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雅楠
【摘 要】文章通過采訪及問卷調查,對我校在校大學生的外賣預定情況進行總結分析,在此基礎上提出優化方案。文章認為,學校周邊外賣餐飲可以和學校食堂合作,在一定程度上實現雙贏。
【關鍵詞】大學生 外賣 食堂 口味
一、引言
近年來,隨著“宅”生活的逐漸盛行,外賣成了越來越多商家利潤的來源。大學生作為一個特殊消費群體,基本在學校或學校附近,相對比較集中,而且日常作息時間也相對固定,以上兩個因素使大學生的餐飲市場呈現出固定性的特點。
大學生們有著不同于其他消費群體的消費心理和行為,為了避免就餐高峰時的擁擠和等待以及食堂菜品的千篇一律,外賣因其豐富選擇以及便捷的送貨服務常常成了大學生就餐首選。但這卻讓學校食堂的地位岌岌可危。雖然相比較而言學校食堂的安全系數較高,比起外賣吃起來會更讓人放心,但似乎大家都不太愿意選擇食堂。二者的不協調問題日益加劇。據此我們應該提出優化方案,希望可以在保證好吃便捷的基礎上加以安全的保障,以此來為大學生提供更為優質的服務。本文通過采訪以及問卷調查的方式,以此來給外賣商家和學校食堂的服務優化提供參考依據。
二、食堂的就餐優缺點
食堂是每個學校的必備之地,雖然說學校食堂的各種健康證件齊全,各種進貨渠道安全,可傳統食堂大多采用“大鍋飯”式的食品加工方式,單純注重大批量生產帶來的效率和優勢,卻未能充分考慮到來自全國各地不同學生口味的需要,而且飯菜單調,長時間不更換菜單,更不可能結合學生自身的營養需求提供針對性的餐品,結果必然導致學生對食堂的滿意度逐漸下降。偶爾的更新菜色總是能刷新大家的味蕾下限和對食譜的認知,所以對于食堂我們總是懷著又敬又畏的復雜心情。
有時候大家是樂意去食堂的,可很多時候食堂的爆滿,面臨沒菜的尷尬,總是讓一些人對食堂敬而遠之。就餐人數多導致無處找尋就餐座位也打擊了很多學生去食堂的積極性。久而久之,大家也就對食堂失去了興趣。在我的問卷調查里甚至存在有個別學生因為食堂的就餐環境而直接放棄去食堂吃飯的情況,他們上一次去食堂吃飯的時間連他們自己都忘記了。
雖說食堂會讓人產生抱怨,但不得不說學校食堂絕對是一個經濟實惠的地方,而且菜品也不少。就拿我們學校來說光食堂就有七個,還有另外的美食城等等,各有特色。學校每年也會舉辦美食節,讓大家可以免費品嘗到美味的食物,熟悉的食堂,和善的阿姨,一切的一切都是那樣的妙不可言,讓人印象深刻。
三、外賣的優缺點
這幾年隨著網絡信息技術的日益發展以及網上支付手段的日益成熟,例如外賣式的網絡消費已經逐漸平民化。大學生作為一類特殊的消費群體在外賣行業中逐漸變成了香餑餑,越來越多的外賣商家開設在學校附近,越來越多的訂餐類APP在學生中流行,外賣似乎已經成為每個大學生的居家必備。在我的調查報告中基本上不存在沒有定過外賣的小伙伴,而且一般都是最少一個月兩次。由此可見,外賣在大學生日常生活中是必不可少的。
首先我們來談一談外賣的優點。由于網絡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大家直接進入訂餐APP就可以自主選擇自己喜歡的菜品,天南海北,各種各樣,總有一款適合你。如果提前預約好時間,剛下課回到宿舍就可以吃到熱乎的飯菜了。這一過程也就可以避免了大家在食堂就餐的不便了。送餐員這一全新職業的出現更是為一些人提供了就業崗位,提高了收入,也就進一步循環帶動了消費。我的調查對象里也有部分大學生利用課余時間送外賣賺錢,既充實了課余時間,又為家里稍微緩解了經濟壓力,這也是件一舉兩得的好事。我也認為外賣有助于學生更加自由地安排學習、生活,不會被學校服務機構的作息時間牽著走。在現在這個快節奏社會,外賣非常有必要。而且更重要的是,外賣進入校園,起到了“鯰魚效應”,這也有助于激發學校食堂的危機意識,提高餐飲服務的質量。
