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周平
摘 要:課堂教學質量低下作為當前初中教學常見問題,受到教育體制改革的影響,逐漸受到來自教育界的高度關注。本文以初中數學學科為例,通過對教學課堂問題的解讀,提出幾點關于提高初中數學有效課堂的建議,以期為從事相關工作的人員提供參考。
關鍵詞:初中 數學 有效課堂
新課程目標以“有效”為核心,促進教學課堂質量的提升。從教師的角度出發,應從教學方法、教學設計、內容整合等方面入手,突出學生教學主體優勢,從而為高效課程的營造奠定良好基礎。
一、初中數學教學課堂存在的問題
就當前教學工作而言,國內初中數學教學課堂存在的問題,可從教學內容、教學方法以及學生自身等角度進行分析。
(一)教學內容
隨著教育部新課改教學目標的下達,使人們逐漸重視開放式教學模式對學生發展的重要性。然而,在實際的教學課堂中,教師由于受到教材的局限,仍采用傳統教學方式,即將刻板化教學理論灌輸于學生,導致學生無法對教材內容予以深刻化分析,從而造成課堂教學質量的下降。
(二)教學方法
灌輸式、填鴨式、題海式教學,作為當前初中數學教學課堂常見教學模式,其由于多元化優勢的缺失,致使教師無法對學生潛力給予深層次剖析,加之該種教學方式模式的運用,與學生全面發展的目標相背離,進而導致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擴散。另外,傳統教學課堂,將“應試教育”認定為教學宗旨,從而忽視“以學生為本”教育理念的運用,促使初中數學教學課堂呈現“重知識、輕品德”的狀況,對學生素質水平的提升起到制約作用。
(三)學生自身
從整體上來看,初中數學相較于小學數學而言難度系數跨越較大,加之涉及范圍相對較寬,如函數和平面幾何等,導致學生難以在教學時間為對其進行系統化記憶,長此以往,部分學生因教學難度的增加,從而產生“自暴自棄”的思想。另外,在某些學生思想內,認定數學學科重要性相對較小,僅需在應試考試中取得及格標準即可,進而使其無法集中精力從事于數學學習工作。
二、初中數學有效課堂的營造策略
(一)生活化教學
生活化教學是當前新興教學觀點,通過教學情境的衍射,貫穿于整體教學活動,其主要采用生活情境導入的方式,使學生能夠從理論知識、生活實踐中產生熟悉感,利用二者相互促進、相互美化的優勢,強化學生對理論知識的記憶。從本質上來講,數學知識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作為生活問題解決的有效手段,即數學、生活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只有實現數學知識和實踐生活的融合,方可實現初中數學高效教學課堂營造的目的。
例如:在《數軸》課程教學中,教師可通過體溫計引入的方式,要求學生闡述體溫計正確屬于流程以及體溫度數。這種教學模式的運用,主要以學生生活實踐為教學內容,通過情境創設與形象化闡述的方式,使學生能夠從日常生活中完成數學知識理解和利用的過程,從而真正意義上實現有效教學課堂創建的目的。
(二)對多媒體教學設備的運用
現代化教學課堂,不再局限于傳統板書式教學,其原因在于:教師單一說教方式,會使學生對教學知識產生望而生畏的思想,甚至針對難度系數較多的內容,學生更是無法解讀。對此,若要推進初中數學有效課堂的營造,教師應改變原有教學思想,通過對多媒體教學設備的輔助運用,活躍教學課堂,將抽象教學內容利用直觀化的角度向學生展現,以此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
例如:在《勾股定理》內容學習中,教師為使學生對勾股定理及其應用全面掌握,通過情境創設的方式,調動學生學習情趣,從而引入教學內容。具體做法如下: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向學生展現8個全等三角形,通過學生思考與想象,觀察其是否可組合邊長為C的正方形,同時要求學生對正方形面積予以表述,即: 、 。另外,教師利用與學生間的溝通與交流,將上述正方行面積計算公式利用“=”相連,即 ,結合公式簡化的方式,將其簡化為 。除此之外,教師為加強學生對勾股定理的記憶,通過案例講述的方式,對其進行進行系統化分析,即某時刻,風箏位于小明正前方400m處,經過20s飛行,該風箏與小明距離為500m,判斷風箏飛行速度。對此,教師可利用三角形繪制的方式,已知AC為400m、AB為500m,角C為直角,若要判斷風箏時速則需對BC長度進行計算,即 =25-16=9m,進而計算風箏時速: =1620m/h。
該種教學模式的運用,主要采用圖文并茂的方式,將抽象教學知識利用直觀化、形象化的角度,對學生進行展現,再經過多媒體教學設備的運用,以此達到生動教學的目的,從而促進學生視覺、聽覺的雙重感受,實現課堂教學的目的。
(三)小組合作學習
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階段,小學合作學習模式的運用,是促進學生競爭意識、集體意識、主體意識的首要途徑。其教師主要依據學生特點、采用相互促進、相互影響的方式,對全班學習予以劃分,結合組內職責的明確,針對表現優異的學生,給予適當獎勵。該種方式的運用,調動小組間競爭,通過小組成員探究與討論的方式,推進學生在分享期間,享受成功、榮譽之感。
例如:《配方程》教學中,教師可通過教學案例的設定,要求各小組對其解答,并以解題時間最短、方式最佳、結果準確的小組給予獎勵。其中教學案例: ①、 ②,最終判斷方程①中x=-3、方程②中x為± 。總之,小學合作學習教學模式的運用,可促進學生合作意識、競爭意識的提高,并利用學生間相互溝通,培養學生思維能力。
結束語:
總結上文,初中教育屬于高中教育、大學教育的基礎環節,同時數學學科和理科內容具有較強的連接性,為了促進學生理性思維的提高,應在初中教學階段,高度重視學生數學整體成績的提升。對此,教師應改變傳統教學思想、優化教學課堂,發揮學生主體地位,使其能夠在輕松、愉悅的環境下,促進初中數學有效課堂的營造。
參考文獻:
[1]孫杰.以練導思 培養創新——新課程下初中數學有效課堂構建探索[J].中學數學研究:華南師范大學版,2016(12):10-11.
[2]張建紅.淺談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探索[J].中國農村教育,2013(5):56-57.
[3]謝永來.提高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探索[J].新課程學習·下旬,2014(4):127-127.
[4]成益林.提高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探索[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4(3):68-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