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義麗
【摘 要】 目的:早期護理干預對早產兒發育的影響分析。方法:在2015年9月到2016年10月期間,選擇我院90例早產兒,將其作為本次研究對象,對早產兒進行隨機劃分,具體分為實驗組、對照組兩組,每組45例早產兒。對照組采取常規護理干預,而觀察組則是采取早期護理干預,觀察早產兒發育情況、并發癥情況。結果:實驗組住院時間明顯低于對照組,而睡眠時間和體質量上升幅度、每日攝奶量均大于對照組,且兩組各項數據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早產兒并發癥具體表現為感染、便秘和喂養不耐受等,通過研究分析發現,對照組并發癥發病率顯著高于實驗組,兩組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早產兒給予早期護理干預,如早期喂養和環境護理,體溫護理以及撫觸護理等,不僅可以幫助早產兒更好生存,而且還能降低并發癥的發病率、縮減住院時間等,值得臨床對其推廣。
【關鍵詞】 早期護理干預 早產兒 發育 并發癥
早產兒具體是指:胎齡不足37周,出生時的體質量低于2500克,同時身長小于47厘米,同時體內器官尚未成熟,仍處于發育階段的嬰兒[1]。因此與足月兒相比較,早產兒還存在較多未成熟,其各器官與生活能力也會相對較弱,其病死率更是足月兒二十倍,其原因為:早產兒極易引發胎兒窒息或胎兒窘迫等并發癥,甚至危害早產兒的生命安全[2]。目前,雖然我國醫學技術已經取得一定成績,促使早產兒存活率得到明顯改善,但是,和足月兒相比較,前者身體的發育較為緩慢,且生活質量、適應能力較低?;诖?,本文選擇我院45例早產兒對其進行早期護理干預,詳細研究如下。
1 研究資料和方法
1.1 臨床資料
在2015年9月到2016年10月期間,選擇我院90例早產兒,將其作為本次研究對象,對早產兒進行隨機劃分,具體分為實驗組、對照組兩組,每組45例早產兒。對照組:男性25例,女性20例,胎齡為33-36周,其平均胎齡為(34.5±1.5)周,早產兒出生體重為1.35-2.46千克,平均體重為(1.905±0.55)千克,分娩方式:15例為剖宮產,30例為陰道分娩。實驗組:男性22例,女性23例,胎齡為33-37周,其平均胎齡為(35±2)周,早產兒出生體重為1.42-2.49千克,平均體重為(1.955±5.35)千克,分娩方式:18例為剖宮產,27例為陰道分娩。兩組早產兒的臨床資料對比,其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1.2 護理方法
對照組采取常規護理:其護理包括放置22-24度室溫包被保暖、維持體溫的正常、合理喂養、并對早產兒進行日常觀察,若是出現精神和胃口不佳,或體溫出現不穩等狀況,需要及時和醫生進行溝通[3]。
實驗組采取早期護理干預,具體護理包括:第一,體溫護理。早產兒出生一段時間內,其棕色脂肪相對較少,且具有散熱快的特點,極易造成早產兒的低體溫,因此,對其進行護理時,應將嬰兒及時放置暖箱內,并給予相應溫度控制。第二,環境護理。早產兒的神經中樞系統尚未發育,無法更好適應周邊環境,對嬰兒進行噪聲和光線刺激進行控制至關重要,嚴禁敲打暖箱等行為[4]。第三,微量喂養可以促進早產兒分泌膽汁、胃腸激素,使其胃腸蠕動能力得到明顯加強。第四,撫觸護理。當早產兒的體制和耐受性維持穩定時,對嬰兒進行早晚一次撫摸,其撫摸時間在10-15分鐘。
1.3 觀察標準
對實驗組和對照組早產兒的發育情況、并發癥情況進行觀察,其中發育情況包括睡眠時間和體質量上升幅度、每日攝奶量,并發癥則包括感染、便秘和喂養不耐受等。
1.4 統計學分析
本文研究數據均通過統計學軟件SPSS 19.0,而計量數據選擇均數加減平均差(±s)表示,組間采取t檢驗,計數數據選擇%表示,并通過X2檢驗,若是P<0.05,表明數據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觀察早產兒發育情況
經過研究對比發現,實驗組住院時間明顯低于對照組,而睡眠時間和體質量上升幅度、每日攝奶量均大于對照組,且兩組各項數據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細數據對比如表1所示。
2.2 分析早產兒并發癥發病情況
早產兒并發癥具體表現為感染、便秘和喂養不耐受等,通過研究分析發現,對照組并發癥發病率顯著高于實驗組,兩組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如下表2所示。
3 討論
在臨床醫學上,針對提前分娩嬰兒將其稱之為早產兒,一般情況下,其孕周在28周到37周期間,造成早產因素相對較多,例如:多胎妊娠或胎膜早破等。因為早產兒出現較早,各項系統還處于發育階段,不具有一定適應能力,所以,早產兒極易引發營養不良和便秘,感染以及遲緩等并發癥。近年來,伴隨醫學技術的快速發展,促使早產兒生存率呈現明顯提升,而通過本文研究發現,對早產兒進行早期護理干預,有助于早產兒的更好發育和成長。
總結上文,早期護理干預對早產兒發育的影響相對較大,不僅可以降低早產兒并發癥的發病率,而且還有助于患兒的成長發育,使其病死率得到有效控制,因此,對早產兒進行早期護理干預具有良好應用前景,值得臨床醫學的推廣和使用。
參考文獻
[1]馬霞.綜合護理干預對早產兒生長發育的影響[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4,18(24):219-220.
[2]沈潤華,李霞,謝玉蘭,等.早期護理干預對早產兒行為智能發育的影響[J].中國醫藥指南,2014,24(17):317-318.
[3]郭廣英.早期護理干預對早產兒行為智能發育的影響[J].齊魯護理雜志,2014,24(18):21-23.
[4]劉燕.探討早期護理干預在早產兒智能發育過程中的效果[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6,8(22):240-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