我們再來聊聊外賣的缺點。外賣顧名思義是將做好的食物送到非店面就餐的顧客的手中,其中必然會有裝食品的容器,現在一般都是塑料碗和一次性筷子。塑料碗的化學成分在接觸到熱的食物時會產生一種叫乙基己基胺的有毒物質,長期使用會增加人類的患癌風險;一次性筷子的原材料是木頭,這樣加大了有限木材的急劇損耗,給地球母親帶來了更為沉重的環境負擔,最后只能是人類自食惡果。所以我建議有關部門可以從外賣餐具的環保問題處著手,餐具應該朝著可循環利用的方向發展,畢竟保護好了地球就是保護了人類自身的發展。
我接著要說的是外賣的食品安全問題以及配送問題。因為外賣市場的前景廣闊以及利潤可觀。不少黑心店家試圖用劣質的、放置了大量食品添加劑的食品來濫竽充數蒙騙消費者。這樣的黑心食品讓人怎能下咽?在學校里總能看見很多騎著電動車風一樣的外賣員,像學校這種人群密集的場所,飛快的車輛肯定對行人的安全構成嚴重的威脅。
最后要說的是外賣優惠力度的逐漸下降而引起的客戶流失問題。目前外賣電商的大幅度優惠需要消耗大量資金,同前兩年大熱的打車優惠一樣,其優惠持續時間必定是有限的。比如開始的新客戶一元搶購活動到后面的滿減活動,而現在基本沒有什么優惠活動,之前因為優惠活動而吸引來的價格敏感客戶正因為優惠政策的變化而逐步流失。在我的問卷調查里很多同學表示現在外賣搞得太貴了、吃不起了。所以我認為外賣模式應該從最初的價格戰和“以快取勝”的營銷模式中走出來,將“提升服務,培養品牌忠誠度”放在首位,借助外賣的便利,迅速開發懶人經濟,將保證服務質量放在首位,讓大學生客戶們享受真正健康、方便、迅速的外賣服務,以此讓大學生滿意從而成為忠實的外賣客戶。
四、優化方案
(一)就學校而言,增加菜品樣式是必然的,優化食堂的就餐環境也是很有必要的。食堂可以向學校提出輪流交替放學,錯開一起就餐的高峰,細化每個高峰時段的下課時間,讓每個同學都能盡快吃上飯,特別是冬天飯菜比較容易涼掉。學校食堂也可以開展外賣模式,只要飯菜好吃,校園內部的飯菜在一定程度上是占據市場優勢的。
(二)對外賣商家而言,可以在飯菜的種類和口感上取勝,但最為關鍵的是衛生質量,不能只賺黑心錢,一旦出了安全問題就回天無力了。盡量保證食物圖片與實物的一致性,不能“掛羊頭賣狗肉”。作假的時間一長就會失去所有消費者,得不償失。
(三)從法律上來說,應該在食品安全法中出臺相應的政策規定讓外賣這個行業規范化。學校外賣網對進駐商家嚴把質量關,網站在將外賣店放上網站之前應先進行實體店衛生狀況調查及審查相關證書,學校可建立一個監察評估網絡訂餐的網站,設置投訴窗口服務,網絡訂餐若有問題要保證退款渠道的暢通無阻。
(四)從政府部門來說,應該常抽查外賣商家的衛生安全,加強價格監管,避免外賣供應商以次充好,亂標價的惡劣行為;增加公共服務平臺,可以讓客戶對食品的滿意度打分,增設監督反饋部門,收集客戶的售后評價,及時處理網絡訂餐的矛盾糾紛,加強食品安全部門對商家的監督與審查,從源頭杜絕食品不衛生現象。
五、總結
我認為,對餐飲外賣進校園的現象,學校要重視。因為其中的食品安全問題會直接影響師生們的身體健康,但也不能視其為“洪水猛獸”。因為外賣已經在師生中有了良好的口碑。外賣進校的趨勢擋不住,只能疏,學校應該一方面加大食品衛生宣傳的力度,一方面進行教學區、宿舍區的交通精細化管理。學校同時要求食堂工作人員苦練內功,提高食堂的餐飲質量,拓寬就餐空間。
外賣的興起的確對大學食堂有一定的沖擊,但二者若能取長補短,優劣互補,對二者而言不僅是一種挑戰,更是一種創新,也會為彼此贏得更為豐厚可觀的利潤。二者的優化對大學生或是商家來說無疑是雙贏,既能讓大學生們吃得放心,又能吃出美味,商家也能收獲較好的口碑,還能吸引到更多的客戶。這樣的好事何樂而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