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世平 黃 平 曠海燕 劉 夏
(重慶市巴南區第二人民醫院神經內科,重慶 400054)
蘄蛇酶注射液聯合尿激酶治療急性腦梗死患者的療效及對神經功能的影響
孫世平 黃 平 曠海燕 劉 夏
(重慶市巴南區第二人民醫院神經內科,重慶 400054)
目的 探討蘄蛇酶注射液聯合尿激酶治療急性腦梗死患者的療效及對神經功能的影響。方法 回顧性分析2013年8月至2016年5月該院確診治療的急性腦梗死患者60例,依據治療方法分為溶栓組和聯合組,每組30例,溶栓組給予常規改善腦循環等治療和尿激酶溶栓治療,聯合組在此基礎上給予蘄蛇酶注射液治療,采用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評估神經功能,采用日常生活量表(ADL)評估生活質量,隨訪30 d,統計分析所有患者治療前后全血黏度、血漿黏度、血纖維蛋白原水平及治療前、治療后7、15、30 d的神經功能和生活質量情況。結果 聯合組治療后全血黏度、血漿黏度、血纖維蛋白原水平明顯低于溶栓組(P<0.05);聯合組治療后7、15、30 d NIHSS得分明顯低于溶栓組,ADL得分明顯高于溶栓組(P<0.05)。結論 蘄蛇酶注射液聯合尿激酶治療可有效改善急性腦梗死患者的血液流變學指標和生活質量,具有良好的臨床療效,有利于患者神經功能的恢復。
急性腦梗死;蘄蛇酶;尿激酶
目前,急性腦梗死多采用綜合治療(溶栓、顱壓、改善微循環等),可有效緩解患者的臨床癥狀,但仍有部分患者治療后出現神經功能缺損,影響生活質量,故如何提高患者的療效對改善患者神經功能和生活質量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1〕。本研究旨在探討蘄蛇酶注射液聯合尿激酶治療急性腦梗死患者的療效及對神經功能和生活質量的影響。
1.1 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2013年8月至2016年5月巴南區第二人民醫院確診治療的急性腦梗死患者60例,依據治療方法分為溶栓組和聯合組,每組30例,溶栓組男17例,女13例,年齡43~74〔平均(56.87±11.64)〕歲,發病至治療時間3~36 h,平均(7.89±3.14)h;聯合組男19例,女11例,年齡44~76〔平均(57.99±12.24)〕歲,發病至治療時間3~33 h,平均(7.58±3.04)h,兩組性別、年齡、發病至治療時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診斷符合《中國急性缺血性腦卒中診治指南2010》公布標準;①頭顱CT或MRI明確梗死灶;靜脈溶栓組患者經評估符合溶栓治療標準〔2〕;②治療前1個月內有抗凝、抗血小板、糖皮質激素等藥物治療史;③患者或其家屬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伴有肺、肝、腎等重要器官嚴重性疾病;②有血液系統嚴重性疾病;③本次治療藥物過敏史。
1.2 方法
1.2.1 治療方法 溶栓組在發病6 h內給予100萬U尿激酶(山東北大高科華泰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7020115,10萬U)+100 ml生理鹽水靜脈滴注,30 min內滴完;24 h后加抗血小板(80 ml奧扎格雷鈉+250 ml生理鹽水,靜脈滴注,1次/d,持續14 d,北京四環科寶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59967,按奧扎格雷鈉計40 mg)、吸氧、改善微循環等常規治療。聯合組在此基礎上給予蘄蛇酶注射液(福建匯天生物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9990362,1 ml∶0.75U)治療,即24 h后給予1 ml(0.75 U)蘄蛇酶注射液+250 ml生理鹽水靜脈滴注,1次/d,持續14 d。
1.2.2 指標觀察和標準〔3〕采用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量表評估神經功能,采用日常生活能力(ADL)量表評估生活質量,并通過電話、復診等方式進行為期30 d的隨訪,統計分析所有患者治療前后全血黏度、血漿黏度、血纖維蛋白原水平及治療前、治療后7、15、30 d的神經功能和生活質量情況,其中NIHSS評分0~42分,分數越高,神經功能受損越嚴重,0~1分為正常,2~4分為輕度神經功能受損(卒中),5~15分為中度神經功能受損(卒中),16~20分為中重度神經功能受損(卒中),21~42分為重度神經功能受損(卒中);ADL評估項目主要包括大小便、穿衣、飲食等項目,滿分為100分,評分>60分為正常,41~60分為需要幫助,20~40分為要較多幫助,<20分為完全需要幫助,得分越高表示日常生活質量越高。
1.3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20.0軟件進行χ2檢驗、t檢驗。
2.1 兩組治療前后全血黏度、血漿黏度、血纖維蛋白原水平比較 治療前,兩組全血黏度、血漿黏度、血纖維蛋白原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聯合組均明顯低于溶栓組(P<0.05)。見表1。
2.2 兩組治療前后各時段NIHSS得分比較 治療前兩組NIHSS得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患者治療后7、15、30 d聯合組均明顯低于溶栓組(P<0.05)。見表2。


組別全血黏度(mPa/s)治療前治療后血漿黏度(mPa/s)治療前治療后血纖維蛋白原(g/L)治療前治療后溶栓組4.82±0.534.31±0.481.71±0.321.52±0.274.11±0.473.76±0.40聯合組4.86±0.553.89±0.431.69±0.311.33±0.254.16±0.483.26±0.35t/P值0.287/>0.053.570/<0.050.246/>0.052.829/<0.050.408/>0.055.153/<0.05


