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永星
摘 要:隨著現(xiàn)代教育事業(yè)的不斷改革創(chuàng)新,小學英語教學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創(chuàng)新是促進社會進步和教育事業(yè)科學發(fā)展的關鍵所在,所以只有創(chuàng)新小學英語的教學方式,才能不斷促進小學英語教學更好更快地發(fā)展,從根本上提高小學英語的教學質量。本文從小學英語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小學生的學習方法以及學生的評價體系方面進行創(chuàng)新探究如何促進小學英語教學的發(fā)展。
關鍵詞:小學英語;教學方式;創(chuàng)新
在小學階段設置英語課程,讓學生從小具備初級的語言素養(yǎng),有利于以后的學習。英語教師要樹立現(xiàn)代教育思想,在教學中讓學生的思維真正地“活”起來,讓學生多思考、多討論、多動手,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中,真正成為課堂的主角。
1 教師要溫和地提醒學生
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經(jīng)常會碰到一些以聽不懂為由不做作業(yè)或不認真聽講的學生,這時除了該有嚴厲外,我覺得對他們的鼓勵更為重要。每次遇到這樣的學生時,我在批評他們的同時會跟他們講很多鼓勵的話,告訴他們學習英語的重要性,告訴他們英語學習不是靠一時,而是靠堅持,能堅持到最后的才是真正的勝利者。如果上課真的聽不懂,那你就把教師在上面講課當成是在演戲,你在看一場無聲的話劇。由于班級的兩極分化比較嚴重,為了兼顧所有的同學,平時教學中我會采用分層教學,就單詞聽寫而言,對于基礎一般及以上的同學,要求相對會比較嚴格,聽寫單詞最多只能錯一個,而且錯的單詞要求改正后并造句,并且把句子背出來。每次造句時,我經(jīng)常給予他們鼓勵,告訴他們這是他們自己的作品,給予他們成就感的喜悅。對于基礎薄弱的學生,要求稍微降低,更多的是平時不斷的鼓勵,至少讓他們減少對英語的厭惡和后怕,讓他們有學下去,不輕易放棄的決心。
2 提高學生練習作業(yè)的積極性
很多學生做練習很拖拉,寫作業(yè)愛磨蹭。主要原因是學生缺乏時間觀念、效率觀念,也有的學生是學習興趣低落,硬著頭皮應付教師,作業(yè)過程不思考,直接從書上找答案或者抄其他同學的。因此,教師要采取有效的對策,引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作業(yè)習慣。
1.多鼓勵、表揚學生。每個學生都希望被教師重視和肯定,他們會因為教師對自己一句鼓勵和表揚的話,升起學習的自信心。不管學生對與錯,都不代表孩子是無能的,不能用嚴厲的批評和斥責對待學生,讓他們在教師的權威下屈服,這會給孩子帶來心靈的傷害。我們要多鼓勵學生,給予正面的教育信息,促使學生用積極的學習心態(tài)面對學習、面對困難。鼓勵和表揚的目的都是讓學生相信自己,發(fā)現(xiàn)自己的能力。比如,在學生的作業(yè)本上寫上鼓勵的評語,“你的書寫很工整”“你真棒”“希望你下次能得100分”等等,或者教師畫出一個笑臉,給學生一個驚奇。學生看到了自己的作業(yè)被教師肯定,有愉快的心理體驗,增加了學習的自信心。
2.榜樣激勵。“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小學生的攀比心強,教師拿出幾個作業(yè)做得好的學生的本子展覽,讓學生們看到自己的差距,知道自己有哪些地方做得不好,起到了很大的感召作用,同學們紛紛表示,以后的作業(yè)也要完成得像他們那樣。
3.速度測試法。教師可以定期組織學生一起作業(yè),測出他們用了多長時間完成作業(yè)題。記錄單位時間里,如15分鐘,學生能寫多少個英文單詞,能做多少道題,再算算按照這樣的速度,做完所有的作業(yè)需要多長時間,結果肯定讓學生們感到驚訝,有的說,我能這么快完成呀!有的說,我完成的太慢了。這就讓學生自己重視起來,提高作業(yè)的速度。
4.讓學生多問問題。有的教師在教學中只是一味地講,重復地強調,生怕學生漏掉了學習的內容,卻沒有關注學生是否存在疑惑。學生礙于種種原因,如害羞、不敢提問、不重視等等,遇到的困難也不會主動提出問題,長期下去,導致學生的英語學習成績不理想,教學效果不明顯。如果學生對作業(yè)中有不會的地方,不懂的內容,教師要鼓勵學生及時提問,教師要耐心給學生講解,解決“攔路虎”,避免影響下一階段的學習。教師也可以通過提問的方式引導學生進行探究學習,在分析問題的過程中讓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
