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寶明
[關鍵詞]歌手主持人;娛樂節目;運用
湖南衛視明星歌唱真人秀《我是歌手》已成功播出了四季,取得了巨大成功。其中主持人的運用別出心裁,成為節目之外的話題。從第一季的歌手海泉到第二季的歌手張宇,第三季的古巨基、第四季的李克勤,再到請來柏林新科影帝廖凡客串主持,每季主持人的運用都會引發熱議。同時湖南衛視構思巧妙地將臺里的新生代主持人設計為歌手經紀人,在大熱節目《我是歌手》中做推廣,更是主持人包裝策劃的一種創新。本文將從主持人策劃的角度淺析《我是歌手》主持人的運用。
一、選用歌手作為主持人符合節目定位,提升節目專業度
《我是歌手》作為一檔歌唱真人秀節目,節目中最大的主角是歌手,最大的秀是歌手在舞臺上的歌唱表演。因此,這個節目對主持人的要求為:語言量不大,但要對音樂領域熟悉;程序簡單,基本屬于報幕和串場,但一定要恰到好處。面對這樣的節目定位,如果選擇臺里最當紅的主持人,一方面專業主持人容易“搶鏡”,另一方面,對音樂的表達肯定不如專業歌手深刻與準確,因此選擇一個表達流暢而且內心情感豐富的歌手作為主持人,比較符合節目的定位和設計。事實證明,四季的歌手主持人都較好地完成了自己的主持任務。如第二季中張宇作為主持人有很多比較走心的主持語錄和感悟語錄。
“我歌手生涯緣是夢,歌手的璀璨只有在舞臺那一剎那,他下了臺之后,其實跟你我一般。我也還要陪我老婆去買菜,我要當司機,我社區這個小區的聯誼活動里面,為了大家敦親睦鄰,我也還要免費唱個兩首。”
這些語錄從一個歌手成長的角度很好地詮釋了歌手的內心世界,這種話語只有在這個行當中摸爬滾打了很多年的人才能夠講出來,所以在每次串場的時候,歌手主持人都能夠用比較簡單的話概括出下面一首歌的創作背景、內心感受及演唱意義。這在某種程度上,幫助觀眾更好地理解和聆聽歌手的演唱,大大提升了作為一個音樂真人秀節目在音樂方面的專業度。
二、突破傳統主持人思維及語言表達定勢,提升節目新鮮度
專業主持人,最大的優勢是有自己的語言風格和成熟的經驗,而這種優勢在某些節目也可能會成為劣勢。沒有新鮮感,思維和語言模式套路化明顯,枯燥乏味,過分的自我張揚都會成為成熟主持人的主持困境?!段沂歉枋帧窙]有選擇專業的主持人,而是選擇歌手作為主持人,給觀眾以極強的新鮮感,拉高了觀眾的期待,增強了節目的話題感,提升了節目的收視率。歌手主持人沒有受過專業訓練,因此從思維到語言再到動作受到的束縛比較少,定勢比較少,因此他在舞臺上的各種表現會給觀眾出乎意料的感受,甚至某些對專業主持人來說是極大瑕疵的錯誤,對歌手主持人來說卻能成為現場的笑點和話題。如:第一季中,主持人海泉多次平卷舌不分,將“ZI”讀成“ZHI”,他在舞臺上的自嘲和搭檔做俯臥撐懲罰都成為節目的賣點,一到類似字音出現時,觀眾就想看他怎么讀,會不會錯。再比如香港歌手古巨基、李克勤的港臺腔,普通話不流利等,甚至成了他們的“萌點”。
三、聘用當下最火的男明星制造新聞和話題,提升節目收視率
在第二季《我是歌手》突圍賽中,觀眾驚喜地發現主持人不是歌手張宇了,而換成了近期大熱的憑《白日焰火》獲得柏林影帝的廖凡,廖凡一亮相,就獲得了觀眾如潮的掌聲。這種搭輿論中心人物提升節目收聽率和話題感的炒作手法也越來越多地被各家電視臺運用。比如湖南電視臺《爸爸去哪兒》,他將非常受歡迎的演員吳秀波融入其中,讓人眼前一亮。江蘇電視臺的《最強大腦》,請來了2014年上半年最受歡迎的韓星,主演《來自星星的你》中的都教授扮演者金秀賢,都教授所到之處都可以用瘋狂來形容,在短時間內賺足了眼球。因此,廖凡作為《我是歌手》突圍賽的客串主持人,他主持的如何其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的亮相有話題,有新鮮感,可以炒作,可以提升收視率。目前,主持人、嘉賓有沒有話題已經成為很多節目從創意策劃到實施播出中很重要的考量標準。
四、將新生代主持人包裝為歌手經紀人,提升主持人知名度
精通策劃與推廣的湖南衛視,在《我是歌手》期間把節目資源和能量無限放大并吃干榨凈的做法之一就是利用《我是歌手》的高收視率來推廣自己的年輕主持人。通過《我是歌手》的高頻曝光,這些主持人也逐漸地走入了觀眾的視野。這些年輕的主持人比較清晰自己的角色定位,他們作為歌手的伙伴和陪襯,雖然不及歌手搶眼,給他們的發揮空間非常有限,但這些年輕的主持人中也有不少人利用有限空間放大了自己的個性被觀眾熟知。這些主持人有時在節目中插科打諢,有時向歌手提問,有時向觀眾爆料內幕,都比較充分地發揮了自己所長。所以歌手經紀人雖然不是《我是歌手》中最大的亮點,卻通過這個平臺,推廣了自己的主持人隊伍,為這些主持人未來的發展奠定了一個平臺,和觀眾結下了一次眼緣。
當然,《我是歌手》中歌手主持人、主持人經紀人的運用也有影響節目公平性、主持人經紀人的自我策劃不到位,表現參差不齊,有表演之感等問題,但整體上,這種主持人的運用形式成功和可借鑒,值得很多節目學習,期待《我是歌手》第五季的精彩上演。
(編輯/丹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