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巍
摘 要:具身認知理論是心理學中一個新興的研究領域,對于很多學科的發展都有很重要的影響。本文對具身認知理論在大學英語教學中所起的作用進行討論,通過將具身認知理論和英語教學結合的實例分析,并和國內外有關具身認知研究成果進行比對,綜合后得到具身認知對于大學英語教學的實際意義。說明“具身認知理論”研究成功應用于大學英語教學的可行性和應用價值,對其促進學生的學習,理解和應用的作用進行了闡述,以期為相關領域的研究者和實踐教師提供理論依據和建議。
關鍵詞:具身認知 大學英語教學 詞匯學習
一段時間以來,具身認知理論發展迅速。很多認知語言學家提出,可以將認知語言學里的具身認知理論在大學英語教學中進行實踐應用。關于具身認知理論應用的方式,就是發揮身體的能動性和環境的情境性特點,通過將情景模式以及經驗陪同等多種不同的語言學習法加以結合,強化學生對英語詞匯的掌握和理解。在具身認知理論中,一詞多義現象中詞匯的不同意義之間肯定有著某種深層次的特定關系。在學生掌握了某個新詞的基本意義后,就可以自己通過具身認知理論將詞匯更確切的意義“推理”出來,進而深入掌握這個詞匯的含義。然而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把握重點,對學生闡明單詞本身的含義并不是靜態不變的,而是隨著時間和空間以及環境的變化而時刻發生著動態改變的,詞匯的意義源于使用它的人共同的認知聯想,也正是由于認知聯想,詞匯才有了彼此的聯系和一詞多義的規律,具身認知理論才能得以應用。
1.具身認知的基本概念
具身認知,英文版說法為embodied cognition。它的基本含義是說概念的形成過程以身體體驗為基礎和前提。具身理論被叫做“涉身理論”,概括來說就是一個人對世界和環境的認知和理解等活動是以身體在不同環境下的體驗為基礎而產生的。在不同的環境下,不同的個體會形成不同的認知。這以概念由認知語言學家 Lakoff & Johnson在1999年提出,發表于其著作 《Philosophy in the Flesh —The Embodied Mind and its Challenge to Western Thought 》。也正是出于這樣的理解,語言學家逐漸認識到語言在形成的過程中,具身認知的作用占很大一部分。具身認知理論的核心是大腦,身體以及環境之間三者的聯系和相互作用,人類感知世界的方式是基于身體對于周圍環境的體驗的,而人類的各種心理活動,比如感覺思維以及表象等不同層次的心理活動,被概括為心智。所以綜合來說,語言的學習過程,是人類在經過身體對環境的感受后,由心智進行歸納和整理,再形成其本身的完整概念系統,最終經由詞匯化過程,產生了人類互相之間可以運用并理解的實際語言,進而不斷演化和發展。
2 具身認知的實際應用
2.1 英語教學的具身性分析
本文通過把具身認知理論和大學英語教學進行結合,采用創造特定語境并在其中提高學生對具體英語詞匯,句式,語法等的感性認知,使其親身參與體驗過程,進而能夠在理解的基礎上對這些語言知識進行靈活應用。在英語的教學過程中,合理采取生活情景化的方法,將身體動作和心理狀態等實際體驗帶入學生的認知過程,進而改變傳統英語教學中將知識點進行孤立教學的授課方法。下面可以從英語詞匯的衍生過程探討英語教學本身的具身性特點。
一般來說,一門語言中的大多數基本詞匯都和身體經驗與空間環境關系緊密,可以看作是身體對世界的感知并將其概念化的直接結果。比如說“head”這個單詞代表頭部,在人體中位于最頂端的位置,因此衍生出來的有“headmaster”,即校長這個詞,代表學校的最高職務者,再比如“eye”,眼睛,人們通過眼睛來觀察世界,當你聚精會神時,眼睛一定是仔細觀察某事物,所以當用到“仔細觀察、聚精會神”時就要聯想到“eye”。漢語中也存在著類似現象,比如“山腰”“山腳”“傷口”等等,這些詞都有源于人類自身身體構造的地方。而在語言中更為抽象和復雜的詞匯也有很多是經由人們在特定的情景體驗下產生的概念逐漸衍生出來的。
對語言的理解的過程,和學生對自己身體動作以及體驗之間有著密切的關聯,動作模擬和身體體驗又都受到主體在頭腦中的情景想象和情感體驗的驅動。鑒于此,在英語詞匯教學中教師要合理的使用人們的身體來對詞匯進行發散思維的聯想,進行引申。遇到長詞時要引導學生首先在頭腦中進行概念加工,心理模擬出一幅畫面或者自己親生經歷過的事情來加深記憶。教師在英語學習的過程中應努力誘導學生進行情景想象、動作模擬和情感體驗,以此增進學生對英語詞匯的具身認知能力。
2.2英語教學中的具身認知的應用
在具身認知理論中,人的大腦,身體和環境這三種事物之間聯系密切,英語教學中可以通過教師的有意引導,利用情境教學的方式來合理利用三者間的聯系,加強學習效果。
(1)情境環境下詞匯的隱喻性實踐教學
詞匯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通過創造合適的語言環境,使學生大腦的語言神經經過持續的的連接訓練,強化記憶,并由此使學生在活動中由具體的身體感受加深對詞匯的認識。例如,在學習“dance”一詞時,通過一段令人印象深刻的舞蹈視頻,可以使學生在頭腦中先形成對“跳舞”概念的理解;再請班上的同學表演當你收到禮物時的心情(有同學表現出手舞足蹈的樣子),那么結合漢語經驗,學生會說“他高興的都跳起來了”,所以 dance 在做動詞時有“跳躍”的意思,所以形容一個人十分高興的時候就可以用到 dance 這個詞語“dance for joy”,這樣學生在該情境下既記住了 dance 的本意,也記住了它的引申意思。
(2)具身認知下詞匯的概念加工教學
詞匯是大學英語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教師在課堂上采用正確的方法教授學生詞匯是課堂教學的關鍵環節之一。傳統的大學英語教學課堂上,教師一般采用的方法還是反復強化機械記憶的過程,這一方式往往會使英語詞匯的學習變得乏味枯燥,也大大降低了學生對于英語詞匯的理解和記憶速度,或者形成會拼不會用的實際應用問題。具身認知教學理論中,教師有意引導學生身體狀態的同步和行為上的關聯,可以有效提高認知共享的效率,在對詞匯教學進行課程設計時,應盡量和課堂活動相結合,促進學生對單詞的記憶,利用身體體驗加深印象中的認知規律,將游戲參與和課堂學習相結合,把學生對詞匯的學習和身體體驗彼此融合在一起。
結語
作為認知語言學的前沿發展理論,具身認知理論對于大學英語教學有著重要意義和應用價值由于語言知識形成本身的特殊性,具身認知對于大學英語教學尤其是單詞記憶掌握有著很好的應用前景。希望通過本文的闡述說明,能對今后此方向的研究者和教學人員起到幫助作用。
參考文獻:
[1]匡芳濤.英語專業詞匯教學研究——基于范疇化理論的探索[D].西南大學,2010.
[2]孫崇飛.認知語言學對外語教學的啟示--體驗認知教學模式[J].宜春學院學報,2014,(7).
[3]李星.基于具身認知的教學研究現狀及進展[J].高教學刊,2016,(24).
備注:黑龍江省經濟社會發展重點研究課題(外語學科專項),課題名稱:《基于具身認知的大學英語教學研究》,項目編號:WY2016016-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