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芝蘭

【摘 要】 目的:研究并分析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有效急診治療方式及效果。方法:收集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共70例,根據隨機分配方案將其分為對照組(35例)和觀察組(35例),對照組接受常規急救,觀察組接受綜合急救,將兩組臨床療效進行觀察和對比。結果:觀察組的總有效率為97.14%,顯著高于對照組的77.14%,X2=6.248,P=0.012。結論: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急診治療過程中,綜合急救能夠使患者更加獲益,值得推廣應用。
【關鍵詞】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 急診治療 臨床療效
上消化道出血指的是屈氏韌帶以上的胰膽、十二指腸、胃或食管等病變所引發的消化道出血,在消化道內科當中較為常見[1]。患者的主要表現包括了嘔血、黑便,由于發病急、病情波動、病勢發展快、病因復雜,因此若沒有得到及時而有效的控制將可能降低患者機體當中的循環血量,甚至引發急性的周圍循環衰竭,危及患者生命[2]。在本次研究中,對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采用了綜合急救處理,現報道如下:
1 一般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10月至2016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療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共70例,根據隨機分配方案將其分為對照組(35例)和觀察組(35例),其中,對照組男23例,女12例;年齡在26歲-60歲之間,平均年齡為(37.7±6.1)歲。觀察組男24例,女11例;年齡在28歲-60歲之間,平均年齡為(37.6±6.3)歲。兩組基線資料無統計學差異(P>0.05),有可比性。所遵循的程序均符合相關倫理學標準,并通過我院倫理委員會審核,患者及其家屬均知情同意。
1.2 方法
對照組接受常規急救,觀察組接受綜合急救:
1.2.1 保持呼吸道通暢。接到急診患者后立即清理現場,將患者的頭部偏向一邊,對其呼吸道當中的殘留物和積血進行清理,從而確保其氣道的通暢。
1.2.2 氧療支持。大部分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會由于血液的灌流不足出現缺氧癥狀,因此必須及時給予患者氧療支持,從而糾正其機體中的血氧濃度,預防器官衰竭的出現。
1.2.3 快速建立靜脈通路。在接診后應立即為患者建立2條或以上的靜脈通路,從而維持其體循環。為防止針體的脫落,可使用留置針。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補充液體,如有必要可使用質子泵抑制劑對出血進行控制。若患者出現休克,應立即進行抗休克治療。
1.2.4 在運送患者的過程中應協助其保持側臥,取頭低腳高位,可在腳部墊枕頭,與床面成30度角,這樣有利于下肢血液回流至心臟,首先保證大腦的供血,同時對患者的生命體征進行密切觀察。
1.3 評價指標
將臨床療效作為本次研究的評價指標,對兩組相關數據進行統計和對比。顯效標準:患者臨床癥狀及體征徹底消失,血色素水平正常,72小時內未發生再次出血;有效標準:患者主要癥狀及體征明顯減輕,72小時后出現潛血;無效標準:患者癥狀及體征仍然異常,或死亡[3]。
1.4 統計學分析
將研究所得的最后數據使用spss22.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處理。在數據處理過程中,t值用以檢驗計量資料,卡方用以檢驗計數資料,組間差異經P值進行判定,其標準為:若p值低于0.05,則提示最后數據存在統計學意義;若p值高于0.05,則提示最后數據不存在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觀察組治療后的總有效率與對照組相比,差異顯著,P<0.05。見表1。
3 討論
上消化道出血發病后患者會出現明顯癥狀,一旦治療不及時就會誘發其他嚴重疾病,并對患者的生命造成威脅[4]。在本次研究中,對觀察組35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采用了綜合急救措施,經對比分析可知,觀察組的總有效率為97.14%,顯著高于對照組的77.14%,X2=6.248,P=0.012。在綜合急救措施當中,首先對患者進行了及時的院前診治,并根據患者的臨床體征和病史進行初步診斷,明確患者的原發疾病。此外,由于患者機體在上消化道出血的影響下其有效循環血量將逐漸減少,而通過體液-神經調節系統重新分配血液,并對重要臟器的血流灌注進行保證,因此在急診過程中應使用血管活性藥物,預防肝腎重要臟器由于血液灌注不足發生功能衰竭[5]。綜合急救措施的順利實施主要依靠護理人員的護理技巧,及其對于疾病的熟知程度,能夠對患者疾病可能出現的變化進行預測性干預,保證問題解決的及時、有序、有效,進而提高患者預后。
綜上所述,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急診治療過程中,綜合急救能夠使患者更加獲益,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中國醫師協會急診醫師分會.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急診診治流程專家共識[J].中國急救醫學,2015,26(10):865-873.
[2] 林燕鳳,黃媛,付朝麗等.消化內科急診綠色通道診治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臨床價值[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4,36(15):4188-4189.
[3] 賴亞棟,陳俊杰,許向農等.內鏡下逆行胰膽管造影術后并發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急診內鏡診療[J].中國內鏡雜志,2014,20(11):1207-1209.
[4] 李美鳳,林惠文,馬麗珍等.急診一體化轉運模式救治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價值[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5,19(05):129-130.
[5] 孫斌,張霞,唐華等.急診胃鏡下治療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臨床療效[J].解放軍預防醫學雜志,2016,34(04):631-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