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麗娜 張慶


【摘 要】 目的:分析農村成年癲癇患者的生活質量。方法:選擇我院2014年3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農村成年癲癇患者50例,將其作為病例組;并選擇同期健康體檢者50例作為對照組,選擇癲癇患者生活質量量表-31(QOLIE-31)(中文版)來評定患者的生活質量,分析可能影響癲癇患者生活質量的因素。結果:病例組患者的(QOLIE-31)(中文版)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兩者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病例組患者中,不同病程、婚姻、性別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而不同用藥情況和發作類型的比較則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于農村成年癲癇患者來講,其生活質量顯著下降,用藥情況和發作類型會對成年癲癇患者的生活質量產生直接影響。
【關鍵詞】 成年 癲癇患者 生活質量
臨床中將腦部神經元異常放電所引起的慢性腦部疾病稱之為癲癇,癲癇可能是因為多種因素所導致的,而且可能引起神經功能紊亂和神經元代謝紊亂,進一步導致高碳酸血癥、發作期低氧血癥、睡眠紊亂[1]。對于癲癇患者來講,因為社會歧視、長時間服藥以及病情反復發作等,導致患者及其家屬的社會負擔、心理負擔加重。臨床醫生長久以來都將癲癇發作控制情況當成判斷臨床療效的指標[2]。在現代醫學技術快速發展的過程中,醫學模式也在不斷轉變,人們也開始更加關注和重視生活質量。本研究主要分析了農村成年癲癇患者的生活質量,現做如下匯報。
1 一般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2014年3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農村成年癲癇患者50例,將其作為病例組;納入標準:全部患者均滿足癲癇的臨床標準[3];文化水平為小學以上,閱讀熟練;年齡為18-65歲。排除標準:精神疾病患者、神經疾病患者以及其他內科疾病患者。全部5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女性患者人數分別為29例、21例;患者年齡為18-65歲,平均年齡為(28.4±5.8)歲;31例患者已婚,19例患者未婚;28例患者為全面性強直-陣孿發作(GTCS),22例患者為其他類型(如單純部分性發作、復雜部分性發作、失神發作等);33例患者為單獨用藥,17例患者為聯合用藥;14例患者的病程小于1年,36例患者的病程超過1年。并選擇同期健康體檢者50例作為對照組,男女人數分別為27例、23例;患者年齡為21-62歲,平均年齡為(27.3±6.1)歲。兩組患者的基線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選擇問卷調查的方式來收集患者的資料,調查人員在調查前應詳細告知患者調查的內容、目的和相關注意事項;研究對象應結合自身情況填寫最合適的答案。調查人員應調查研究對象的基本情況,如婚姻狀況、職業、年齡、性別、癲癇發作類型、病程以及抗癲癇藥物的治療情況等。并選擇癲癇患者生活質量量表-31(QOLIE-31)(中文版)來評定患者的生活質量,包括總體健康水平、社會功能、藥物影響、認知功能、精力、情緒、生活滿意度、擔心發作等,均采用百分制計分,分值越高則表示生活質量越高。
1.3 統計學分析
本次實驗數據采用SPSS17.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其中組間計量資料對比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對比采用卡方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生活質量評分觀察
病例組患者的(QOLIE-31)(中文版)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兩者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如表1。
2.2影響成年癲癇患者生活質量的因素分析
病例組患者中,不同病程、婚姻、性別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而不同用藥情況和發作類型的比較則有統計學意義(P<0.05),如表2。
3 討論
癲癇是因為大腦細胞異常放電導致的反復發作、一過性的臨床綜合征,患者需要長時間服用抗癲癇藥物治療[4]。對于癲癇患者來講,因為長時間服藥而擔心藥物副作用和治療費用,周圍人群不了解癲癇病,歧視癲癇患者,都可能讓癲癇患者的經濟負擔和心理壓力加重,進而降低患者的生活質量[5]。部分成人癲癇是因為兒時癲癇遷延引起,長時間的癲癇發作不僅會對患者的認知功能造成影響,而且還會讓患者的生活質量降低[6]。幼年時因為腦部還未完全發育,當出現癲癇時神經元會出現異常過度放電,同時伴蛋白質、葡萄糖、有氧等異常代謝,損傷正處于發育中的神經元,導致智能發育出現異常,損傷患者的認知功能。
分析本研究結果發現,病例組患者的(QOLIE-31)(中文版)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兩者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結果與臨床相關研究報道結果相似[7]。而情緒因素(焦慮、抑郁)、藥物影響以及擔心發作等項目的評分相對更低。擔心發作是降低患者生活質量的一個主要因素。有臨床研究結果顯示,癲癇對患者生活質量以及身心方面的影響,在一定程度甚至超過了癲癇發作本身。面對癲癇發作,患者可能產生羞恥感,同時也擔心發作會對身體造成損傷,對智力造成影響。選擇抗癲癇藥物來對癲癇進行有效控制,對于癲癇患者生活質量的提高非常重要,然而長時間應用抗癲癇藥物則可能導致一系列不良反應,如記憶障礙、疲乏以及嗜睡等,進而降低患者的生活質量。另外大部分癲癇患者都存在情緒障礙問題,如焦慮、抑郁等,出現這種情況主要是因為患者擔心發作、擔心長時間服藥、社會地位低下等因素所引起的。焦慮和抑郁均可能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所以臨床醫務人員應加以關注和重視,及時為患者提供有針對性的心理疏導。
分析本研究結果發現,病例組患者中,不同病程、婚姻、性別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而不同用藥情況和發作類型的比較則有統計學意義(P<0.05)。在癲癇發作中,GTCS屬于病情較重的患者,發作時容易導致患者出現大腦缺氧,損傷患者腦功能和認知功能,除此之外癲癇發作時會導致患者的體力被大量消耗,讓患者出現疲乏不適,擔心下次發作,降低患者生活質量。聯合用藥的癲癇患者主要是GTCS發作類型和發作頻率較高的患者,所以其生活質量更差。
總之,對于農村成年癲癇患者來講,其生活質量顯著下降,用藥情況和發作類型會對成年癲癇患者的生活質量產生直接影響。
參考文獻
[1]屠厚冕,計海霞,龔桂平等.抑郁情緒對成年癲癇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國臨床保健雜志,2016,19(5):528-530.
[2]孫金,丁成贇,張青等.成年難治性癲癇患者體質與生活質量相關性研究[J].中國醫藥導報,2016,13(8):13-16.
[3]杜愛玲,艾小青,張東軍等.我國成年癲癇患者生活質量Meta分析[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5,18(18):15-17.
[4]張青,丁成赟,孫金等.成年癲癇患者生活質量與中醫體質的相關性分析[J].中華中醫藥雜志,2015,30(6):2072-2075.
[5]曹麗,石向群,樊春玲等.成年女性癲癇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因素分析及干預對策[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4,17(15):33-35.
[6]鄭紀平,趙偉麗.成年女性癲癇患者生活質量影響因素及自我效能評價分析[J].河北醫學,2013,19(2):203-207.
[7]盧穎瑜,王鵬,李永鴻等.成年癲癇患者認知功能與生活質量的研究觀察[J].當代醫學,2013,19(17):8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