2,壤土,中間為處理,四周為保護行,每處理長90 m、寬5.5 m,各處理間距以及處理與保護行間距均為50 cm。4月19日機插,插秧機型號為雅馬哈7行機,株行距為14.5 cm×25.0 cm,機插硬盤525個/hm2,用種量93.75 kg/hm2。插秧前2 d,大田基施48%復合肥(16-16-16)450 kg/hm2+發酵菜籽餅肥750 kg/hm2,平田后用尿素150 kg/hm2+丙嘧丙草胺300 g/hm2進行追肥及封閉除草,機插后8 d施尿素112.5 kg/hm2+丁芐375 g/hm2進行追肥及封閉除草,6月17日防治病蟲害1次,水稻生長期間正常水管。示范面積20.33 hm2,與試驗田同一區域,集中連片,各項栽培管理措施與試驗田一致。
1.4 調查內容與方法
1.4.1 出苗率和成秧率。秧苗第1片真葉出現時考察出苗率,移栽前1 d考察成秧率[3-4]。
1.4.2 秧苗素質及根系活力。三葉期測定苗高、葉齡、葉面積、莖基寬度、地上部鮮重、地上部干重、單株不定根數、白根數以及根鮮重和根干重等。
1.4.3 機插秧質量。機插后,每個處理隨機調查5點,每點1 m2,考察實際機插穴數、倒秧數(以秧苗植株85%傾斜計為倒秧)、損傷數(以葉片有損傷的穴數為損傷秧),計算漏插率、直立苗率和秧苗損傷率。
1.4.4 大田莖蘗動態和生育進程。每個處理距邊行5行以上沿行距方向連續確定10穴秧苗、每穴標注1株秧苗分別考察莖蘗動態和葉齡[5-6]。機插后第7天開始第1次調查,以后每隔7~10 d調查1次,直到葉片全部抽出、分蘗穩定為止,同時準確記載生育期[7-8]。
1.4.5 產量及經濟性狀。收獲前考察每個處理株高、穗長、有效穗、實粒數、結實率、千粒重、理論產量等經濟性狀和產量構成要素[9-10]。
2 結果與分析
2.1 試驗效果
從表1可以看出,基質育秧出苗率和成秧率分別比營養土育秧高2.5、5.3個百分點,有利于機插秧。
從表2可以看出,基質育秧比營養土育秧地上部分秧苗生長量大。表現在秧苗高1.9 cm,單株葉面積大0.6 cm2、地上部分鮮重重7.3 mg/株、干重重3.03 mg/株,增幅分別為13.3%、15.4%、12.6%和34.9%,基質育秧干物質積累較多。
從表3可以看出,基質育秧平均單株不定根比營養土育秧多0.6條,是營養土的1.08倍,且全部為白根;營養土育秧白根數占93.5%;平均單株根鮮重和干重均為營養土秧苗重,分別比基質秧苗重5.64、2.31 mg/株,增幅分別達8.3%和25.6%。基質育秧根系活力強。
從表4可以看出,基質育秧漏插率高于營養土,直立苗率低于營養土,兩者均達到機插秧作業質量合格標準。損傷秧率(包括葉片損傷)基質育秧比營養土育秧低32.2%。
從表5可以看出,機插后7 d到第14天,基質育秧和營養土育秧均出現部分莖蘗死亡,死亡率分別為13.4%和10.4%。后來連續30 d 2個處理莖蘗數都在增加,每隔10 d增加幅度基質育秧分別為23.5%、118.5%、0.8%,營養土分別為23.3%、103.8%、2.8%。之后20 d 2個處理莖蘗苗數均明顯下降,穩定后,基質育秧比營養土育秧多莖蘗苗13.5萬個/hm2。考察發現,機插后,大田葉片抽出速度基質育秧比營養土育秧要快一些,移栽后60~65 d劍葉均完全抽出。
從表6可以看出,始穗至齊穗期基質育秧5 d,營養土育秧7 d;齊穗至成熟期基質育秧25 d,營養土育秧22 d。基質育秧比營養土育秧抽穗整齊,灌漿期長。
從表7可以看出,基質育秧比營養土育秧平均株高高3.1 cm、有效穗數多19.5萬穗/hm2、平均穗實粒數多6粒,增幅分別達到3.7%、6.3%、8.2%,二者平均穗長、結實率、千粒重基本相同。最終理論產量基質比營養土高816.56 kg/hm2,增幅達15.0%,主要來源于有效穗數和穗粒數的增加。
2.2 示范效果
7月26日,安慶市科技局對基質育秧示范片進行測產驗收。隨機選擇3塊基質育秧機插秧田進行機收,面積1 800 m2,實收稻谷1 725 kg,實測水分43.1%,按早稻標準水分13.5%折干谷6 747 kg/hm2;選取相鄰普通營養土育秧機插秧田塊,面積726.67hm2,實收稻谷526 kg,實測水分37.44%,按早稻標準水分13.5%折干谷5 505 kg/hm2。基質育秧較營養土增產1 242 kg/hm2,20.33 hm2示范片共增稻谷25.25 t,按國家保護價2.66元/kg計算,共增收6.72萬元,經濟效益十分顯著,同時育秧成本基質比營養土少150元/hm2(表8)。
3 結論與討論
基質比營養土輕,保水性和透氣性好。試驗結果表明,基質育秧出苗整齊,成秧率高,根系活力強,秧苗素質較好,適宜機插。基質育秧機插秧到大田后表現成穗率高、有效穗數多、抽穗整齊、穗大等優勢,產量較營養土育秧明顯提高。基質育秧能夠有效地減少營養土育秧取土、曬土、碎土、培肥等復雜工序,省工節本,經濟效益顯著。同時,綠福牌育秧基質主要原料為水稻秸稈和稻殼,為農業廢棄物循環利用探索出新的途徑,變廢為寶,促進了生態農業發展。
4 參考文獻
[1] 陳葉平,陳惠哲.育秧基質母劑對早稻機插秧苗素質及產量的影響[J].浙江農業科學,2014(10):1516-1517.
[2] 蔣達鉅,戴利民,謝云飛,等.丘陵山區機插早稻營養基質對比試驗[J].安徽農學通報,2013(3):141-142.
[3] 羅勝伍,覃獻芳,李佳文,等.桂平市早稻不同育秧基質育秧對比試驗[J].熱帶農業工程,2014,38(6):32-34.
[4] 周紅海,朱佰明,金武昌.基質育秧對拋秧早稻秧苗生長及其產量的影響[J].寧波農業科技,2012(2):10-11.
[5] 徐巧鳳.4種基質在水稻機插育秧中應用效果[J].浙江農業科學,2014(8):1152-1153.
[6] 楊子峰,楊祥田,馬義虎.育秧基質對機插早稻秧苗素質及產量的影響[J].浙江農業科學,2014(6):818-820.
[7] 黃洪明,吳美娟,汪暖,等.不同基質育秧對水稻機插秧苗素質和產量的影響[J].中國農學通報,2014(15):163-167.
[8] 王康軍,申琪鳳,李艷大,等.機插水稻工廠化育秧營養基質的應用效果研究[J].農機化研究,2013(7):191-197.
[9] 羅又紅,陳火松,宋建新,等.不同水稻基質育秧應用效果研究[J].現代農業科技,2015(22):21-22.
[10] 姚義,尹航,謝成林,等.機插水稻不同育秧基質應用效果初探[J].中國稻米,2016(2):6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