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燨
【中圖分類號】R473.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7)03--02
前言
近年來,剖宮產初產婦在臨床中較為常見[1],初產婦由于屬于初次生產,對于生產的相關知識了解不深刻,沒有辦法做好某些事情。例如,母乳喂養、新生兒護理技巧、產后護理以及產后保健等。初產婦在上述方面均會出現不同程度的錯誤,在一定程度上會對新生兒的生長和發育產生較大的不良影響[2-3]。因此,我院對剖宮產初產婦實施母嬰床旁護理的效果進行研究,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對照組產婦的年齡范圍在21~33歲之間,平均年齡為27.36±1.33歲;孕周為38~42周,平均孕周為40.02±2.03周。觀察組產婦的年齡范圍在22~34歲之間,平均年齡為27.78±1.46歲;孕周為38~41周,平均孕周為40.10±2.09周。兩個小組一般資料的數據差異存在可比性,P>0.05。
1.2 護理方法 對照組產婦行常規護理,觀察組產婦行母嬰床旁護理。
對照組:護理人員將新生兒送至專用洗澡房集中為其沐浴。產婦在住院期間發放健康知識宣傳手冊,并且對產婦及其家屬進行健康知識教育,指導產婦正確的母乳喂養方法以及母乳喂養的重要性,告知其產后的相關注意事項以及正確的嬰兒護理方法。
觀察組:為產婦選擇安靜、通風以及向陽的病房,可在病房內放置新鮮的花草以作點綴。護理人員需要將病房內的空氣濕度以及溫度進行調控。護理人員在接觸產婦以及新生兒之前,需對手部進行消毒。在新生兒出生1小時之后,在產婦床旁為新生兒進行沐浴,這一過程讓產婦及其家屬參與,新生兒沐浴需遵循一人一盆的原則,避免出現交叉感染。護理人員在為新生兒沐浴期間,需慢慢向產婦及其家屬進行相應的講解,告知其沐浴的正確順序。在為新生兒洗頭時,英將其身子進行包裹,避免受涼。在為其清洗臀部時應仔細查看其臀部是否出現臀紅,期間耐心解答家屬及產婦的疑問。在為新生兒沐浴后,觀察其臍部情況,查看是否出現膿液或者發紅的情況。隨后為新生兒做好撫觸工作,在為其撫觸的過程中英注意新生兒的面部表情,如果其出現煩躁的情緒,應立即暫停,待其情緒穩定后繼續撫觸,撫觸期間,產婦與家屬均全程參與,告知產婦及家屬撫觸的順序,每天為新生兒撫觸一次,每次持續十分鐘。除此之外,護理人員還需要對產婦進行健康知識教育,仔細向產婦講解母乳喂養的好處、新生兒的護理技巧以及個人護理技巧等。對于出現焦慮、緊張等負面情緒的產婦進行相應的心理指導,鼓勵產婦多聽舒緩音樂。
1.3 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產婦的護理滿意度、焦慮評分以及新生兒護理技巧評分。
1.4 統計學方法 我院研究主要是采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來對數據進行分析,(±s)表示計量資料,t檢驗,檢驗計數資料,假若P<0.05 ,則表明觀察組和對照組產生的最終數據結果差異比較明顯,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 對比兩組產婦的新生兒護理技巧評分以及焦慮評分
法中加入人性化護理以及關懷。對初產婦而言,其對產后保健、母乳喂養以及新生兒護理等相關知識掌握較少,尤其是剖宮產初產婦,其不但需要面對產后身體修復問題,而且還需要面對嬰兒護理問題,極易產生焦慮、緊張等負面情緒[4]。母嬰床旁護理,通過面對面的方式來對產婦進行相關新生兒護理技巧進行教學,并能夠適當緩解產婦產生的負面情緒,該種護理方法具有一定的連貫性,此外能夠根據產婦之間的差異進行相應的護理,能夠有效提升產婦對相關知識的掌握程度。我院通過本次的臨床研究發現,對剖宮產初產婦進行母嬰床旁護理,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提升產婦對嬰兒進行護理的信心,可防止產婦進入護理誤區,從而能夠緩解患者產生的不良情緒[5]。
由此可知,觀察組產婦的新生兒護理技巧評分以及焦慮評分明顯優于對照組,其產生的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觀察組產婦的護理滿意度為96.00%,對照組產婦的護理滿意度為80.00%,兩個小組之間產生的數據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6.06,P<0.05。綜上所述,對剖宮產初產婦實施母嬰床旁護理的效果顯著,能夠增進母嬰之前的情感,值得在臨床中推廣和應用。
參考文獻
[1]唐江艷.對剖宮產初產婦實施母嬰床旁護理的效果觀察[J].實用婦科內分泌雜志,2015,2(06):117.
[2]楊沁源.對剖宮產初產婦實施母嬰床旁護理的效果觀察[J].基層醫學論壇,2015,19(11):1529-1530.
[3]劉永麗.對剖宮產初產婦實施母嬰床旁護理的效果研究[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6,16(94):341.
[4]王嫻嫻,劉秋芬,李文娟.對剖宮產初產婦實施母嬰床旁護理的效果觀察[J].大家健康,2015,9(17):188-189.
[5]李恬秋.剖宮產初產婦實施母嬰床旁護理的可行性研究[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6,8(03):22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