5.作業(yè)形式多樣性。一是基本計算和基本應用題相結合。各種類型的計算是學生數(shù)學學習的基礎。因此,不管最近學習的內容是什么,我都注意讓學生練習幾道計算題,努力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同時,我還注意培養(yǎng)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利用早自習等時間讓學生分析幾道基本數(shù)量關系題。日積月累,學生的分析能力便有所提高。二是書面作業(yè)和口頭作業(yè)相結合。對于很多教師和學生來說,一提到作業(yè),大家多數(shù)都會認為是書面作業(yè)。殊不知,口頭作業(yè)也很重要。在某些情況下,口頭作業(yè)甚至比書面作業(yè)更重要。但由于口頭作業(yè)在布置和檢查上有一定的局限性,許多教師很少采用這種方式。但我認為,這種作業(yè)方式是非常適合小學生的。
3 讓學生學會建構主義學習
按照建構主義學習觀,教師不僅要幫助學生理解自己的反省認知過程,而且要使他們意識到自己在建構知識中的作用,從小樹立學生建構學習的意識。我們提出的假設,我們自己的信念和經(jīng)驗打造我們每一個人的差異認識,不同的假設,不同的經(jīng)驗導致不同的知識。建構主義者之所以如此強調理解知識建構過程的重要性,是因為他們相信,這樣學生將能意識到其自身對自己思維的影響。因此,學生將能夠做到在尊重他人主張的同時,以自我判斷的方式選擇、發(fā)展和維護自己的主張。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教師應仔細考慮學生帶到教學情境中的已有知識、技能、態(tài)度和信念。把學生自己努力求得理解置于教學事業(yè)的中心地位,但是,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并不意味著教師放棄教學責任,不能撒手不管。
4 精選英語教學資源。豐富學生語言積累
英語教學光靠一本教科書、一支粉筆和一張嘴,是達不到預期效果的。教師應精心選擇英語教學資源并合理地加以運用,不斷更新和完善學生的語言儲備,促進學生的語言發(fā)展和能力提升。教師在預設英語課堂時,可根據(jù)教學內容,有選擇性地運用歌曲、兒歌、謎語、順口溜、繞口令等資源,不斷豐富學生的語言積累,有效地服務于小學英語課堂,讓學生在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教學資源中汲取豐富的知識營養(yǎng)。例如教學《Family mem-bets》一單元B部分中表示家庭成員的單詞。筆者先播放歌曲《The family song》渲染課堂氣氛,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接著利用歌謠《Who aIn I?》輔助開展單詞教學,然后通過猜謎游戲“Look and gUess”鞏固所學單詞,并適時補充新詞,最后重播歌曲《The family song》,在快樂的氛圍中結束課堂。
5 創(chuàng)設趣味活動情境,發(fā)展學生英語能力
英語教學離不開活動情境的創(chuàng)設,如聽說活動、讀寫活動、游戲活動、比賽活動、表演活動等。教師應當在提高活動的趣味性上多下工夫,讓學生在收獲快樂的同時逐步發(fā)展自身的英語能力。新課程呼喚的是充滿生機、富有靈性的英語課堂,學生在英語課堂上應當是活潑的、熱鬧的,學生的學習應當是自主的、積極的。因此,教師所創(chuàng)設的活動情境必須滿足學生的心理需求和個性需求,必須適應不同層次和不同特點的學生,讓他們都能在原有基礎上獲得相應的提高。例如,在字母教學中,筆者利用了“字母接龍”、“字母找朋友”、“字母變變樣”、“字母你我猜”等活動促進學生進行語言交流。又如,教學英語數(shù)字,筆者利用“趣味搶答”、“玩撲克”、“選車牌”、“打電話”等活動將數(shù)字融入具體的活動情境,在運用中發(fā)展了學生的語言能力。
總之,教師應深入學習和貫徹新課標,不斷更新教育理念和改善教學行為,提高小學英語教學質量,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英語。小學英語是語言教學,教師要遵循語言認知規(guī)律和小學生的思維特點,善于利用一切有益的學習因素組織教學。不論教師采用什么樣的教學方式,都是為了學生的成長和發(fā)展,讓小學生從小打下良好的語言基礎,提高英語的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張彩萍.關于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讀的訓練[J].知識經(jīng)濟,2009,28(14):74-76.
[2]高紅娟.淺論小學英語閱讀教學的審美過程[J].經(jīng)營管理者,2010,20(18):414-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