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娟娟
摘 要:課堂教學中的導入環節是整個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直接影響到整節課的效率。英語課如果導入新奇巧妙,就能直接吸引學生,很好的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從而極大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課堂氣氛變得輕松活潑,極大的提高課堂效率。因此,我們應運用多種導入手段,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學生能主動參與教學過程,從而取得良好的課堂效果。
關鍵詞:導入 英語課堂 興趣 方法
課堂教學是培養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主載體。在教學過程中,“好奇”才能有所動,不管是聽說、閱讀課、寫作課還是語法課、詞匯復習課,都要把學生引入特定的情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英語教學中,課堂導入就顯得尤為重要。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好的導入可以使學生情緒高漲,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望,整個課堂氣氛自然會活躍起來,從而使學生把課堂當成一種樂趣,進入學習的最佳狀態,促使教學任務順利地完成。對于教師來說,做到巧妙導入,激活課堂,掌握其原則和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一、課堂導入的原則
課堂導入就是教師利用各種教學媒體和手段,激發喚醒學生的學習興趣,把他們的注意力吸引到特定的教學任務中去的一種教學行為方式,也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重要環節。在設計導入環節時,我們應該遵循以下原則:
1、時間安排要合理
課堂導入一般來說4—5分鐘為宜。否則,就影響了整節課的進度,不利于教學目標的完成。課堂導入的主要目的在于設法讓學生快速集中注意力,激起他們強烈的求知欲望
2、形式要有多樣性
課堂導入方法要具多樣性,千篇一律的導入,激不起學習興趣。針對不同的題材內容設計不同的導入方式,只有這樣,課堂才有足夠的吸引力,使學生的思維和心理活動處于積極的狀態,從而最大限度的激發他們內在的學習動機,而動機乃是一種內驅力量,激發的好就會產生良好的教學效果。
3、內容要明確并有趣
課堂導入無論采取什么方式和類型,都應服從于教學目標。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和教學對象,確定不同的導入方式,即因材、因人、因地而異。但首要前提是必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明確課堂教學的目的。
4.課堂導入要注重趣味性。心理學家說,興趣是一個人積極探究某種事物及愛好某種活動的心理傾向。這種心理狀況會促使學習者積極尋求認識和了解事物的途徑和方法,并積極參與有關活動,表現出樂此不疲的極大熱情和旺盛的探究精神。樂在其中的學生便會把學習看作是精神享受,從而能更加自覺積極地學習,聽課質量也就有了充分保證。
5.導入應注重貼近課文,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只有選取其生活實際中所熟知的知識領域,而后借題發揮,聯系到所要學的對話或課文。才能既被學生所接受、所喜歡又能順利引入相關對話及課文的學習。因此,在導入環節設置中應該做到形式變幻多樣,內容推陳出新,使整個導入環節出乎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二、課堂導入的具體方法
不同的教師上課,課堂導入的方法會有很大不同;即使同一位教師上課,如果面對不同的教學對象,課堂導入的方法也應有所不同。課堂導入要緊密圍繞教學目標展開。
1. 充分利用各種教學媒體進行導入
通過具體的實物、圖片、簡筆畫、照片、幻燈片、錄音、錄像、VCD等手段,導入教學。它往往能直接引起學生的興趣,將學生的注意力集中起來,播放英文歌曲或電影片斷能夠激發學生的興趣,從而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如在講授新課程第二模塊第五單元Music時,可以播放不同類型的音樂給學生聽,邊播放給學生聽邊問:Are you familiar with the music? What kind of music is it? What is your favorite? 也可以通過下載其電影或其片段,讓學生欣賞對白,以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及求知欲,為課文作鋪墊。實踐證明,電教媒體導入是學生最感興趣,也最能吸引學生注意力的教學手段之一。
2.背景知識導入法。對于一些歷史題材的課文,教師可事先通過各種途徑(如Internet等)找到相關的材料或背景知識,把它們制成幻燈片:或以關鍵詞出現、或以時間為序、或以圖片形式展示。教師采用以介紹作者、討論課文背景為切入口,把學生引入到真實的語境中去,將語言的習得與語言的應用緊密地聯系起來,既完成了教學任務又開拓了學生的知識面,符合語言的輸入大于輸出的原則。
3. 朗讀導入法
朗讀既能幫助學生認識單詞、豐富詞匯和短語,又能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及語感。學生在不斷地準確無誤地朗讀課本上的對話、課文及相應的閱讀材料的過程中,就會把有用的語言材料儲存在大腦里。讓學生在每節英語課前朗讀三五分鐘,直到老師發出停的指令。結果發現英語朗讀不僅帶動了學生學習英語的信心和興趣,還有助于學生在課堂上更加專心。
結束語
“教學有法,但無定法”這句話告訴我們在教學之中,應該依據教學規律和原則去自由創新自己的教法。教師可在充分考慮學生的心理、認知特點和所教知識的前提下,自由創新出一些好的導入方式。新課標倡導學生的主體作用,但教師的主導作用依然不可忽視,導入新課就是體現之一。上好一堂課的導入,這節課就成功了一半。導入要有目的性,必要性,趣味性。英語課堂教學的導入多種多樣,教師可根據不同類型、不同內容的課選擇使用不同的導入手段,其目的只有一個: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啟迪他們的心智,達到事半功倍。
參考文獻:
[1]劉紅宇,“高中英語新教材閱讀課的呈現”,《中小學外語教學》,1998年第2期。
[2]汪勝光,“利用文中插圖,進行導語設計”,《中小學外語教學》(京),1998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