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朝政++李淑英++張勇強++周燕雙
摘 要: 數字媒體藝術是21世紀新興起的熱門專業,巧妙的將計算機技術與藝術相結合在一起。數字媒體藝術專業主要是讓學生利用所學到的計算機知識,對傳統的藝術作品進行改編再創造,是媒體設計中一種新的方式。數字媒體藝術專業還要求學生對計算機基礎知識及藝術的敏感度有一定的素養。下面我們就對如何更好的培養這一高素質的應用人才做出探討。
關鍵詞:數字媒體 藝術 應用型 培養
社會要想快速發展,就必須要跟隨時代前進的步伐,只有不斷的培養綜合素質過關,創新能力卓越的應用型人才,才可以滿足經濟發展的需求。數字媒體藝術專業是一門與科學技術契合度很高的學科,它很好的結合了文化與藝術學科中的專業知識,對科學技術的發展有著長遠的影響。同時學習本學科的學生除了要有一定的計算機操作能力,還要求對藝術有一定的敏感度,長此以往既可以對我國傳統藝術進行創新、發揚,也可以增強其專業學生專業素養,為其服務社會奠定了堅實基礎。
一、對數字媒體藝術專業的介紹
數字媒體藝術專業是一門交叉性的學科,它結合了科學、藝術、人文等多個專業學科知識,并在其課程中融入了現代數字技術,實現了對藝術作品進行創作、創新。一般來說,只要是經過計算機數字技術創造或再創新的媒體文化,都可以認定為是數字媒體藝術。作為技術與藝術的完美結合,數字媒體藝術的主要手段是通過計算機數字技術來對傳統藝術進行優化創新,與其他的網絡數字科技也存在一定的交互性。數字媒體藝術專業的出現,讓技術與藝術之間的距離逐漸拉近,隨著技術在藝術作品當中的應用越來越多,數字藝術創作的圖像也開始作為信息來傳遞,兩者間的互動越來越頻繁。
數字媒體藝術專業是一門新型學科,從學科的定位來看,就是要對藝術創作進行一個全新的顛覆。它包含了藝術基礎、三維動畫、數字影視等課程,涉及藝術、計算機、動畫制作等領域。從高校教育來看,本學科的側重點主要在于媒體藝術,并不是單一的數字媒體;從專業課程的角度分析,計算機技術的基礎知識學習及實際運用是學習數字媒體藝術的“軟硬件”,將計算機技能作為基礎工具,通過數字技術的手段來實現藝術的創作和創新,充分的體現了數字媒體藝術專業對課程的選擇是具有科學性的。
二、高校在培養數字媒體藝術專業方面人才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1.技術類教師與藝術類教師各自為營
在人才的教育中,師資水平的高低會直接影響學生素質的高低。從事教學數字媒體藝術專業這一學科的教師中,普遍為單一學科教師,例如,有些高校直接將計算機應用技術的教師調至數字媒體藝術專業去針對電腦操作及基礎知識進行教學,然后再將藝術類專業的教師也調至數字媒體藝術專業針對藝術創作、創新方面進行教學,兩種學科沒有很好的融合前,教學的成果必定就是學生的計算機操作技能過硬,或者是藝術創作能力強,但就是無法結合應用。不同專業的教師在教學方法和教學思維上都會有差異,如果教師之間平時也不進行溝通交流,學生是無法在此學科上取得很好成績的。
2.學科理論指導體系不科學
數字媒體藝術專業的產生來源于社會對計算機、藝術、設計等專業的更高需求,是一門新興的交叉學科。也正是因為新,各高校在課程的配置上大多存在雜亂現象,除了教學系統不專業,還有課程與課程之間嚴重脫節。如果繼續維持現狀,不對其進行科學系統的指導,那么對人才的培養會更加有難度。一定要盡早的建立科學、系統的教學指導體系,實時的對人才培養模式進行調整,緊跟時代發展的步伐,讓數字媒體藝術的人才培養體系實現可持續發展。
在目前,中國對數字媒體藝術專業的重視程度已經達到一定的高度,教育也形成不小的規模,但還是缺少真正掌握此類專業技術的復合型人才,這對我國發展數字媒體藝術產業也是一項不利因素。
3.對數字媒體藝術專業課程的學習難度大
