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天香

【摘 要】 目的 利用外用藥治療銀屑病,并做好臨床觀察和護理干預。方法 選取2014年9月-2015年9月來我院接受治療的178例銀屑病患者,在采取常規治療的基礎上,涂抹外用藥2次/d,持續治療一段時間后,觀察每個患者的治療情況。結果 在治療結束后,使用外用藥治療的178例患者中,基本痊愈的131例,有明顯改善效果的33例,輕微改善者9例,無效者5例。結論 在采取常規治療的基礎上,輔助外用藥治療,能夠明顯提升銀屑病治療效果,適時的心理疏導和放松療法,對于增強藥物療效也有積極幫助。
【關鍵詞】 外用藥 銀屑病 臨床觀察 護理干預
引言
銀屑病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目前醫學界對其發病病因尚無明確結論,也沒有一種特效療法。常見的導致銀屑病的原因有家族遺傳、細菌感染、免疫異常等,銀屑病不僅會引發全身皮膚出現潮紅、腫脹、脫落等問題,而且還會伴隨有寒戰、關節疼痛等癥狀,給患者的身體和心理健康都造成了嚴重影響。因此,在臨床治療銀屑病時,除了服用藥物控制病情外,還需要使用外用藥,并通過與患者溝通交流,排解患者沉悶心情,使患者積極配合治療,最終保證臨床治療效果的提升。文章選取178例銀屑病患者,通過外用藥治療和護理干預,取得了較好的療效,現總結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來我院皮膚科接受治療的銀屑病患者178例,其中男性患者98例,女性患者80例,年齡區間為23-67歲,平均年齡為(43±2.14)歲,病程2-14年。另外,178例患者中,尋常病型126例,膿皰病型24例,紅皮病型12例,關節病型16例。。
1.2 方法
178 例銀屑病患者均接受中醫中藥治療,在服用復方丹參片、復方青黛丸的基礎上,采取外用藥配合治療。急性發病患者的發病區域表現為臨界清楚、形狀不一,并伴隨有少量的紅斑。發病區域表層有銀白色鱗屑,輕輕擦拭后鱗屑脫落,內部裸露出半透明皮膚。此類病癥患者多選用0.1%依沙吖啶(黑龍江惠美佳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3023728),可以發揮一定的消炎效果;如果后期出現皮損增厚,或是皮膚干裂,需要換用0.02%的呋喃西林(中丹制藥,國藥準字H20061301),具有一定的保濕護膚作用。外用藥治療持續30d,并且在治療期間跟蹤觀察,做好臨床記錄。
1.3 臨床療效判斷標準
對比治療前后的PASI(銀屑病受損面積和嚴重指數),評分降低95%以上這為基本痊愈;評分降低60-94%者為明顯有效;評分降低20-59%者為基本有效;評分降低20以下,則為無效。
2 結果
經過為期30d的外用藥治療,178例銀屑病患者的臨床癥狀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變化,見表1。
3 討論
3.1 外用藥護理
銀屑病屬于一種慢性疾病,患者在長期遭受疾病困擾的情況下,容易產生焦躁和自卑心理,往往不愿意配合醫護人員的治療。因此,在對銀屑病患者開展外用藥治療時,應當堅持對癥下藥,減少患者
病痛。
對于膿皰型銀屑病患者,發病區域大多集中在四肢屈側或身體褶皺部位,且病發時伴隨有關節疼痛等現象。在開展外用藥治療時,應首先用消毒后的食物油擦拭患病區域的皮膚,將表層的痂皮軟化,隨后用紗布擦去。如果病發部位毛發稠密(例如腋下),還應當先剔去毛發,再消毒用藥。同時,在用藥之前,醫護人員也應當根據患者的體制、既往病史、禁忌癥等信息,合理選擇藥物,避免出現過敏問題。外用藥涂抹完成后,用略大于發病面積的紗布進行覆蓋,觀察紗布滲液情況,每隔10-20分鐘更換一次紗布,確保皮膚的清潔和濕潤。有滲液者先用溶液濕敷,后用藥劑。皮損處于亞急性期時,紅腫減輕、滲液減少時可酌情選用糊劑,以發揮其消炎、止癢、收斂、保護作用。慢性期皮損增厚,成苔蘚樣變時,多選用軟膏和乳劑,它們穿透力強,作用持久,具有潤滑和護膚作用。
3.2 心理護理
在本文研究的178例患者中,最短病程為2年,最長病程14年,患者長期遭受銀屑病的困擾,不僅影響健康質量狀況,而且很容易產生許多心理問題,包括抑郁、煩躁、自卑、情緒低落等。如果醫護人員不能及時開展心理干預,即便是采取了藥物治療措施,其治療效果也會大打折扣。在臨床治療期間,178例患者中有13例出現不同程度的消極情緒,不愿意配合外用藥治療,給醫護人員的工作帶來了一定壓力。因此,在外用藥治療銀屑病期間,適時開展心理護理尤為必要。
首先,護士在護理過程中,應當主動與患者交流病情,讓患者對銀屑病的治療方法有一個大體的了解,消除患者的心理負擔,樹立一種陽光的形態,使其能夠積極配合醫護人員的臨床治療。其次,患者家屬應當定期或輪流陪護病人,給予患者以安慰和照顧,讓患者感受到家庭的溫暖,從而能夠安心養病。醫護人員在征得家屬同意后,可以向銀屑病患者講解其他患者治療成功的案例,增強患者自信心。最后,在整個臨床治療期間,醫護人員要密切關注患者的身體和心理變化情況,給予患者充分的尊重。在結合外用藥治療的基礎上,開展護理心理干預,可以幫助患者早日康復。
結論
根據銀屑病的病因、病理、皮損、病程及治療、愈后的特點,臨床中患者易發現而且易確診,嚴重影響患者的心理健康。在治療銀屑病的同時,絕對不能忽視心理治療,應加強與患者交流,及時了解患者的心理狀況,積極運用各種心理干預手段,提高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臨床調查發現銀屑病患者皮損的發生、持續及惡化與心理緊張及壓力相關。在藥物治療的同時結合心理疏導和放松療法的療效明顯高于單用藥物治療。
參考文獻
[1] 司寶紅,尹敏慧.三種外用藥物預防5-FU持續泵入所致外周化療性靜脈炎臨床效果的研究[J].中國醫科大學學報,2013(07):164-165.
[2] 陳金玉,尚建英.護理干預與外用藥聯合緩解奧沙利鉑引起神經毒性反應的觀察[J].中外健康文摘,2014(21):131-133.
[3] 皮麗梅,李建瓊.情志護理配合中藥藥浴加外用藥封包治療尋常型銀屑病療效觀察[J].中華現代護理雜質,2011(09):109-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