組別治療前治療后7d治療后15d治療后30d溶栓組13.32±4.1212.67±4.019.96±3.826.53±2.34聯合組13.08±4.0810.23±3.898.03±3.463.21±1.67t/P值0.227/>0.053.033/<0.052.051/<0.056.325/<0.05
2.3 兩組治療前后各時段ADL得分比較 治療前兩組ADL得分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治療后7、15、30 d聯合組均明顯高于溶栓組(P<0.05)。見表3。


組別治療前治療后7d治療后15d治療后30d溶栓組33.46±12.1240.13±8.1249.86±8.6262.36±9.42聯合組35.24±12.3546.23±6.8259.45±8.4276.89±10.41t/P值0.563/>0.053.151/<0.054.345/<0.055.669/<0.05
急性腦梗死的發病機制復雜,通常為供應腦部血液的動脈出現粥樣硬化和血栓形成,使管腔狹窄甚至閉塞,導致局灶性急性腦供血不足而發病,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高脂血癥、吸煙、飲酒、肥胖是急性腦梗死突發的高危因素〔4〕。臨床常規治療和溶栓治療雖可有效控制病情,但仍有部分患者臨床癥狀未能有效緩解,故如何提高患者的療效具有重要的臨床價值。
研究顯示,尿激酶是從健康人尿中分離的,或從人腎組織培養中獲得的一種酶蛋白,主要用于溶栓治療,可有效緩解急性腦梗死患者的臨床癥狀〔5〕。而閔麗等〔6〕表明,蘄蛇酶是一種從蘄蛇毒中提取的凝血酶樣酶,具有良好的抗血小板作用,已被廣泛應用于多種血栓性疾病治療中。本研究結果表明蘄蛇酶注射液聯合尿激酶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液流變學指標和生活質量,有利于患者神經功能的恢復。本研究結果提示在治療過程中,常規基礎治療可有效控制患者的病情,尿激酶則可直接作用于內源性纖維蛋白溶解系統,使血循環中的纖維蛋白原、凝血因子Ⅴ和凝血因子Ⅷ等降解,同時提高血管二磷酸腺苷(ADP)酶活性,抑制ADP誘導的血小板聚集,進而發揮溶栓作用,從而進一步緩解患者腦血管梗死癥狀〔7〕。而蘄蛇酶是一種抗血栓藥物,屬于絲氨酸型蛋白酶,可擇性作用于血液中纖維蛋白原纖肽的A肽的精甘鍵,使其轉變為不穩定的纖維蛋白產物(形成微纖),該產物易被體內纖溶系統分解成FDP碎片或被網狀內皮巨噬系統吞噬而排出體外,同時可誘導血管內皮細胞釋放t-PA,t-PA將纖維蛋白溶酶原變成纖溶酶,抑制PAI活性和促進血栓溶解,進而發揮其對新鮮性、陳舊性血栓具溶解和防栓作用〔8〕。在該療法治療過程中,常規基礎治療和尿激酶治療可有效緩解患者的臨床癥狀和控制病情進展,而加用蘄蛇酶治療后,可能通過作用于血漿纖維蛋白纖維蛋白原,使凝血酶時間延長,優球蛋白溶解時間縮短,血小板聚集功能受抑制及血小板數量下降,因而進一步阻止血栓形成;同時可能由于其抗栓、溶栓作用,有利于進一步改善機體腦血管微循環,繼而減輕和預防對腦缺血再灌注損傷的不良影響,從而為患者神經功能恢復提供更為良好的條件,且可能由于患者神經功能恢復良好,使患者可更早地恢復日常生命活動,起改善患者生活質量的作用〔9〕。
1 余鴿鴿,魏立平.不同溶栓藥物治療急性腦梗死的臨床研究及療效分析〔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6;10(4):163-4.
2 Tanaka Y,Fukumitsu H,Soumiya H,etal.2-Decenoic acid ethyl ester,a compound that elicits neurotrophin-like intracellular signals,facilitating functional recovery from cerebral infarction in mice〔J〕.Int J Mol Sci,2012;13(4):4968-81.
3 賈萬春.急性腦梗死用尿激酶靜脈溶栓及超選擇性動脈溶栓的比較〔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6;10(2):162-3.
4 涂立德.尿激酶靜脈溶栓治療急性腦梗死45例臨床療效觀察〔J〕.贛南醫學院學報,2015;35(6):926-7.
5 張 寧,王振華,王寬紅.不同劑量尿激酶靜脈溶栓治療對急性腦梗死的效果及安全性觀察〔J〕.中國實用醫刊,2015;42(23):25-6.
6 閔 麗,熊小平,王榮耀,等.蘄蛇酶聯合燈盞細辛注射液治療急性腦梗死52例〔J〕.中國藥業,2013;22(18):37-9.
7 游明瑤,楚 蘭,楊雪霞,等.經顱超聲溶栓聯合尿激酶治療急性腦梗死患者的療效觀察〔J〕.武漢大學學報:醫學版,2016;37(2):340-4.
8 張麗娟,戰麗萍.超時間窗延遲應用尿激酶對急性腦梗死的臨床療效觀察〔J〕.昆明醫科大學學報,2015;36(12):97-9.
9 裴正斌.鼠神經生長因子聯合蘄蛇酶注射液治療急性腦梗死的臨床療效〔J〕.中國現代應用藥學,2015;32(12):1502-5.
〔2016-12-11修回〕
(編輯 袁左鳴/滕欣航)
孫世平(1971-),女,副主任醫師,主要從事缺血性腦血管病、帕金森病研究。
R743
A
1005-9202(2017)07-1644-03;
10.3969/j.issn.1005-9202.2017.07.032