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樺
摘要:管理是一個永恒的課題,但它不是一成不變的,它是一個不斷發展、不斷變化的過程。企業創新是提高我國企業的市場競爭力的關鍵因素,而管理創新則是整個企業創新的重要環節。隨著世界經濟的飛速發展,現代管理科學也在競爭中不斷發展。毋庸置疑,現代的管理科學正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人類正面對著管理創新發展的挑戰。正確處理好創新與繼承的關系,在繼承中創新,在創新中完善,逐步實現管理的科學化,最終促進管理的創新,可以為企業的管理發展帶來質的飛躍。
關鍵詞:企業管理;創新能力;策略研究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管理創新已成為企業生存之本,貫穿于企業生命的始終。企業發展是個動態的過程,管理創新也是個動態的過程,需要隨著環境的變化不斷進行自我修正和完善。企業管理需要不斷創新,只有這樣,才能增強企業的競爭力,實現可持續發展。
一、企業管理創新的必要性
(一)管理創新是企業擁有核心競爭力的關鍵因素
隨著世界經濟一體化格局的形成,我國企業要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處于不敗之地,必須根據知識經濟的要求和市場環境的變化,大膽創新,及時調整發展戰略。如今企業的外部環境激烈動蕩,唯有進行管理創新,才能使企業真正擁有核心競爭力。創新一旦成功,不僅可以向市場推出科技含量較高的新產品,而且可以大大提高產品服務和市場占有量,從而開拓新的市場領域。
(二)管理創新是企業實現持續發展的重要源泉
管理創新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靈魂,在企業持續發展中處于核心地位。世界上許多成功企業,由弱到強,都是通過企業管理創新發展成為具有長久生命力的大公司。企業良性的健康持續發展是不受環境變化影響和時間長短限制的。其關鍵在于企業是否與時俱進,能否根據環境和技術水平的不斷變化而調整自己的戰略目標。反之,企業則猶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所以只有創新才能使企業注入新的活力而穩步發展。
(三)管理創新是企業提高經濟效益的根本途徑
創辦企業,最終是為了實現追求收益最大化這一目標,而企業管理創新正是實現這一目標的最有效途徑。管理創新的過程,既是企業實現持續發展的過程,也都是追求收益最大化的過程。一個企業是否獲得了顯著的收益是由管理創新是否成功來決定。這種收益不論是現實的和眼前的,還是潛在的和長遠的,最終目的都是為了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
二、企業管理創新的基本原則
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社會生產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市場經濟和科學技術也得到了空前快速的發展,計劃經濟時代那種傳統落后的企業管理方式已無法適應市場經濟的發展,很多有前途的企業紛紛開始謀求企業管理的創新改革。與此同時,國外一些先進管理理念的引入,則為我國企業的管理創新提供了理論基礎和成功經驗,樹立了改革創新的信心。企業作為獲取經濟收益,實現生產價值的主體,其生存與發展極度依賴于市場,企業的各項生產經營方針和管理決策也都是以市場形勢和基本導向的。因此,企業管理的創新絕不能是盲目的創新改造和照搬引用,而是要抓住企業管理中的突出問題和迫切需要改善的薄弱環節來進行創新的。企業管理創新的基本原則應是立足于企業實際,以適應市場經濟形勢,滿足市場需求為創新改革方向。每個企業的企業文化、經營目標、組織框架、經營形勢以及人力資源、生產技術等企業資源并不都是完全相同的,都存在一定的差異和特殊性,同樣的管理制度很難在兩個企業中達到同樣的管理效果,如果盲目照搬的話,則很可能適得其反。因此,企業管理創新在借鑒其他企業成功經驗的同時,必須立足于企業實際,切不可完全照搬、盲目套用,為企業的管理和發展帶來負面影響。其次,企業管理創新也不能缺少戰略指導,不能沒有方向重點,必須要審時度勢,全面分析國內外經濟形勢,從企業發展大局出發,制定科學的創新改革戰略,才能使企業在管理創新中少走彎路、少犯錯誤。
三、企業管理創新的不足
(一)管理創新意識不足
目前很多企業沒有建立起完善的現代企業管理制度,管理創新意識不足,決策的科學性不夠強,缺乏監督和制約。在管理過程中,管理者的個人魅力和水平對企業的發展具有決定性的影響。雖然這種模式在某個的階段能起到不錯的效果,但是從長遠發展來看,這種管理方式始終無法克服自身的局限性。在這樣管理模式中,凡事一個人說了算,缺乏來自內、外有效的監控、反饋和制約,使得決策的正確性和準確性大打折扣。企業制定企業發展戰略時,并沒有真正了解市場環境、目標消費者和企業自身的實力,僅從良好意愿出發,提出一些不切實際的目標,而具體怎么實現目標,在管理者和員工心中都沒有一個準確的概念。
(二)企業文化創新欠缺
國內外有很多企業依靠自身獨特先進的企業文化獲得了成功,給很多企業很多啟示。很多企業實行拿來主義,通過模仿或克隆模式等方式仿造國內和國外成功企業的做法。然而,這樣以來,公司企業文化失去自身的特色,以至于不能充分發揮其文化建設的積極效應。
(三)管理主體的創新目標需明確
企業管理創新工作要有一個明確的目標或對象,這是管理工作的基本要素,管理中通過創新來更好更快的實現目標,一直是企業管理創新的主要目地。管理創新要有的放矢,才能實現設定的管理創新目的,這就需要在實際的工作中凸顯目標,從而理清管理創新的思路和方向。但是部分企業由于缺乏專業人才的領導,再加上企業內部和外部咨詢工作有限,從而造成管理創新工作漫無目的,缺乏自主的目標設計能力,影響了管理創新工作的針對性和合理性。
