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佳
【摘 要】 目的 對社區糖尿病患者運動干預的效果進行評價與分析。方法 選取社區糖尿病患者50例,將其平均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遵循隨機分配的分組原則,每組患者各25例,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的護理方法,觀察組患者采用運動干預護理方法,對兩組患者治療依從性變化與血糖變化情況進行分觀察與記錄。結果 兩組患者經過護理干預前糖化血紅蛋白,餐后2小時血糖以及空腹血糖三個方面的指標差異P>0.05差異無統計學意義,經護理干預后,觀察組患者在這三個指標方案的檢測結果均優于對照組,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結論 采用運動干預手段對社區糖尿病患者進行專門的護理干預,能夠顯著提高患者治療依從性,改善血糖狀況,臨床價值值得推廣。
【關鍵詞】 護理效果 運動干預 糖尿病
糖尿病是當前我國臨床醫學中一種比較常見的臨床疾病,多發于中老年人。隨著人們生活方式的不斷變化,飲食習慣與作息規律常常處于亞健康狀態,進而引發糖尿病疾病。藥物治療是當前治療糖尿病的主要方法,然而并發癥患者自身則普遍對糖尿病疾病沒有一個基本、全面的認識,由于糖尿病在癥狀表現上并不十分明顯,使患者疏于對病情的控制,對身體健康甚至生命安全造成十分不利的影響。本次實驗選取社區糖尿病患者50例,采用不同的護理方法為其提供護理干預服務,分析患者在不同護理方法下的護理效果,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實驗所選取的25例觀察組患者中,女性患者17例、男性患者8例,年齡最大78歲,年齡最小38歲,平均年齡52.27±2.58歲,病程最長21年,病程最短2年,平均病程7.54±1.25年;25例對照組患者中,女性患者14例、男性患者11例,年齡最大77歲,年齡最小38歲,平均年齡51.75±2.76歲,病程最長22年,病程最短2年,平均病程7.02±1.22年。排除存在認知功能障礙與精神疾病患者,兩組患者在病程、年齡與性別兩個方面的指標差異P<0.05無統計學意義。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用的常規護理方法主要飲食健康教育、飲食干預以及藥物指標三個方面。其中健康教育干預要求護理人員將糖尿病的致病機理、控制方法以及并發癥危害詳細闡述給患者。在飲食干預方面,護理人員要指標患者食用營養價值高、含鹽含糖量少的食物,增加鈣鎂等元素的攝入量,多食用牛羊肉補充蛋白質。在藥物治療方面,護理人員要指導患者正確使用胰島素與降糧藥物,向患者傳授注射胰島素的正確時間與方式并詳細闡述用藥注意事項。在此基礎上,觀察組患者在護理人員的指導下進行適量的戶外運動,根據患者體征、年齡以及性別有針對性地制定運動方案,患者每日運動時間須保持在15~30分鐘以內,戶外運動于飯后一小時后進行,禁止患者空腹運動,避免引發低血糖問題。
1.3 統計學分析
本實所得出的所有數據都采用SPSS17.0軟件進行處理。當P>0.05時,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當P<0.05時,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用χ2檢驗來對功能和癥狀進行比較;±s用來表示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護理干預前后血糖變化情況
本實驗所選取的25例實驗組患者中,護理干預前空腹血糖7.38±1.35mmol/L,餐后2小時血糖11.23±2.13mmol/L,糖化血紅蛋白7.31±2.12mmol/L。護理干預后空腹血糖4.25±1.12mmol/L,餐后2小時血糖10.12±2.03mmol/L,糖化血紅蛋白4.35±2.19mmol/L;
本實驗所選取的25例對照組患者中,護理干預前空腹血糖7.43±1.42mmol/L,餐后2小時血糖11.25±2.41mmol/L,糖化血紅蛋白7.35±2.24mmol/L。護理干預后空腹血糖7.35±2.24mmol/L,餐后2小時血糖11.20±2.36mmol/L,糖化血紅蛋白7.23±2.12mmol/L。
兩組患者經過護理干預后在糖化血紅蛋白、餐后2小時血糖以及空腹血糖三個方面的指標差異P<0.05有統計學意義。
2.2 兩組患者護理干預前后治療依從性對比
本實驗所選取的25例觀察組患者中,護理干預前對護理工作完全依從14例,一般依從7例,不依從4例,總依從人數21例,依從率84%。護理干預后對護理工作完全依從16例,一般依從8例,不依從1例,總依從人數24例,依從率96%。
本實驗所選取的25例對照組患者中,護理干預前對護理工作完全依從7例,一般依從13例,不依從5例,總依從人數20例,依從率80%。護理干預后對護理工作完全依從8例,一般依從13例,不依從4例,總依從人數21例,依從率84%
兩組患者經過護理干預后在依從率方面的指標差異P<0.05有統計學意義。
3 討論
糖尿病是一種典型的慢性疾病,雖然無法完全康復,但可以通過對生活作息、飲食規律等方面對疾病嚴重程度進行有效的控制。運動干預是改善患者糖尿病癥狀的重要手段之一,患者在進行戶外運動的同時,能夠一定程度上消耗體內多余的糖份,既起到健康體魄的作用也能夠對高血糖癥狀起到良好的控制作用。而社區糖尿病患者的戶外活動則需要在護理人員的指導下進行,一方面要確保患者活動的安全性,另一方面也能夠提高患者戶外運動的科學性與合理性,在有限的活動時間內起到更加良好的疾病控制效果。經實驗研究證實,采用運動干預手段對社區糖尿病患者進行專門的護理干預,能夠顯著提高患者治療依從性,改善血糖狀況,臨床價值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方蕾.老年糖尿病患者社區護理干預的效果分析[J].護士進修雜志,2012,03(06):176-178.
[2]毛曉潤,杜文娟,徐月貞,陳瑞明,鞏存濤,焦娜娜,李新輝.綜合護理干預預防社區老年高血壓或糖尿病患者跌倒的效果評價[J].中國全科醫學,2013,06(91):175-178.
[3]熊曉榮.中醫特色糖尿病健康教育對社區糖尿病患者的干預效果評價[J/OL].中國健康教育,2015,07(01):25-26.
[4]羅莎,羅珊,馬愛霞.運動干預對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效果的Meta分析[J].中國藥物經濟學,2011,01(26):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