數字媒體藝術專業的課程類別本就多樣化,需要同時學習VB程序設計、網頁設計、動畫及圖形設計等,上述課程含金量較高,難度大是學生主要面臨的問題。例如其中的一個MAYA軟件,要想完全吃透,必須花費3-5年的時間。另外在校生不可能只學習一門課程,如果想學好本專業,就必須要學會合理安排時間,投入更大的精力,這樣才能避免管中窺豹。
三、培養數字媒體專業性人才過程中的建議
1.以正確的教育思想為指導
第一,在人才培養的過程中遵循“以人為本”的準則,在施教過程中,教師要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在保證學生主體地位的基礎上因材施教,讓學生的長處得以發揮;第二,在人才的培養方向上要趨于現代化,以未來為指導。結合社會主義發展的方向,不斷的對教育制度進行調整,合理的優化課程配置,從而使培養出的人才適應社會的發展,為祖國的發展事業添磚加瓦。第三,對于其專業新生的培養方向,應該注重對于學生潛力挖掘。同時還需要尊重其專業學生個性化發展需求,為其營造一個自由、自主的學習氛圍。最終培養出一批具有個人特色、綜合素質過關的創新性人才。
2.開展實訓機制,加強學生校內的實踐能力培養
隨著高校教育體系的不斷優化改革,許多高校已經開始在校園里籌建與地方企業共同的實訓工作室。數字媒體藝術這一專業要求不僅僅要有扎實的理論基礎,還有要一定的動手操作能力。實操能力的培養就需要校方來提供便利條件。于是,一些高校就與校外的企業達成了合作協議,具體內容為企業可以將一部分項目交由在校生在工作室完成。學生根據項目的特點及要求,通過查閱資料、小組分工、師生討論等方式相互協助,最終完成項目。項目成果是否合格由項目所屬企業進行評估確認。在國外,同樣模式的教學方法已經很成熟,這種做法,不僅讓學生在實踐的過程中提高了動手能力,也讓學生的自主能動性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另外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對各個環節有了不同程度的了解,在和企業對接項目的過程中,也提高學生反應能力,可以使學生更好的適應環境。
3.利用本地優勢資源建設校外實習基地用以培養復合型人才
除了在校內的工作室中實踐,還可以利用本地資源來建設校外實訓基地。優秀的人才對本地區的經濟發展有著不可小視的作用,高校應該充分的結合本地區的優勢資源,打造具有區域特色的數字媒體藝術產業鏈條,為人才的培養提供平臺,為區域的發展奠定基礎。建立校外實習基地,具體的做法是要與專業匹配的企業達成長期合作協議,教師定期到實習基地與基地的工程指導人員一起指導學生,達成交流成果。這種做法既能鍛煉學生參與實際項目的能力,也可以讓學生在校內學到的知識得以轉化運用。為了促進我國數字媒體藝術產業的持續發展,一定要大力促成這種校外實訓基地的建成,在互惠互利的基礎上,實現技術研發突破、人才資源共享。
四、結語
根據以上論述,數字媒體行業對人才的需求量較大,各高校必須加強數字媒體藝術專業創新性人才的培養,將自身發展與社會發展緊密結合,為我國未來的數字媒體產業快速發展做好人才儲備。
參考文獻:
[1]袁劍俠.數字媒體藝術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探討[J].河南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01).
[2]毛霄鵬.數字媒體專業主線課程建設實踐探討[J].江西教育,2012,(33).
備注:本論文是河北省文化藝術科學規劃項目“地方本科院校數字媒體藝術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研究”階段性研究成果,項目編號HBWY2015-Y-J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