四、提升企業管理創新能力的對策
(一)管理思想理念的創新
思想理念是一切行為的先導因素,企業管理創新要想獲得成功,取得突破,就必須要轉變思想觀念,改變計劃經濟時期那種因循守舊、固步自封的管理思維模式,打破舊的管理體制下的條條框框,勇于創新、敢于突破。新時期,企業面對市場經濟新形勢,首先應當企業經營方面強化市場競爭意識和風險管理意識,提高企業適應市場形勢的能力;在內部管理中,應堅持“以人為本”的管理思想,革除墨守成規的上下級強制性管理,樹立民主、平等的管理思路,使企業全體員工能夠在企業的管理創新中形成上下一心的管理氛圍。
(二)企業組織結構的創新
組織結構創新是實現企業資源優化配置,內部高效運轉以及實現企業經營管理目標的關鍵。企業組織結構創新,就是要依據企業內部生產、管理需要,結合外部市場環境,通過合理設計組織結構框架,建立分工明確、職責明析、協調流暢、運行高效的管理體系,來保證企業管理創新的實施和經營目標的實現,從而為企業降低管理成本,創造更多的價值,帶來更多的效益。企業組織創新應裁徹過去一些臃腫多余的部門和崗位,并根據新的管理需要成立部門,增設崗位,同時明確部門和崗位職責,合理組織和安排人員。新時期,企業可以全球經濟一體化和電子商務的發展為契機,建立網絡企業和相應的網絡營銷部門,拓寬企業銷售渠道;加強與其他企業的交流協作和資源共享,通過戰略聯盟、業務外包等形式使組織結構創新進一步拓展和延伸。
(三)加強企業文化建設的創新
為了更好地讓企業適應現代市場的發展,企業應該把西方的理性精神與東方的靈性創造性完美的進行結合,并結合當前國內市場的發展狀況,越國際市場的新的發展形勢,不斷創新企業的管理理念。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企業管理理念是情與法的結合。所謂的情與法的結合,就是說企業在管理過程中不僅僅會考慮到中國人的人情觀,更會結合企業的管理制度,采取人為本的方式對員工實行人性化的管理。第二,適度原則的應用。企業在管理中采用的是因時制宜,把握時中原則的管理方式,所謂的時中原則就是因時制宜,企業的管理目標應該根據具體的情況進行設定,這樣可以使得企業的管理內容更加廣泛和深化,并確保了管理系統的整體性和可持續性。第三。把集體主義和個人主義進行結合。結合東西方的企業管理理念,中國企業在進行員工培養的時候,不僅僅要講究集體主義精神,也應該尊重企業員工的個人發展,尤其是滿足新進員工的職業發展規劃,使得員工對企業有更深刻的歸屬感。
(四)發揮信息技術優勢,將信息技術同財會管理有機融合
在信息技術高速發展的新經濟形勢背景中,大批量的數字化平臺、高效率的管理系統以及高智能的管理技術如同雨后春筍一般的涌現出來,同時在現代企業的經濟管理工作中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事實上,現代企業內部的財會管理工作能夠涉及到很多的種類與數據信息,這種龐大的計算任務需要得到信息化系統的支持,具體表現為如下的幾個方面:首先,現代企業在開展成本核算工作的過程中,通過引入信息系統可以大幅度提高成本控制的工作效率。由于現代企業的經濟行為發生于內部供應鏈的各個環節中,并且其中的所有數據均需要通過財會工作來進行處理,因此在實際的經管過程中,無論是采購營銷,還是倉儲派送,均會出現大量的財務信息,如果僅憑傳統的財務管理方法,很顯然已經無法系統化的管理好這些信息數據,從而在增加管理成本的同時達不到應有的工作效率。為此,通過應用信息化平臺一方面可以減少企業財務人員的工作量,另一方面還能夠將繁瑣的工作簡化處理。其次,新經濟形勢下的行業市場變化莫測且有著非常大的波動,現代企業如果想要緊跟住市場的變化節奏,就必須要不斷的提高財務管理的工作效率,繼而為企業各類投資決策的制定提供科學有效的參考依據。基于此,現代企業的信息采集、信息分析以及信息統計工作就開始面臨了更大的壓力。通過引入信息化系統,不僅能夠從根本上提高對信息數據的運算速度,同時還可以大幅提高運算結果的準確性,確保企業的經濟管理工作可以全天候的不間斷運行。最后,在過去的財務管理模式中,經常會出現管理范圍過窄以及管理深度不到位的情況,部分企業中的財務管理人員為了提高信息的時效性,必須要跟隨經濟活動來進行動態管理,否則就很有可能因為延遲過長而影響數據的實用價值。信息化管理模式的應用則可以很好的解決這一問題,財務管理人員可以通過互聯網技術來完成遠程監控,通過信息系統來集中處理財務管理業務。
五、結束語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以來,整個市場化經濟的發展,使得整個當前的企業在參與到管理的過程中都會或多或少的呈現出自己的特色。但是,我國改革開放之后參與市場經濟的過程中,人們都是在有意無意的學習著當前的企業管理,往往呈現出的只是簡單的模仿或者是套用,并沒有一個完全自主創新的模式來整體上提升整個創新過程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高大偉,劉晨,褚明潔.關于中小企業管理模式的分析及其體制創新的若干思考[J].現代交際,2016,05:51-52.
[2]李鐳.淺析企業管理創新的措施[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6,03:468-469.
[3]劉天利,顧穎.我國企業管理創新模式研究[J].長江大學學報(社科版),2016,04:3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